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女性“疲勞症”的中醫解讀

“八成多職業女性表示患有‘疲勞症”這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最近進行的一項女性健康精神狀況臨床調查得出的結論。 調查發現, 上醫院求診“疲勞症”者多見於女性, 在一些職業中有明顯的聚集傾向, 如司機、空姐、護士, 其“疲勞症”已成職業病。

高達三分之二以上的女性受訪者認為工作負擔太重、家庭壓力大是影響其身心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 為事業奮發向上、為家庭承擔主要責任的中年女性受壓最重, 持這一評價的比例為80%。

八成多女性常有五大疲勞症狀

據調查, 有八成多女性常有五大類疲勞症狀:經常感到疲乏、想要多休息;睡覺時間越來越短, 醒來也不解乏;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經常頭疼、耳鳴、目眩, 檢查並沒有異常。

當面對工作負擔、家庭壓力較大時, 女性受訪者最想通過“休閒娛樂、放鬆心情”和“找家人、朋友傾訴”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選擇比例分別為六成和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作為醫護人員的護士, 也只有8.2%的受訪者願意通過找專業的心理醫生諮詢來進行解壓。

三大原因引發“慢勞症”

調查發現, 一是職業女性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壓力增加,

二是不良的生活習慣, 三是不良的情緒狀態。 這三大原因是引發“疲勞症”的主要原因。

中醫認為, “疲勞症”為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氣機失調所致, 其基本病機可概括為虛與鬱, 病位涉及五臟, 但主要在肝、脾、腎。

氣虛質與氣鬱質者較易喊累

中醫指出, 從臨床經驗來看, 氣虛質人及氣鬱質人較易發生“疲勞症”。

氣虛質特點:形體特徵為肌肉不健壯。 表現為平素語音低怯、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體胖大及邊有齒痕、脈象虛緩。 心理特徵為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小不喜歡冒險。 發病傾向為平素體質虛弱, 包括衛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後抗病能力弱易遷延不愈或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

包括不耐受寒邪、風邪、暑邪。

氣鬱質特點:形體特徵為形體瘦者為多。 表現為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 而且平素憂鬱面貌, 神情多煩悶不樂。

重在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中醫認為, 避免“疲勞症”重在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一、是合理運動提高機體新陳代謝、防止發胖、增強免疫功能、改善消化及排泄功能。

二、是多吃鹼性食物消除疲勞。

三、是自我減壓保持心理平衡。

四、是注意自我調節情緒, 設法減輕壓力, 轉移注意力。

五、是勞逸結合培養業餘愛好。

六、是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七、是戒煙限酒。

八、是不要擾亂生物鐘。

九、是沒病也要定期體檢, 每年最好進行一次體檢,

平時還要注意自我檢查、留意疾病的蛛絲馬跡, 才能及早發現疾病。

提醒:積極治療不能忘

儘管“疲勞症”應以預防為主, 但一旦確診就應積極治療。

經過非藥物療法如針灸、理療、療養、催眠術等的治療和調理, 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病人都可以得到滿意療效而恢復到健康狀態。

藥物治療有抗抑鬱、抗焦慮藥物以及減輕疼痛、不適和發熱的藥物。 從臨床看, 中藥的療效較為突出。 中醫學是通過自成體系的認識疾病方式, 分析、歸納出“疲勞症”的病因病機, 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 它根據“疲勞症”各個階段的不同臨床表現辨證施治, 全面調整人體臟腑機能, 促進陰陽平衡;其特色是從中醫體質學出發, 根據個人體質制定相應的辨體論治原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