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樂山大佛文化、峨眉山文化、沫若文化等將成講好樂山故事重點創作題材

人民網成都8月8日電 “假如一個地方拍出一部精美的影視劇, 對當地知名度、美譽度和價值提升, 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樂山既有厚重歷史文化底蘊, 又有風光秀麗的自然美景, 無論是拍攝歷史劇還是現代劇, 都有堅實的基礎。 ”昨日, 在四川成都召開的“樂山題材影視劇精品創作工程”推介會上, 成都某影視創作公司負責人的一席話, 引起在場省內外影視創作機構代表的高度關注。

樂山, 古稱嘉州, 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匯處的, 至今已有三千年歷史。 西元1734年取城西南五裡處“至樂山”為名,

沿用至今。 樂山擁有世界級遺產3處, 其中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東風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樂山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這裡曾留下過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詩情畫意;蘇東坡“但願身為漢嘉守, 載酒時作淩雲遊”的美好夙願;岑參“殆知宇宙闊, 下看三江流”的豁達豪情;抗戰八年, 發生在樂山的涉及國家命運的故宮文物南遷、武大西遷等若干歷史大事件以及英勇悲壯的樂山故事, 講述了樂山人民樸素的家國情懷。 自然與人文的交匯, 成就了現代樂山底蘊深厚的地域文化。

據瞭解, 1980年, 一部以樂山大佛為故事背景的懸疑動作電影《神秘的大佛》紅遍了大江南北。 樂山大佛和樂山這座城市,

因這部電影走向了全國, 讓世界瞭解了樂山。

為進一步推動樂山市影視文藝精品創作, 提升樂山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2016年12月, 該市啟動了“樂山題材影視劇精品創作工程”, 面向全國徵集樂山題材相關的優秀影視劇本故事梗概。 組委會共徵集到23個省的5個機構和185名編劇作者的來稿作品237部, 共評選公佈了18部獲獎優秀作品(電影12部、電視劇6部)。 為提升本次活動的權威性和專業水準,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組織了近20名著名編劇、導演、製片人赴樂山開展了創作采風和座談研討, 初步確定了劇本創作選題, 將樂山大佛文化、峨眉山文化、沫若文化、故宮文物南遷歷史、武大西遷歷史等題材作為創作策劃重點。

中共樂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于麗表示, 樂山將廣泛吸納知名影視企業和業界人士參與, 共同孵化影視專案, 推進專案的開發、投融資以及後續運作, 努力開創樂山題材影視創作生產新模式。 同時還將出臺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影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探索影視劇創作生產的多元化投入和產業運作機制, 打造一批樂山特色影視基地, 不斷優化創作生產環境, 激發影視精品創作生產活力。

(責編:羅娟、高紅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