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任仲倫:誰打通中美誰老大《鮫珠傳》票房創新奇跡

任仲倫1974年參加工作。 曾是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上海文廣影視集團副總裁,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裁, 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

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副主席, 曾任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研究、評論和教學工作, 連續多年被授予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曾任《文匯電影時報》總編輯, 被選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 曾參與拍攝《盜墓筆記》《黑貓警長》《鮫珠傳》等片!

“我是2003年來上影上任的, 那一年恰巧是中國電影的轉折之年。 ”任仲倫說,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直到本世紀初, 中國電影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處於低迷狀態。 “常常是電影院放一部電影只有兩三個人看, 甚至有些電影院直接改成賣東西的大市場。 ”

“中國電影票房最高點應該在1991年, 當年有24億元的票房, 觀眾約114億人次, 以當時的物價水準而論, 絲毫不亞於如今的幾百億票房。 到了2003年, 中國電影的整體票房下降到9億元, 其中國產影片只有5億多元。 5億票房養活50萬從業人員, 人均年收入才1000元, 電影人太苦了。 ”任仲倫回憶說, “為了度過那十幾年寒冬, 上影也想了不少辦法:投資鋼材廠、化妝品廠;賣土地、賣版權、賣廠房;最後只能向銀行借貸。

上任那年, 上影已經從銀行借了7億多元, 負債率達到了76.8%”。

從上任的那天起, 任仲倫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讓這家百年電影老廠渡過難關、重獲生機。 可是, 那時的他做過大學教師, 做過報社主編, 還當過上海作家協會主持者, 就是沒幹過電影, 電影產業經驗的缺乏讓他倍感焦慮。 於是, 他想到了向大洋彼岸的電影巨頭——好萊塢取經。

前幾個月, 我在洛杉磯看到了美國媒體報導中國電影市場。 他們主要報導了兩個企業, 一個企業就是萬達, 關鍵字是‘大手筆’、‘大資本’。 第二個講了上影, 講上影還給我們幾個關鍵字, 第一個關鍵字就是專業, 第二就是契約, 第三是對行業的理解力。

我想這也是我講的我們從2004年開始合作積累下的口碑。 而且上影這幾年也吸收了一些世界強勢電影企業的產業鏈的思維和產業結構的方式。

任仲倫還常用“一棵大樹、五朵金花、四塊寶地”來形容上影集團的固定資產。 大樹是上影集團本部,

初期11個億的投資, 如今估值超過50億。 五朵金花是五座花園洋房:永福路52號、安福路永樂股份、萬航渡路美影廠、演藝劇團、永嘉路譯製片廠。 還有上海美術設計公司、寶通路電影技術廠、銀星皇冠假日酒店和車墩600畝影視基地這四塊寶地。

和中影集團將業務重心放在製片上, 上影股份的上市計畫中並不包括製片業務。 在任仲倫看來, 在上影集團的長期目標中, 製作出高品質“上海出品”的電影是意在復興上海電影的主力軍義不容辭的責任。

來看看上影集團的片單:陳道明主演的《圍捕》預計在年底開機;徐克的《法門寺密碼》正在前期策劃中;還有賈樟柯的《在清朝》也會又一次和上影合作。別忘了,王家衛還有一部《繁花》,當然,這得看導演的時間規劃才能最終確定上映時間了。

在湯姆·克魯斯的博物館之旅中,任仲倫特意帶他看了看那座奧斯卡小金人。那是1996 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照明工程師晏仲芳因發明電影特效閃電燈系統,獲得的第68屆美國奧斯卡技術成就獎。那也是第一次中國電影人獲得奧斯卡技術獎。

“我在那兒空出一個了位置,希望以後得一個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的小金人。我想這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任仲倫說。

從《木乃伊3》開始,上影開始不斷參與合拍大片的製作

在兩年內上影和派拉蒙合作了六部影片,包括《變形金剛4》、《忍者神龜》、《碟中諜5》、《星際迷航》、《忍者神龜2》。《俠探傑克:永不回頭》是第六部。我們為他們直接服務產生的票房就超過了40億。這就形成了一個戰略上的選擇,不僅是單部影片的戰略合作。上影跟海外的合作不僅僅是靈機一動的,實際上在十幾年以前我們開始了這樣的戰略。

從2003年我上任上影崗位以後, 2004年我們就合作了中國第一家合資影院,和華納。同年我們引進了第一塊IMAX銀幕。不僅在影院建設上,在製片上,2007年我們參與了《木乃伊3》和環球公司的合拍片。在2009年,我們跟美國Technicolor成立了特技特效公司——上影特藝,從影院合作,然後到製片,到技術,現在跟美國是全方位的合作。

我們今天企業發展不能是下飛行棋,要下圍棋——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我們十幾年以前,2003年我們就提出這樣的戰略,三個領先:創作領先、市場領先、國際影響力領先。

還有一個,當時上影的戰略目標就是建設全產業鏈,我們目標就是產業鏈完整。我來了上影五年做了三個字——產業鏈。我來了十年,還是做這三個字。我們堅持這條東西,儘管我們那時候很窮,中國電影困難,上影更困難,我們始終是人窮志不窮,盯住這個高端。

前幾個月,任仲倫在洛杉磯看到了美國媒體報導中國電影市場。他們主要報導了兩個企業,一個企業就是萬達,關鍵字是‘大手筆’、‘大資本’。第二個講了上影,講上影還給我們幾個關鍵字,第一個關鍵字就是專業,第二就是契約,第三是對行業的理解力。我想這也是我講的我們從2004年開始合作積累下的口碑。而且上影這幾年也吸收了一些世界強勢電影企業的產業鏈的思維和產業結構的方式。

為什麼要堅定這樣的合作呢?第一,他覺得好萊塢在整個工業體系上,電影工業體系和技術體系,然後銷售體系,都是最完備的一個產業體系。中國要從大國變成強國,我始終認為,必須借鑒、吸收他們的一些成功經驗,這是必須的。所以上影這幾年,除了我們自己根據中國電影市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特點以外,我們始終是盯著好萊塢強勢企業,看他們的動作。所以每年我都要去一次到兩次、跟他們大佬們交流最大的好處,不是說他們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更主要的是未來三五年他們想幹什麼。現在看到的書、看到的雜誌、看到的報紙講的都是過去他們完成了什麼。我更感興趣未來三五年他們想要做什麼。

美國是一個成熟市場,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兩個市場當中誰能最後把它打通,如果有一個企業或者企業聯盟,把這兩個市場能打通,誰就是最厲害的,不是在美國最厲害,也不是在中國最厲害,在全球可能是最厲害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在跟蹤美國,一再跟他保持高層密切的往來,說句心裡話,我們希望有一天找到在全球的合作夥伴,完成這兩大市場的把控。

章子怡合作《天書奇談》

我們還是會堅持我們的創作觀和價值觀。比如出品像《鐵道飛虎》這樣的作品。我理解電影還是弘揚真善美的東西,人類的最真的東西,善和美都是有共鳴的東西,只要你真的把它用藝術表現好的都有價值。我們明年的影片包括跟跟陳道明、曹保平、劉恒合作的《圍獵》,還有跟章子怡合作的《天書奇談》,賈樟柯合作的《在清朝》。明年,後年是大片雲集的時候。

我們除了創作以外,我們的物理形態“一棵大樹,五朵金花,四塊寶地”中國沒有幾家電影公司有我們這樣的固定資產的資源。一棵大樹,上影總部,十萬四千平方米,五朵金花,在上海市裡面最黃金地段的五棟花園洋房還有四塊寶地,五星級的酒店,這些東西不是一般的新興的企業能擁有的這些固定資產。這些固定資產還沒有釋放出來,還沒有計入我們的資產,還沒有完整的進入公司的報表。

還有一點,我們用了十年時間去解決歷史問題。為什麼上影好像一下子躥不到這些民營企業前面去。在計劃經濟年代的時候,中國電影是面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在堅守。堅守就是犧牲。沒人看電影,上影廠有幾千人要養。賣房子,賣土地,賣版權,借錢,要不然幾千人怎麼養活,

當解決歷史問題之後,老牌公司的價值就釋放出來了,我們有很多資源,比方說美術電影製片廠,今年的淨利潤增長跟前幾年相比就是千倍以上的增長。《大鬧天宮》,孫悟空的一個頭像,給銀行做銀幣,單項授權就是1350萬的價格。你有IP資源,再有力量去開發,在市場已經形成了之後,我們這些老牌的企業積累的東西很多,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未來,我認為,中國的電影企業這幾年有可能有兩到三家市值超過一千億以上的電影企業。拿美國六大企業來說,迪士尼規模最大,當然它規模大也不只是因為拍電影,它的市值才可以達到五百多億甚至六百多億美元。像派拉蒙這樣的電影公司,華爾街的估值差不多50億美金的水準。如果中國有兩到三家市值在1000億以上的電影公司,那麼全球電影企業排名當中前十位就有我們的地位了。完全這幾年有的企業能做到的。

“上影出品”可謂優秀影片的代名詞

任仲倫說,在美國的考察給他帶來的最大震撼是他們的“片庫經營”,也就是版權運營。“製片充滿風險,上一個片子賺了10億元,下一個就可能虧得血本無歸。要規避風險,一方面需要靠版權來平衡,另一方面要靠完整產業鏈支撐。東方不亮西方亮嘛!”任仲倫說,好萊塢的經驗讓他驚喜,因為上影最不缺的就是豐富的片庫資源。從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開始,上影出品了一系列優秀的影片: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女籃五號》《林則徐》《51號兵站》《李雙雙》到改革開放初期的《高山下的花環》《雷雨》《日出》,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三毛從軍記》《大江東去》《紅河谷》到本世紀的《極地營救》《三峽好人》《一代宗師》,上影的多產和影片品質有口皆碑,“上影出品”可謂優秀影片的代名詞。

“上影原來的家底就是以製片為主,片庫經營可以說是正中下懷。”任仲倫感慨地告訴記者,一場美國之行堅定了他以片庫經營帶領上影擺脫困境的信心。

事實上,不僅電影一項,上影在電視劇、美術片、紀錄片、譯製片上都有強大的內容做基礎:在電視劇方面,不僅製作了《兩生花》《九州天空城》等年輕人愛看的網劇,像《亮劍》《開天闢地》《焦裕祿》《彭德懷元帥》等紅色經典也頗受觀眾青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經幾乎是國產動畫的代名詞,《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天書奇譚》等影片在“80後”“90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任仲倫曾談到國有電影企業有兩次掉隊。“第一次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整體危機長達十幾年,使得國有電影企業持續 雪上加霜,慘澹經營。第二次是上市熱潮中,一些民營電影企業捷足先登,利用資本長袖善舞,國有電影企業尚在解決歷史困境中疲於奔命,一時難以達到上市的 ‘體檢標準’。”

任仲倫強調,現在談論國有資本怎麼樣,民營資本怎麼樣,是不該忘卻這段歷史的。在第一次的掉隊過程中,“在中國電影最艱難的時候是國有的電影企業在堅守,這種堅守意味著犧牲,意味著承擔。實際上當時國家沒有給我們太多的政策支撐和補償。”

如今,積累的版權資源正在逐漸釋放價值。比如,在猴年,上影授權銀行發行銀幣,僅孫悟空頭像的單項授權就產生了1360萬元的收益。正如任仲倫在多個場合反復提起的一句話,“上影不要只種一棵樹,幾朵花,而是要造一片森林”,因為只有森林才能抵擋市場風雨的吹打。

《摔跤吧,爸爸》把中國電影摔了一跤

事實上,這幾年,大量導演一來是為了控制風險,二來或許是出於懶惰,投機取巧,找幾個當紅的明星、選幾個熱門的題材或者熱門的IP就算是完成了這部電影的大部分工作,事實上,隨著電影觀眾的審美需求提升,這一套做法已經漸漸不奏效,兩年票房的戛然而止就是最好的教訓。而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也給中國電影人上了一課,一直在中國不受待見的印度電影,通過一個冷門的勵志題材,竟然獲得了超過12億票房,這在中國電影圈內引起了眾多電影人的反思。

任仲倫乾脆表示:“《摔跤吧,爸爸》把中國電影摔了一跤,它的故事、題材有什麼特點嗎?沒有,最本體的是抓住共鳴。電影其實需要共鳴的,電影的需求不會消失,也會繼續增長,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能夠給觀眾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最近身為《鮫珠傳》出品方代表上影集團CEO任仲倫,也在現場表示,“最近暑期檔《戰狼2》的熱賣,說明中國電影人正在創造歷史,這對於中國的電影觀眾,對於我們製片單位來說,都是個好消息,相信《鮫珠傳》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中國電影的票房創造新的奇跡。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影片,也相信它可以代表中國特效電影的製作水準,期待這部電影可以票房大賣。”

任仲倫還曾感慨地說,上影的老一輩藝術家用自己的電影情懷和創作熱情,留下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這些都是上影寶貴的藝術財富。如今,富有電影情懷的上影人正秉承著前輩留下的光榮傳統,帶領中國電影走進下一個輝煌百年。

來看看上影集團的片單:陳道明主演的《圍捕》預計在年底開機;徐克的《法門寺密碼》正在前期策劃中;還有賈樟柯的《在清朝》也會又一次和上影合作。別忘了,王家衛還有一部《繁花》,當然,這得看導演的時間規劃才能最終確定上映時間了。

在湯姆·克魯斯的博物館之旅中,任仲倫特意帶他看了看那座奧斯卡小金人。那是1996 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照明工程師晏仲芳因發明電影特效閃電燈系統,獲得的第68屆美國奧斯卡技術成就獎。那也是第一次中國電影人獲得奧斯卡技術獎。

“我在那兒空出一個了位置,希望以後得一個奧斯卡的最佳影片的小金人。我想這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任仲倫說。

從《木乃伊3》開始,上影開始不斷參與合拍大片的製作

在兩年內上影和派拉蒙合作了六部影片,包括《變形金剛4》、《忍者神龜》、《碟中諜5》、《星際迷航》、《忍者神龜2》。《俠探傑克:永不回頭》是第六部。我們為他們直接服務產生的票房就超過了40億。這就形成了一個戰略上的選擇,不僅是單部影片的戰略合作。上影跟海外的合作不僅僅是靈機一動的,實際上在十幾年以前我們開始了這樣的戰略。

從2003年我上任上影崗位以後, 2004年我們就合作了中國第一家合資影院,和華納。同年我們引進了第一塊IMAX銀幕。不僅在影院建設上,在製片上,2007年我們參與了《木乃伊3》和環球公司的合拍片。在2009年,我們跟美國Technicolor成立了特技特效公司——上影特藝,從影院合作,然後到製片,到技術,現在跟美國是全方位的合作。

我們今天企業發展不能是下飛行棋,要下圍棋——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我們十幾年以前,2003年我們就提出這樣的戰略,三個領先:創作領先、市場領先、國際影響力領先。

還有一個,當時上影的戰略目標就是建設全產業鏈,我們目標就是產業鏈完整。我來了上影五年做了三個字——產業鏈。我來了十年,還是做這三個字。我們堅持這條東西,儘管我們那時候很窮,中國電影困難,上影更困難,我們始終是人窮志不窮,盯住這個高端。

前幾個月,任仲倫在洛杉磯看到了美國媒體報導中國電影市場。他們主要報導了兩個企業,一個企業就是萬達,關鍵字是‘大手筆’、‘大資本’。第二個講了上影,講上影還給我們幾個關鍵字,第一個關鍵字就是專業,第二就是契約,第三是對行業的理解力。我想這也是我講的我們從2004年開始合作積累下的口碑。而且上影這幾年也吸收了一些世界強勢電影企業的產業鏈的思維和產業結構的方式。

為什麼要堅定這樣的合作呢?第一,他覺得好萊塢在整個工業體系上,電影工業體系和技術體系,然後銷售體系,都是最完備的一個產業體系。中國要從大國變成強國,我始終認為,必須借鑒、吸收他們的一些成功經驗,這是必須的。所以上影這幾年,除了我們自己根據中國電影市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特點以外,我們始終是盯著好萊塢強勢企業,看他們的動作。所以每年我都要去一次到兩次、跟他們大佬們交流最大的好處,不是說他們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更主要的是未來三五年他們想幹什麼。現在看到的書、看到的雜誌、看到的報紙講的都是過去他們完成了什麼。我更感興趣未來三五年他們想要做什麼。

美國是一個成熟市場,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兩個市場當中誰能最後把它打通,如果有一個企業或者企業聯盟,把這兩個市場能打通,誰就是最厲害的,不是在美國最厲害,也不是在中國最厲害,在全球可能是最厲害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在跟蹤美國,一再跟他保持高層密切的往來,說句心裡話,我們希望有一天找到在全球的合作夥伴,完成這兩大市場的把控。

章子怡合作《天書奇談》

我們還是會堅持我們的創作觀和價值觀。比如出品像《鐵道飛虎》這樣的作品。我理解電影還是弘揚真善美的東西,人類的最真的東西,善和美都是有共鳴的東西,只要你真的把它用藝術表現好的都有價值。我們明年的影片包括跟跟陳道明、曹保平、劉恒合作的《圍獵》,還有跟章子怡合作的《天書奇談》,賈樟柯合作的《在清朝》。明年,後年是大片雲集的時候。

我們除了創作以外,我們的物理形態“一棵大樹,五朵金花,四塊寶地”中國沒有幾家電影公司有我們這樣的固定資產的資源。一棵大樹,上影總部,十萬四千平方米,五朵金花,在上海市裡面最黃金地段的五棟花園洋房還有四塊寶地,五星級的酒店,這些東西不是一般的新興的企業能擁有的這些固定資產。這些固定資產還沒有釋放出來,還沒有計入我們的資產,還沒有完整的進入公司的報表。

還有一點,我們用了十年時間去解決歷史問題。為什麼上影好像一下子躥不到這些民營企業前面去。在計劃經濟年代的時候,中國電影是面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在堅守。堅守就是犧牲。沒人看電影,上影廠有幾千人要養。賣房子,賣土地,賣版權,借錢,要不然幾千人怎麼養活,

當解決歷史問題之後,老牌公司的價值就釋放出來了,我們有很多資源,比方說美術電影製片廠,今年的淨利潤增長跟前幾年相比就是千倍以上的增長。《大鬧天宮》,孫悟空的一個頭像,給銀行做銀幣,單項授權就是1350萬的價格。你有IP資源,再有力量去開發,在市場已經形成了之後,我們這些老牌的企業積累的東西很多,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未來,我認為,中國的電影企業這幾年有可能有兩到三家市值超過一千億以上的電影企業。拿美國六大企業來說,迪士尼規模最大,當然它規模大也不只是因為拍電影,它的市值才可以達到五百多億甚至六百多億美元。像派拉蒙這樣的電影公司,華爾街的估值差不多50億美金的水準。如果中國有兩到三家市值在1000億以上的電影公司,那麼全球電影企業排名當中前十位就有我們的地位了。完全這幾年有的企業能做到的。

“上影出品”可謂優秀影片的代名詞

任仲倫說,在美國的考察給他帶來的最大震撼是他們的“片庫經營”,也就是版權運營。“製片充滿風險,上一個片子賺了10億元,下一個就可能虧得血本無歸。要規避風險,一方面需要靠版權來平衡,另一方面要靠完整產業鏈支撐。東方不亮西方亮嘛!”任仲倫說,好萊塢的經驗讓他驚喜,因為上影最不缺的就是豐富的片庫資源。從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開始,上影出品了一系列優秀的影片: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女籃五號》《林則徐》《51號兵站》《李雙雙》到改革開放初期的《高山下的花環》《雷雨》《日出》,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三毛從軍記》《大江東去》《紅河谷》到本世紀的《極地營救》《三峽好人》《一代宗師》,上影的多產和影片品質有口皆碑,“上影出品”可謂優秀影片的代名詞。

“上影原來的家底就是以製片為主,片庫經營可以說是正中下懷。”任仲倫感慨地告訴記者,一場美國之行堅定了他以片庫經營帶領上影擺脫困境的信心。

事實上,不僅電影一項,上影在電視劇、美術片、紀錄片、譯製片上都有強大的內容做基礎:在電視劇方面,不僅製作了《兩生花》《九州天空城》等年輕人愛看的網劇,像《亮劍》《開天闢地》《焦裕祿》《彭德懷元帥》等紅色經典也頗受觀眾青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經幾乎是國產動畫的代名詞,《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天書奇譚》等影片在“80後”“90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任仲倫曾談到國有電影企業有兩次掉隊。“第一次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整體危機長達十幾年,使得國有電影企業持續 雪上加霜,慘澹經營。第二次是上市熱潮中,一些民營電影企業捷足先登,利用資本長袖善舞,國有電影企業尚在解決歷史困境中疲於奔命,一時難以達到上市的 ‘體檢標準’。”

任仲倫強調,現在談論國有資本怎麼樣,民營資本怎麼樣,是不該忘卻這段歷史的。在第一次的掉隊過程中,“在中國電影最艱難的時候是國有的電影企業在堅守,這種堅守意味著犧牲,意味著承擔。實際上當時國家沒有給我們太多的政策支撐和補償。”

如今,積累的版權資源正在逐漸釋放價值。比如,在猴年,上影授權銀行發行銀幣,僅孫悟空頭像的單項授權就產生了1360萬元的收益。正如任仲倫在多個場合反復提起的一句話,“上影不要只種一棵樹,幾朵花,而是要造一片森林”,因為只有森林才能抵擋市場風雨的吹打。

《摔跤吧,爸爸》把中國電影摔了一跤

事實上,這幾年,大量導演一來是為了控制風險,二來或許是出於懶惰,投機取巧,找幾個當紅的明星、選幾個熱門的題材或者熱門的IP就算是完成了這部電影的大部分工作,事實上,隨著電影觀眾的審美需求提升,這一套做法已經漸漸不奏效,兩年票房的戛然而止就是最好的教訓。而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也給中國電影人上了一課,一直在中國不受待見的印度電影,通過一個冷門的勵志題材,竟然獲得了超過12億票房,這在中國電影圈內引起了眾多電影人的反思。

任仲倫乾脆表示:“《摔跤吧,爸爸》把中國電影摔了一跤,它的故事、題材有什麼特點嗎?沒有,最本體的是抓住共鳴。電影其實需要共鳴的,電影的需求不會消失,也會繼續增長,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能夠給觀眾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最近身為《鮫珠傳》出品方代表上影集團CEO任仲倫,也在現場表示,“最近暑期檔《戰狼2》的熱賣,說明中國電影人正在創造歷史,這對於中國的電影觀眾,對於我們製片單位來說,都是個好消息,相信《鮫珠傳》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中國電影的票房創造新的奇跡。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影片,也相信它可以代表中國特效電影的製作水準,期待這部電影可以票房大賣。”

任仲倫還曾感慨地說,上影的老一輩藝術家用自己的電影情懷和創作熱情,留下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這些都是上影寶貴的藝術財富。如今,富有電影情懷的上影人正秉承著前輩留下的光榮傳統,帶領中國電影走進下一個輝煌百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