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漫話紅樓:繁華在左,孤寂在右,沒落公子賈蘭的逼窄人生路

如果紅樓裡也有知乎, 如果有人問:和一個從出生就自帶主角光環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什麼感受?賈環的感受應該最深, 他是個時時被拿來和寶玉比較的人, 總是被寶玉的光環刺得體無完膚。

相比之下, 賈蘭是幸運的, 他躲過了這樣的比較, 得以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靜靜地生長。

1

榮國府是以賈母為中心的, 她的決定不容質疑、更不容否決。 作為最高權力中心, 賈母不是一個稱職的管理者, 因為她是以個人喜好為標準的。

賈母的偏心是很明顯的, 賈赦就借說笑話的機會表達過不滿。 在兒子輩中, 她偏愛賈政;在孫子輩中, 她偏愛寶玉。 除此之外, 我們會發現, 她還會偏愛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女孩, 比如王熙鳳、薛寶琴等。

尤其是對宗族女孩喜鸞和四姐兒的態度, 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賈母獨見喜鸞和四姐兒生得又好, 說話行事與眾不同, 心中喜歡, 便命他兩個也過來榻前同坐。 ……命鳳姐兒留下喜鸞四姐兒頑兩日再去。 ”

由此, 可以得出結論:賈愛偏愛的標準是“美”:她喜歡一切長得好看的人, 尤其偏愛女孩。 她會把女孩都收到自己的身邊加以照管:比如湘雲、惜春、黛玉。

總之:她有呵護和調教女孩的偏愛。

對寶玉的偏愛有兩個原因:一是銜玉而生, 二是寶玉長得好看, 偏女性美。

自然, 賈蘭和賈璉、賈環一樣, 不在賈母偏愛之列。

2

照理說, 不被賈母重視的賈蘭, 應該被王夫人重視起來。 因為她在兒子寶玉的教育上, 已經因為賈母的干涉而只能選擇遷就。

理論上是這樣, 實際上也是這樣, 只是, 王夫人表達愛的方式和賈母是完全相反的。

王夫人是賈政的夫人, 是標準的儒家夫人:一切以丈夫為導向。

賈政的教育觀只有一個字:嚴。 這也是當時的主流教育觀。 這種教育觀也嚴重影響了王夫人,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即使是王夫人和寶玉之間, 也很少有親昵的互動。 偶爾的一兩次, 也是寶玉主動。

因為寶玉被賈母護著, 因為賈環不爭氣, 賈政和王夫人只能把科舉的希望寄託在孫輩賈蘭身上了。

科舉, 是一條艱苦的求學路,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只有耐得住寂寞, 埋頭苦讀, 才有出頭之日。 這是當時的普世價值觀, 更是賈政的價值觀, 當然也是王夫人的價值觀。

他們把這種價值觀,

賦予給了賈蘭。

所以, 註定了賈蘭的孤寂, 沒有女孩環侍, 沒有朋友, 沒有娛樂。 命運分配給他的職責, 就是苦讀。 家族的繁華與他無關, 繁華只屬於他的叔叔寶玉。

如果說一個家族中必定有一個敗家子和一個中興之人, 那麼寶玉就是負責敗的, 賈蘭就是負責興的。

3

小小年紀被賦予重任,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 是不公平的。 可是, 他沒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 他還有一個比王夫人更冷漠的媽。

李紈的冷漠和王夫人不同, 王夫人是謹遵社會對女性的要求, 李紈是望子成龍過於迫切。

表面上看,李紈和王夫人沒什麼區別,都是謹小慎微,都是不敢行差踏錯。不同的是,李紈內心憋著一股勁,一股必須督促兒子出人頭地的勁。

王夫人擁有整個榮國府,李紈只有一個兒子。

一個單親媽媽,如果把整個人生都賭在了孩子身上,不僅孩子累,自己也很累,因為一刻都不敢放鬆,時刻擔心著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因此,賈蘭的人生路變得相當逼窄:苦讀。唯一能放鬆透口氣的,就是他愛好的體育運動:射箭。

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下,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學堂裡同學們打架,飛硯打到他面前的桌上,“將一個磁硯水壺打了個粉碎,濺了一書黑水”,同桌賈菌“抓起硯磚來要打回去。賈蘭是個省事的,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正是李紈的生活態度,也成了母子倆的處世原則。

4

結果是美好的,賈蘭不負祖父祖母和母親的期望,科舉高中了。而且,他繼承了先祖的尚武血統,成了威名赫赫的將軍。“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

和先祖一樣,他憑著戰功得到了爵位。想想也是有意思:賈政一心希望他從文,苦讀詩書,最終他還是憑業餘愛好取得了成功。

算是題外話:在孩子教育上,順應天性發展往往比逼著死讀課本更容易成功。

成功之後,最高興的就是寡母李紈了,多年的苦守終於嬴來了翻身得解放:她再也不需要忍氣吞聲地活著,再也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同情。

“戴珠冠,披鳳襖”,母憑子貴,終於揚眉吐氣了。

可是,好景不長,“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後人欽敬。”誰的黃昏路近?賈蘭!

不是所有上戰場的將軍,都能幸運地有一個焦大生死相隨,能在生死關頭把主子從死人堆裡背出來。

戰死沙場的將軍,只留下了一個虛名給後人欽敬,貞節母親李紈一轉身就成了英雄母親,一生的希望化為了泡影。

老天為何要對一個女人如此無情?原因很簡單:“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做人不能太摳門,雖然拼命守財是怕老了受窮,但還是應該為兒孫積點陰德。

生在末世的貴族公子賈蘭,就這樣為了家族和母親付出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說他毀在了李紈“老好人”的畫皮裡,毫不為過。

當然,從賈母到賈政夫婦,都是幫兇。

反觀狠辣的王熙鳳,卻因偶然“濟劉氏”,為女兒巧姐鋪了一條後路:“幸娘親,積得陰功。”

人間善惡自有報,只是有的報在自己身上,比如王熙鳳,有的報在了孩子身上,比如李紈。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周易》中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曹公深得其妙,於是在十二釵的排序上,巧姐排在李紈前面,因為巧姐是“留余慶”,李紈是“晚韶華”。

輔助閱讀:

漫話紅樓:“木頭人”王夫人,說她冷漠無情?那是因為沒有讀懂她!

漫話紅樓:讓王熙鳳和李紈告訴你,如何優雅地互撕!

表面上看,李紈和王夫人沒什麼區別,都是謹小慎微,都是不敢行差踏錯。不同的是,李紈內心憋著一股勁,一股必須督促兒子出人頭地的勁。

王夫人擁有整個榮國府,李紈只有一個兒子。

一個單親媽媽,如果把整個人生都賭在了孩子身上,不僅孩子累,自己也很累,因為一刻都不敢放鬆,時刻擔心著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因此,賈蘭的人生路變得相當逼窄:苦讀。唯一能放鬆透口氣的,就是他愛好的體育運動:射箭。

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下,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學堂裡同學們打架,飛硯打到他面前的桌上,“將一個磁硯水壺打了個粉碎,濺了一書黑水”,同桌賈菌“抓起硯磚來要打回去。賈蘭是個省事的,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正是李紈的生活態度,也成了母子倆的處世原則。

4

結果是美好的,賈蘭不負祖父祖母和母親的期望,科舉高中了。而且,他繼承了先祖的尚武血統,成了威名赫赫的將軍。“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

和先祖一樣,他憑著戰功得到了爵位。想想也是有意思:賈政一心希望他從文,苦讀詩書,最終他還是憑業餘愛好取得了成功。

算是題外話:在孩子教育上,順應天性發展往往比逼著死讀課本更容易成功。

成功之後,最高興的就是寡母李紈了,多年的苦守終於嬴來了翻身得解放:她再也不需要忍氣吞聲地活著,再也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同情。

“戴珠冠,披鳳襖”,母憑子貴,終於揚眉吐氣了。

可是,好景不長,“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後人欽敬。”誰的黃昏路近?賈蘭!

不是所有上戰場的將軍,都能幸運地有一個焦大生死相隨,能在生死關頭把主子從死人堆裡背出來。

戰死沙場的將軍,只留下了一個虛名給後人欽敬,貞節母親李紈一轉身就成了英雄母親,一生的希望化為了泡影。

老天為何要對一個女人如此無情?原因很簡單:“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做人不能太摳門,雖然拼命守財是怕老了受窮,但還是應該為兒孫積點陰德。

生在末世的貴族公子賈蘭,就這樣為了家族和母親付出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說他毀在了李紈“老好人”的畫皮裡,毫不為過。

當然,從賈母到賈政夫婦,都是幫兇。

反觀狠辣的王熙鳳,卻因偶然“濟劉氏”,為女兒巧姐鋪了一條後路:“幸娘親,積得陰功。”

人間善惡自有報,只是有的報在自己身上,比如王熙鳳,有的報在了孩子身上,比如李紈。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周易》中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曹公深得其妙,於是在十二釵的排序上,巧姐排在李紈前面,因為巧姐是“留余慶”,李紈是“晚韶華”。

輔助閱讀:

漫話紅樓:“木頭人”王夫人,說她冷漠無情?那是因為沒有讀懂她!

漫話紅樓:讓王熙鳳和李紈告訴你,如何優雅地互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