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嚴複說中國人“始于作偽,終於無恥”?

文/食堂君

從中國式過馬路到盧浮宮洗腳, 再到弘揚漢字文化功不可沒的“到此一游”, 中國人的背後始終貼著“素質差”的隱形標籤。

連中國人自己都評論說: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早在一百年前嚴複就曾批判中國的國民性:“華風之弊, 八字盡之:始於作偽, 終於無恥。 ”

中國作為一個延續千年的文明古國, 國民素質為何總讓人詬病?

今天的書單為大家推薦五本書, 不同背景的學者、作家用自己的視角記錄下自己對國民性問題觀察和思考。

No.1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

作者:張宏傑(思想食堂講師)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近代以來, 從梁啟超、魯迅到毛澤東, 一代又一代知識份子試圖通過他們的一支健筆來改變的國民性, 為什麼效果顯得蒼白無力?

作者張宏傑通過對中國國民性的觀察和剖析指出, 中國當下國民缺乏擔當, 其根源在於制度建設與國民性改造之不同步。 要改變國人身上“過濾性病菌”體質, 要改造國民性, 必須從制度方面去努力。

No.2

醜陋的中國人

作者:柏楊

出版社:臺灣林白出版社

“我們的醜陋, 來自我們不知道自己醜陋。 ”這本書為作者帶來極大的爭議, 甚至有人說他才是“最醜陋的中國人”。 其實作者是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 批判中國人國民性問題。

作者年輕時的遭遇, 使他對體制產生懷疑。 書中對排隊等現象的描述, 將中國的“醬缸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 指出國人的思想判斷, 以及視野, 都受醬缸的污染和禁錮。

他希望通過他自身的慘痛經歷來喚醒國人,

保持一顆“憤青之心”, 只有敢於直面“醜陋”, 才能創造“美麗”。

No.3

野火集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二十年前, 該書在臺灣出版, 創造了二十天內再版二十四次的空前盛況。

作者龍應台通過鏗鏘有力的字字叩問, 把二十年前臺灣人心中不敢問不敢言的話提出來,

讓民眾反思、覺醒。

二十年後, 海峽這邊, 以絕對娛樂為本的大眾、媒體和知識階層風氣絲毫不減, 人們茶餘飯後的焦點永遠是哪個明星又出軌了, 犬儒主義浸潤過久的中國社會好像已經開始了末世狂歡。

作者希望媒體大眾從娛樂中冷靜下來, 重拾良知與公義;希望這把可以燎原的野火再次燒進國民的心中。

No.4

吾國與吾民

作者:林語堂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在這本書中,林語堂用一貫幽默的筆調、睿智的語言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筆觸帶著理性的邏輯,沒有著重渲染中國的豐功偉業,也沒有大肆詆毀中華民族的劣根,而是冷靜地將自己理解的國家和人民,盡力公正客觀地陳述出來。

“於是所生之反動,乃為感情所作用的。”林語堂用不卑不亢的態度,道出了國民性的黑暗面,這種清醒的自省會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發展自己,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

No.5

中國人的人性與人生

作者:梁曉聲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

作者梁曉聲說自己只想當個小知識份子。作為一個時代親歷者,他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以及隨之而來國民素質的日漸地下。

書中涉及近年來網路上國民高度關注的詞彙和問題,如GDP、轉基因、收視率、“寒門”與“貴子”等。在當下這個處處充滿虛偽的時代,作者用罕見的真誠表達了對國民現存人性軟弱與自私的批判。

作者:林語堂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在這本書中,林語堂用一貫幽默的筆調、睿智的語言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筆觸帶著理性的邏輯,沒有著重渲染中國的豐功偉業,也沒有大肆詆毀中華民族的劣根,而是冷靜地將自己理解的國家和人民,盡力公正客觀地陳述出來。

“於是所生之反動,乃為感情所作用的。”林語堂用不卑不亢的態度,道出了國民性的黑暗面,這種清醒的自省會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發展自己,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

No.5

中國人的人性與人生

作者:梁曉聲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

作者梁曉聲說自己只想當個小知識份子。作為一個時代親歷者,他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以及隨之而來國民素質的日漸地下。

書中涉及近年來網路上國民高度關注的詞彙和問題,如GDP、轉基因、收視率、“寒門”與“貴子”等。在當下這個處處充滿虛偽的時代,作者用罕見的真誠表達了對國民現存人性軟弱與自私的批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