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豆瓣7.3,一部被片名和海報耽誤了的青春佳作!

不做最好的別人,

只做最閃耀的自己。

——《閃光少女》

文丨舊故麻袋

說起《閃光少女》, 剛看到宣傳海報的時候內心是拒絕的。

但聽說反響還不錯, 有朋友組團去電影院刷了一波, 居然還被這個中二風格的電影看哭了。

電影名為《閃光少女》, 光看先前的電影海報而言, 我對它的基本定義只會是一部二次元爛片, 說是青春追夢電影, 看起來倒更像是來暑期檔圈錢的成人版“巴啦啦小魔仙”。

雖然首映期間口碑較好, 但受到大片的碾壓, 呼聲並不高, 也看到有許多影評人為其背書, 但少有的排片和尷尬的觀影時間讓不少人錯失了與它見面的機會, 最終票房止步6000余萬。 片方甚至還跪求排片, 我對此類做法一向抵觸, 所以當時也沒想著去電影院一看究竟。

豆瓣評分7.3的它最終還是淪為了“高口碑, 低票房”中的一部遺憾之作。

也許很多人無法理解, 為什麼她們可以憑藉浮誇的COS服飾征服影迷, 之前我也無法理解, 可看完後, 我立馬就想打高分了。

也有人專門撰文理性分析了《閃光少女》票房沒爆的原因, 最終結論是受眾群較小, 而且片名和海報背鍋, 說這是一部被片名和海報耽誤了的優秀青春校園電影。

在琳琳的盛讚推薦下, 我骨氣勇氣去看了網路流傳出的“槍版”, 畫質感人, 好在對理解整個故事沒啥障礙。

這款海報好太多

講真, 用如今國產青春電影的“三寶準則”來看, 《閃光少女》無疑是獨樹一幟的。 沒有墮胎車禍難到老, 沒有初吻早戀閨蜜撕逼, 而是“二次元、民樂”這兩個小眾領域的跨界衝擊, 出人意料不乏驚喜。

電影本身也並沒有以說教的口吻去給觀眾洗腦民樂, 而是通過華彩篇章, 用一段民樂與西洋樂學生的鬥琴戲巧妙地把民樂文化的優越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影片的確存在一些尷尬的細節,也存在一些由於二次元延展出水土不服的橋段,不過這絲毫不會構成對電影本身的負面影響,反而很自然的展現出導演對於青春校園電影拿捏的恰到好處,正如電影裡笨拙青澀的少年少女一樣,這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影片始于青春也止于青春,很難想像一部校園青春電影可以不以談戀愛為主線劇情。而是主角們為了喜歡的民樂學著去創新和宣傳,用年輕人的方式去保護。

電影的開場特殘忍,一個學了十多年揚琴的民樂系可愛學妹,跟學鋼琴的校草師哥表白,被拒!拒絕的理由簡單粗暴,師哥很不屑的問:“揚琴也能算樂器?”

看著師哥遠去的背影,女主發誓要讓師哥見識一下什麼是揚琴。於是好好的一部青春片,沒有沿著劈腿、墮胎、車禍的套路演下去,連閨蜜撕逼這種喜聞樂見的狗血劇情都沒有,好不適應啊。

《閃光少女》講的西樂、民樂之爭,倒並不是“外國的音樂”和“中國的音樂”之間的鬥爭,而是在歐洲興起,發展了500年的標準化樂隊音樂,與在中國田間地頭興起,在中國的音樂手藝人群體間流傳了上千年,極大程度保留原生態屬性的民族樂器音樂之爭。

西樂高雅,民樂老土,這不是師哥一個人的偏見,在整個音樂附中,西樂系向來瞧不上民樂系。

電影給的驚喜,不是“ACG”、“揚琴”、“編鐘”、“古風”這些能百度到的知識點,而在於它本質上在給“小眾的熱愛,是不是就沒必要存在?”這道命題一個答案。

影片女主陳驚由徐璐主演,呆傻但又堅持自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即使存在偏見和恐懼,也不會去反對打壓,而是願意放下成見去瞭解。

少女能夠閃光,就是因為從來不會委屈自己去迎合大眾,無論你愛或不愛,我自發光,穿著COS服飾的二次元控,不會因為你們的嘲笑我就脫下COS服。所以面對大多數同學的嘲笑,502宿舍堅持我行我素;面對西洋樂的挑戰,民樂一派用對方眼中最土的嗩呐去贏得勝利;電影裡一開始遭受了心上人大量白眼的女主,最後用過硬的實力給對方一記漂亮回擊......

一場超燃的鬥琴大賽掀起了整部電影的高潮。

鬥琴選擇在了上級領導到學校視察的這一天。由於西樂系與民樂系衝突不斷,校長便在兩個系中間拉上了鐵柵欄門。

就在上級領導對著鐵柵欄門疑惑時,兩邊的學生紛紛搬出小板凳,隔著鐵柵欄門鬥琴。

千指古箏版《廣陵散》打前鋒叫陣,殺伐之意盡露,西洋樂豎琴版《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從容應戰。

隨後雙方就《野蜂飛舞》展開混戰,二胡對陣小提琴,花癡學妹陳驚的揚琴與校草師哥的鋼琴隊尾壓陣。

隨著極具穿透力的嗩呐吹響《百鳥朝鳳》,所有西樂系的學生都被這突如其來的魔音給喝住了,霎那間東風壓倒西風,在上級領導、校長和老師們的共同見證下,民樂系迎來了逆襲。

這場被校長視為“胡鬧”的鬧劇,並未給電影畫上戛然而止的句號,而是將一個殘酷的社會現實推上檯面——民樂與西樂並不只是高雅與鄉土之爭那麼簡單。

在音樂學院中,民樂是弱勢和邊緣地位。陳驚想申請使用排練廳,教導主任不批。校民樂團早已解散,只有門衛老大爺還記得那些被廢棄的民族樂器在哪個角落積滿塵埃。

原本宣佈民樂系停止招生,在開學日這天,來過學校視察的上級領導,送女兒來民樂系報到了。在邊緣與絕境中,又看到了活力與希望。

很高興這部電影讓“少數派”成功逆襲了,讓正在遭受不公平對待的“小眾”群體看到希望,故事的結局是西洋樂和民樂的較量中民樂贏了,於是那道礙眼的鐵門也拆了;民樂班又招新生了,文化局主任的女兒成了女主的師妹;2.5次元樂隊亮相公演,音樂會整個燃炸了......

這樣一部有趣的電影,第一要感謝的當然是編劇。編劇鮑鯨鯨不算高產,繼《失戀33天》、《等風來》之後,《閃光少女》的劇本節奏的拿捏和人物臺詞的把握倒是不錯,而且鮑鯨鯨本就大學學習民樂專業,所以對劇中的一些寫照也頗為深刻,按她自己的話說這是一次“復仇”。

尤其是鮑鯨鯨的臺詞,符合現代精神的對白配上青春倔強又懵懂的表演,一下子就勾勒出現今最真實的校園生活。而生活化的細節也是影片貼近觀眾心理的一個優勢,飲水機火鍋,與廣場舞大媽爭地盤等元素使得人物更加飽滿。

除此之外,既然是一部弘揚民樂的電影,那麼音樂必然有它的獨到之處,的確電影在配樂上是下了不少功夫,西洋樂民樂鬥陣部分很燃,手指大人的《權禦天下》更是如行雲流水,gala和楊宗緯的歌與劇情也特別貼合,更值得一提的是,客串的陳奕迅貢獻了全片最好的表演,大愛陳主任的演技。

《閃光少女》能有這份對少數派的支持、能有對二次元題材大膽的嘗試,讓人看到了國產青春片的另一種可能,這不是一次形式上的進步,更是電影史上一次不小的跨越,它絕不是暑期檔眾多大片背後的彩蛋而已,相反,它甚至好過許多IP巨制。

總而言之,一切盡在不言中,雖然不盡完美,卻是少有的青春電影佳作,比起這些年來洶湧澎湃的青春IP而言,它算是最閃光的一個。

用一段民樂與西洋樂學生的鬥琴戲巧妙地把民樂文化的優越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影片的確存在一些尷尬的細節,也存在一些由於二次元延展出水土不服的橋段,不過這絲毫不會構成對電影本身的負面影響,反而很自然的展現出導演對於青春校園電影拿捏的恰到好處,正如電影裡笨拙青澀的少年少女一樣,這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影片始于青春也止于青春,很難想像一部校園青春電影可以不以談戀愛為主線劇情。而是主角們為了喜歡的民樂學著去創新和宣傳,用年輕人的方式去保護。

電影的開場特殘忍,一個學了十多年揚琴的民樂系可愛學妹,跟學鋼琴的校草師哥表白,被拒!拒絕的理由簡單粗暴,師哥很不屑的問:“揚琴也能算樂器?”

看著師哥遠去的背影,女主發誓要讓師哥見識一下什麼是揚琴。於是好好的一部青春片,沒有沿著劈腿、墮胎、車禍的套路演下去,連閨蜜撕逼這種喜聞樂見的狗血劇情都沒有,好不適應啊。

《閃光少女》講的西樂、民樂之爭,倒並不是“外國的音樂”和“中國的音樂”之間的鬥爭,而是在歐洲興起,發展了500年的標準化樂隊音樂,與在中國田間地頭興起,在中國的音樂手藝人群體間流傳了上千年,極大程度保留原生態屬性的民族樂器音樂之爭。

西樂高雅,民樂老土,這不是師哥一個人的偏見,在整個音樂附中,西樂系向來瞧不上民樂系。

電影給的驚喜,不是“ACG”、“揚琴”、“編鐘”、“古風”這些能百度到的知識點,而在於它本質上在給“小眾的熱愛,是不是就沒必要存在?”這道命題一個答案。

影片女主陳驚由徐璐主演,呆傻但又堅持自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即使存在偏見和恐懼,也不會去反對打壓,而是願意放下成見去瞭解。

少女能夠閃光,就是因為從來不會委屈自己去迎合大眾,無論你愛或不愛,我自發光,穿著COS服飾的二次元控,不會因為你們的嘲笑我就脫下COS服。所以面對大多數同學的嘲笑,502宿舍堅持我行我素;面對西洋樂的挑戰,民樂一派用對方眼中最土的嗩呐去贏得勝利;電影裡一開始遭受了心上人大量白眼的女主,最後用過硬的實力給對方一記漂亮回擊......

一場超燃的鬥琴大賽掀起了整部電影的高潮。

鬥琴選擇在了上級領導到學校視察的這一天。由於西樂系與民樂系衝突不斷,校長便在兩個系中間拉上了鐵柵欄門。

就在上級領導對著鐵柵欄門疑惑時,兩邊的學生紛紛搬出小板凳,隔著鐵柵欄門鬥琴。

千指古箏版《廣陵散》打前鋒叫陣,殺伐之意盡露,西洋樂豎琴版《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從容應戰。

隨後雙方就《野蜂飛舞》展開混戰,二胡對陣小提琴,花癡學妹陳驚的揚琴與校草師哥的鋼琴隊尾壓陣。

隨著極具穿透力的嗩呐吹響《百鳥朝鳳》,所有西樂系的學生都被這突如其來的魔音給喝住了,霎那間東風壓倒西風,在上級領導、校長和老師們的共同見證下,民樂系迎來了逆襲。

這場被校長視為“胡鬧”的鬧劇,並未給電影畫上戛然而止的句號,而是將一個殘酷的社會現實推上檯面——民樂與西樂並不只是高雅與鄉土之爭那麼簡單。

在音樂學院中,民樂是弱勢和邊緣地位。陳驚想申請使用排練廳,教導主任不批。校民樂團早已解散,只有門衛老大爺還記得那些被廢棄的民族樂器在哪個角落積滿塵埃。

原本宣佈民樂系停止招生,在開學日這天,來過學校視察的上級領導,送女兒來民樂系報到了。在邊緣與絕境中,又看到了活力與希望。

很高興這部電影讓“少數派”成功逆襲了,讓正在遭受不公平對待的“小眾”群體看到希望,故事的結局是西洋樂和民樂的較量中民樂贏了,於是那道礙眼的鐵門也拆了;民樂班又招新生了,文化局主任的女兒成了女主的師妹;2.5次元樂隊亮相公演,音樂會整個燃炸了......

這樣一部有趣的電影,第一要感謝的當然是編劇。編劇鮑鯨鯨不算高產,繼《失戀33天》、《等風來》之後,《閃光少女》的劇本節奏的拿捏和人物臺詞的把握倒是不錯,而且鮑鯨鯨本就大學學習民樂專業,所以對劇中的一些寫照也頗為深刻,按她自己的話說這是一次“復仇”。

尤其是鮑鯨鯨的臺詞,符合現代精神的對白配上青春倔強又懵懂的表演,一下子就勾勒出現今最真實的校園生活。而生活化的細節也是影片貼近觀眾心理的一個優勢,飲水機火鍋,與廣場舞大媽爭地盤等元素使得人物更加飽滿。

除此之外,既然是一部弘揚民樂的電影,那麼音樂必然有它的獨到之處,的確電影在配樂上是下了不少功夫,西洋樂民樂鬥陣部分很燃,手指大人的《權禦天下》更是如行雲流水,gala和楊宗緯的歌與劇情也特別貼合,更值得一提的是,客串的陳奕迅貢獻了全片最好的表演,大愛陳主任的演技。

《閃光少女》能有這份對少數派的支持、能有對二次元題材大膽的嘗試,讓人看到了國產青春片的另一種可能,這不是一次形式上的進步,更是電影史上一次不小的跨越,它絕不是暑期檔眾多大片背後的彩蛋而已,相反,它甚至好過許多IP巨制。

總而言之,一切盡在不言中,雖然不盡完美,卻是少有的青春電影佳作,比起這些年來洶湧澎湃的青春IP而言,它算是最閃光的一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