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中國房地產下半場的“平臺”情結!

土地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命脈。 房地產市場下半場的發展, 首先應以土地市場為戰場, 正本清源!

土地, 房地產命脈

上半場基本走完,
請即日起遵規守則!

新中國成立後, 國家對土地擁有所有權, 土地使用採取國家統一分配, 無償使用的方式進行。 計劃經濟條件下, 房地產市場失去發展土壤。 這種情況在成立經濟特區後, 率先由深圳實現破冰。

1981年11月, 深圳經濟特區首先開始對部分土地使用徵收費用;1987年9月8日, 深圳市以協商議標形式, 出讓有償使用的第一塊國有土地;9月11日以招標形式出讓第二塊國有土地;12月1日又以拍賣形式出讓第三塊國有土地使用權。 尤其是第三次, 敲響新中國土地市場“第一槌”, 吹響了中國房地產市場開發的集結號。

1988年, 《憲法》修正案允許土地批租, 中國迎來真正的房地產市場。 此後十年, 房地產市場發展也為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經驗可供借用,

一些計劃經濟理念仍根深蒂固地存在, 市場在混沌之中發展, 過程一波三折, 出現了一些失誤, 積累了很多經驗。

1998年國務院23號文取消福利分房, 隨後大力推行貨幣分房, 給起始階段疲弱的樓市提供了強勁活力, 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以深圳為典型代表, 一些國際領先的開發經驗、工程技術和服務管理被廣泛引用, 帶領中國人居事業開創一個輝煌時代。

由於發展速度太快, 大量矛盾集中暴露, 市場發展的規範性檔和政策的出臺, 基本都是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而制定的, “調控”成為主旋律, 政策和市場在高密度緊急調整過程中, 逐步把市場發展導入健康、理性的軌道。

如果一定要給樓市發展階段給出定義,

那麼, 自1988年開始的前三十年可被視為“上半場”。 這段時期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啟蒙和野蠻生長的過程,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1月20日發佈的資料, 2016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7.35%。 相對于國際發達國家約80%水準, 中國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房地產市場發展依然機會無限。

城鎮化進程, 房地產貢獻極大

房住不炒, 下半場核心指導原則!

樓市“下半場”發展的核心任務將是糾偏、提質, 在“量”的方面趕超歐美發達國家的同時, 更有賴於對上半場經驗教訓的總結和汲取, 在發展模式方面完成蛻變, 全面實現“質”的提高。

這個過程, 無疑是“平臺”發揮功效的最佳時機, 徹改依靠資源佔有進行掠奪式發展的模式。 權力尋租、偷奸耍滑等非正常發展之路, 將隨著法令法規的完善而被堵死, 市場將是一個依託平臺實現公平競爭、有序發展的先進性市場。

“房住不炒”指導原則的提出, 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理性、穩定的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有望實現分級管理,

三個層次的原則性建設目標已隱約浮現, 低收入家庭, 將享受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和安居房, 租售同權在幫助他們“居者有其屋”權利的同時, 也能享受城市發展的紅利;

中收入家庭, 或許將與剛剛出現的“共有產權房”新詞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而高收入家庭, 將主要是通過購買商品房, 在解決居住命題的同時, 還能完成家庭資產配置任務。

無論如何, 下半場是“居者有其屋”的兌現時期, 不同人群實現不同的居住方式。

樓市下半場,人居追求可以更高遠

城市平臺&行業平臺聯動,發展強勁動能!

房地產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區域性特徵明顯的市場,不同城市的發展主體面臨不同的研究課題,唯有土地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平臺大同小異,可實現不同城市、不同主體間的共用,及有序流動。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出色地完成了初期承載視窗和試驗田功能的任務,目前正在創新科技維度,繼續扮演著經濟發展領頭羊城市的角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參照型城市。

深圳之所以備受矚目,在於平臺創造的貢獻力。整座城市具有吸引人才的強大磁場效應,是因為各類人才均有機會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從而擁有與他人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機會。

“平臺”兩字的含義,在深圳得到前所未有的演繹,從行業發展角度,到區域發展層面,出現了多個具有符號意義的代表作品。比如以平安、招商為代表的金融行業平臺,以華為、騰訊為代表的高科技行業平臺;以及前海蛇口自貿區、城市中軸、東進戰略等區域發展平臺。

每一個平臺,都是人們施展才能的舞臺。

只有在深圳這個強大的平臺中,不同的產業平臺才同步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種城市平臺和行業平臺高效聯動,促成了深圳城市發展力始終處於最高水準,時刻勃發出強勁動能。

深圳房博會,中國地產專業展第一平臺

房博會,國內最強大專業交流平臺,深圳奉獻!

作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樣板房”,深圳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呢?

首先,深圳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黃埔軍校。

深圳不僅產生了萬科、中海、金地、招商、華僑城等一流房企,更誕生了一批有影響的職業地產人。房企開疆拓土、全國佈局之路,也是深圳地產人“北伐”的征程。現今散落在全國幾乎所有內地城市的深圳地產人、深圳符號,彰顯深圳地產的平臺魅力,持續不斷地輸送出前沿規劃和開發理念。

其次,深圳已打造出中國樓市發展的教科書。

即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軔之地,深圳也是國內最早引入國際規劃和設計理念獨特的城市,幾乎在產業鏈所有環節,都具有獨到見解、成功實踐和卓著成就。深圳樓市三十年,就是一本教科書,在下半場仍然值得業界學習、仿鑒。

第三,房博會,於供給側發力的專業交流平臺。

深圳房地產市場影響內地城市,還有一個核心平臺——每年一屆的房博會!

這個從早期每年兩屆的春秋房地產交易會,轉型升級而來的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見證了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路走來的每一個印記,每一步都走得鏗鏘有聲,獨步當時。

作為房博會的核心展,從2006年開始舉辦的城市土地展,已吸引全國21省3直轄市187市縣253家國土、規劃、招商部門及機構,共展出4805宗土地,展出土地面積約1040平方公里,成就“中國土地第一展”品牌。

2017中國深圳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簡稱“2017房博會”),將於8月22日—24日,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舉辦。

這是一屆踐行創新精神,實現外延拓展、內涵深化的全新專業展。屆時,城市土地展、城市更新展、古村與新鄉村主題展、國際景觀設計及產業展、智慧家居與環保材料展、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展、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估價顧問專業服務展區等七大子展,將同館競豔。

深圳房博會,往屆精彩

樓市下半場,人居追求可以更高遠

城市平臺&行業平臺聯動,發展強勁動能!

房地產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區域性特徵明顯的市場,不同城市的發展主體面臨不同的研究課題,唯有土地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平臺大同小異,可實現不同城市、不同主體間的共用,及有序流動。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出色地完成了初期承載視窗和試驗田功能的任務,目前正在創新科技維度,繼續扮演著經濟發展領頭羊城市的角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參照型城市。

深圳之所以備受矚目,在於平臺創造的貢獻力。整座城市具有吸引人才的強大磁場效應,是因為各類人才均有機會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從而擁有與他人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機會。

“平臺”兩字的含義,在深圳得到前所未有的演繹,從行業發展角度,到區域發展層面,出現了多個具有符號意義的代表作品。比如以平安、招商為代表的金融行業平臺,以華為、騰訊為代表的高科技行業平臺;以及前海蛇口自貿區、城市中軸、東進戰略等區域發展平臺。

每一個平臺,都是人們施展才能的舞臺。

只有在深圳這個強大的平臺中,不同的產業平臺才同步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種城市平臺和行業平臺高效聯動,促成了深圳城市發展力始終處於最高水準,時刻勃發出強勁動能。

深圳房博會,中國地產專業展第一平臺

房博會,國內最強大專業交流平臺,深圳奉獻!

作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樣板房”,深圳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呢?

首先,深圳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黃埔軍校。

深圳不僅產生了萬科、中海、金地、招商、華僑城等一流房企,更誕生了一批有影響的職業地產人。房企開疆拓土、全國佈局之路,也是深圳地產人“北伐”的征程。現今散落在全國幾乎所有內地城市的深圳地產人、深圳符號,彰顯深圳地產的平臺魅力,持續不斷地輸送出前沿規劃和開發理念。

其次,深圳已打造出中國樓市發展的教科書。

即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軔之地,深圳也是國內最早引入國際規劃和設計理念獨特的城市,幾乎在產業鏈所有環節,都具有獨到見解、成功實踐和卓著成就。深圳樓市三十年,就是一本教科書,在下半場仍然值得業界學習、仿鑒。

第三,房博會,於供給側發力的專業交流平臺。

深圳房地產市場影響內地城市,還有一個核心平臺——每年一屆的房博會!

這個從早期每年兩屆的春秋房地產交易會,轉型升級而來的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見證了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路走來的每一個印記,每一步都走得鏗鏘有聲,獨步當時。

作為房博會的核心展,從2006年開始舉辦的城市土地展,已吸引全國21省3直轄市187市縣253家國土、規劃、招商部門及機構,共展出4805宗土地,展出土地面積約1040平方公里,成就“中國土地第一展”品牌。

2017中國深圳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簡稱“2017房博會”),將於8月22日—24日,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舉辦。

這是一屆踐行創新精神,實現外延拓展、內涵深化的全新專業展。屆時,城市土地展、城市更新展、古村與新鄉村主題展、國際景觀設計及產業展、智慧家居與環保材料展、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展、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估價顧問專業服務展區等七大子展,將同館競豔。

深圳房博會,往屆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