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出重拳!銀聯最慘,支付寶、微信支付相繼淪陷!

最近, 銀聯聯手Apple Pay對付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但依舊收效甚微。 據調查, 目前支付寶和財付通佔據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支付寶不僅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而且積極征戰國際市場, 目前已經成功殺入新加坡、韓國、泰國、美國、德國等國家, 規模日益龐大。 而財付通也不遑多讓, 在國內移動支付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 看著銀聯和支付寶財付通互掐不斷升級, 銀聯越來越慫, 央行看不下去了, 終於選擇出手!

央行出手, 統一天下

不知是對銀聯的失望還是別的原因, 8月4日央行下發了一份檔, 直接宣佈成立網聯清算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收編支付寶、財付通、銀聯等支付公司, 完成支付行業的統一。 文件規定:從2018年6月30日起, 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受理的, 涉及銀行帳號的網路支付業務, 都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 既然是央行出手,

支付寶、財付通等巨頭表態支持, 截止目前, 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等45家機構都於7月28日簽署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 擬共同發起設立網聯。 網聯的股權結構也被曝光:央行下屬持有網聯37%股份;支付寶和財付通持股均為9.61%, 而銀聯僅僅持股1.55%。

央行此舉目的何在?

央行此舉的力度不可謂不大, 但目的是為了幫銀聯出口氣嗎?顯然不是!從檔中可以看出, 央行此舉不僅沒有幫到銀聯, 反而把銀聯推進了“火坑”。 不過央行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 主要目的有3個。

1、“罷黜”銀聯

銀聯一直想在協力廠商支付中分一杯羹, 但表現欠佳。 央行此次成立網聯, 相當於直接宣佈銀聯無緣協力廠商支付行業。 不僅踏足協力廠商支付無望, 銀聯在其核心業務銀行卡清算上也是危機四起: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湧入中國, 銀聯的前景堪憂啊。

2、收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

支付寶和財付通佔據著如此之大的市場份額, 難免有些功高蓋主。 此時收編, 相當於把協力廠商支付的控制權牢牢地抓在手中。 現在的協力廠商支付流程很難監管, 舉個例子:你使用支付寶把自己建行的錢轉給朋友的農行帳戶, 過程可能是你的錢從你的建行帳戶轉到支付寶建行帳戶, 然後支付寶從自己的農行帳戶把錢轉給你朋友的農行帳戶。

這樣一來, 除了支付寶, 其他機構是無法看到這筆交易的。 即使是央行, 也無法對這筆交易進行監管。 而網聯成立之後, 所有的錢都需要經過網聯, 央行自然也能監管。

3、掌握金融大資料

金融行業中, 資料最重要。 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何能佔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原因就是支付寶和微信QQ背後有著龐大的用戶群。 這龐大使用者群的資料掌握在支付寶、財付通手裡, 可能會帶來資料壟斷。 如果不成立網聯, 未來的金融、消費大資料必將被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壟斷, 而一旦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被其他國家收購, 那麼帶來的威脅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 爭奪這些資料得控制權, 是央行推出網聯的最重要的原因。

雖然網聯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付寶、財付通等協力廠商機構的發展,但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央行此舉還是值得肯定的。其實,網聯上線對反腐也有一定作用,畢竟線上每筆交易都在央行的監管之下,貪官們的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的行徑也就暴露在央行的目光之下了。

雖然網聯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付寶、財付通等協力廠商機構的發展,但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央行此舉還是值得肯定的。其實,網聯上線對反腐也有一定作用,畢竟線上每筆交易都在央行的監管之下,貪官們的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的行徑也就暴露在央行的目光之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