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懷瑾:周易的演變史,胡適徒有虛名!

《易經》在古代就是為了占卜用的, 到孔子以後, 才把《易經》用到人文文化方面。 中國有了《易經》的卜卦以後, 幾千年來, 產生了好幾個派別。 古人研究《易經》, 多被易學困住了, 不知《易》沒有一定的法則。 有些人懂了《易》後, 自己另外又創出法則來, 如漢朝有名的京焦易。

京焦是兩個人的名字, 京是指京房, 焦是指焦延壽, 即焦贛, 京房是他的學生。 焦贛著《易林》, 又名《焦氏易》。 其中把八八六十四卦, 演變的卦都解釋出來, 所用的卦辭, 統統不用《周易》, 自己另外創造一套, 所以焦贛的《易》, 卜卦的解釋方法, 和《周易》不一樣, 可以說是一個革命。 因為他懂了, 他的智慧夠了, 所以才能產生出來他的一套蔔法。

焦贛傳易給京房, 京房在東漢的時候, 言無不中, 皇帝有什麼事情都去問他, 但焦贛說, 京房把我的易學通了, 可是將來也必死于易, 結果京房果然被殺頭而死的。

東漢下來, 看地理風水, 講所謂堪輿之術的, 從晉朝的郭璞開始。 他也是通《易經》的, 萬事前知, 等到晉朝大將王敦要造反篡奪皇位時, 就怕郭璞不同意, 於是就把郭璞找來, 予以暗示, 郭璞硬是不同意, 王敦立即翻了臉, 問郭璞既能前知, 可知自己的命運?郭璞說我知道今日此時你就要殺我,

結果當然如他自己所料的被殺了。 這裡看到學《易經》的人, 知道了凶事就不一定逃避, 所謂“數不可逃”。 其實數也未嘗不可逃, 中國讀書人養成了一種忠君愛國之心, 你做反叛的事, 我寧死也不逃。

到了宋朝的邵康節, 又根據《易經》, 另外產生了一套法則, 解釋又不同。 明朝以後的太乙數又不同, 一般人講《易經》的發展史, 好像幾千年下來沒有變, 其實變的地方很多。 用三個銅錢卜卦的方法, 就是從焦京易這個系統下來的, 不過方法上歷代都有變更和擴充, 因為社會演進, 人事愈趨複雜。 如原用的木、火、土、金、水五行, 不夠來代表更複雜的人事。 例如我手裡握了一枚金戒指, 用五行可以推算出是金來, 如握一隻現代的打火機,

這可就複雜了, 不是單純的五行可以代表的了。 於是就擴充變更, 有了干支、五鬼、六親等等了, 使卜卦的內容更充實, 但在方法上, 這卻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簡化了的方法。

古人有句老話, 有疑則蔔, 無疑則不蔔。 一件事情, 在兩難之間, 往東亦對,

往西亦對, 兩個方向都對, 而又需要確定究竟往哪一個方向最對, 自己又無法確定的時候才去占卜。 如果自己的智慧, 還可以去解決的問題, 則應該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而不必去占卜了。

不過不要認為只是玩玩, 自己都沒有信心則一定不靈, 一定要誠心才靈, 這是精神的問題, 宗教的哲學, 前知的哲學。 一個人真到萬難的時候, 本身的智慧、精神的潛能才發揮得出來, 這是一種智慧之學, 而不是宗教信仰, 千萬不要迷信。

研究《易經》卜卦, 當知卦的本身沒有好壞, 好壞只是兩個因素, 時間對, 位置對就好。 等於算命一樣, 有的人八字好, 貴命, 可是一輩子沒有遇到好運, 不遇時, 貴不起來, 好像一件東西, 的確是好東西, 有價值, 可是放在那裡幾十年都賣不出去, 又有什麼辦法?

有的人學問很好,可是一輩子不出名。反過來說,如大家稱頌的胡適之先生,不知道他的學問到底好在哪裡?說他哲學史好嗎?寫了半部還不到,寫不下去,碰到佛學的問題,只好擱筆。其他如研究《紅樓夢》、《聊齋志異》,“紅學”、“妖學”,有什麼用?可是將來中國文化史上胡適之先生一定有名。

看歷史尤其如此,歷代以來,有多少和諸葛亮一樣有學問的人!如果沒有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諸葛亮能夠出名嗎?天下的事,對於名與利,把這個哲理一看通,就覺得沒有什麼,就淡泊了,非其時也就能居而安之,心安理得。

以前有一位善蔔的人,占卜到他自己的一隻寶瓶在某月某日正午時會破碎得四分五裂,他就不信,在這一天把這只寶瓶,安安穩穩放在桌子中間,自己則坐在桌旁守著,看這只寶瓶如何破法。到了中午他的太太把飯做好了,叫他吃飯,叫了幾次他都不理,太太見他不聲不響不動,老盯著一個瓶子發呆,就故意開玩笑,欲驚醒他,拿了一條雞毛撣子向瓶上一敲:“你看這寶瓶幹什麼?”不小心把這寶瓶敲破了,於是他哦了一聲悟了,悟了什麼?忘記把自己算進去,就是沒有把主觀算進去,這是關於算卦的有名故事。

這故事中含有很高深的哲理,人處理任何事情,往往不是忘記了自己,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這是做人的修養、事情的處理要千萬注意的道理。所以懂《易經》的道理,就是懂做人的道理,因此可以知道儒家的孔孟思想,道家的老莊思想,都是從《易經》出來的,諸子百家也都是淵源于《易經》。

又有什麼辦法?

有的人學問很好,可是一輩子不出名。反過來說,如大家稱頌的胡適之先生,不知道他的學問到底好在哪裡?說他哲學史好嗎?寫了半部還不到,寫不下去,碰到佛學的問題,只好擱筆。其他如研究《紅樓夢》、《聊齋志異》,“紅學”、“妖學”,有什麼用?可是將來中國文化史上胡適之先生一定有名。

看歷史尤其如此,歷代以來,有多少和諸葛亮一樣有學問的人!如果沒有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諸葛亮能夠出名嗎?天下的事,對於名與利,把這個哲理一看通,就覺得沒有什麼,就淡泊了,非其時也就能居而安之,心安理得。

以前有一位善蔔的人,占卜到他自己的一隻寶瓶在某月某日正午時會破碎得四分五裂,他就不信,在這一天把這只寶瓶,安安穩穩放在桌子中間,自己則坐在桌旁守著,看這只寶瓶如何破法。到了中午他的太太把飯做好了,叫他吃飯,叫了幾次他都不理,太太見他不聲不響不動,老盯著一個瓶子發呆,就故意開玩笑,欲驚醒他,拿了一條雞毛撣子向瓶上一敲:“你看這寶瓶幹什麼?”不小心把這寶瓶敲破了,於是他哦了一聲悟了,悟了什麼?忘記把自己算進去,就是沒有把主觀算進去,這是關於算卦的有名故事。

這故事中含有很高深的哲理,人處理任何事情,往往不是忘記了自己,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這是做人的修養、事情的處理要千萬注意的道理。所以懂《易經》的道理,就是懂做人的道理,因此可以知道儒家的孔孟思想,道家的老莊思想,都是從《易經》出來的,諸子百家也都是淵源于《易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