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正引領2400億美元的EV電池市場

即使那些認為自己對電動汽車(EV)行業有一定瞭解的人, 也很難說出幾家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的名字。

大多數人會很快說出日本的松下、韓國三星和LG化學,

以及松下和特斯拉今年1月在內華達州開設的Gigafactoy。 一些對行業認識更深的人也會指出比亞迪, 它是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也是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之一。 然而, 除了這些名字之外, 也許還有一兩個知名度較低的參與者從人們嘴中蹦出。

幾乎所有人都會驚訝地發現, 中國目前有超過140家電動車電池製造商, 他們正忙於提高產能, 以期在未來20年從2400億美元的全球電動汽車產業中分得一杯羹。 就像所有的汽車、電動汽車一樣, 電池產業也將成為中國的大產業。

2400億美元的EV電池市場

電動車電池市場的空間很大, 這一點很明顯。 華爾街研究和證券公司伯資深汽車分析師恩斯坦(Bernstein)等預計, 在20年內,

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汽車購買量的40%。 由於全球生產和銷售的汽車幾乎達到1億輛, 這意味著每年的電動汽車市場將達到4000萬輛, 即使全球汽車製造總量在現在和之後之間不會增加。

假設電池的價格與一個內燃機的6000美元成本相等, 那麼一個2400億美元的電池行業正在發展之中。 由於政府強調空氣污染問題, 中國將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引領潮流。

為了滿足預期的需求, 全球電池製造能力將需要大幅提高, 這也是中國電池製造商積極擴張的原因。 2014年, 特斯拉和松下宣佈, 他們計畫建立一座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 能夠年產350 GWh的電池。 然而, 當時整個電池行業的產能也不到50GWh。

在過去的三年裡, 電池的產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中國的領導下,

電池製造能力已經增加了一倍以上, 達到125GWh, 預計到2020年將再翻一番, 達到250GWh。 即使那樣也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據預測, 從2020年到2037年, 電池產能將需要增加10倍, 相當於在此期間增加60座Gigafactory超級工廠。

電池技術正朝著中國引領的方向發展

電池技術起源於日本, 然後由韓國的公司進一步發展, 但現在正朝著中國引領的方向發展。 中國的電池生產量在全球生產中所占的份額已經超過了日本, 並且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全球產量的70%以上。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 以及中國汽車組裝商使用國產產品的趨勢, 預示著中國在電池製造領域的持續領先地位。 根據國際諮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 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

在中國製造商生產的電動汽車中, 90%以上都使用了本地製造的鋰離子電池。

由於有如此多的中國公司希望進入電池領域, 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制定政策, 以提高電池製造商的最低生產能力, 從而進一步加強其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儘管還沒有正式宣佈, 但中國政府希望每家製造商每年生產至少3-5GWh的電池。 另外, 北京方面在2016年年底發佈了指導方針草案, 規定電池製造商必須至少有8GWh的產能, 才能獲得補貼。 作為向市場發出的信號, 政府正計畫支援那些年生產能力達40Gwh以上的電池公司的發展。

儘管松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 但中國企業正在迎頭趕上。 比亞迪的電池年產能為20GWh, 寧德時代的鋰電池產能為7.7GWh,

預計到2020年達到50GWh。 其他電池廠包括天津力神和萬向集團也在大力發展電池產業。 力神計畫到2020年實現20GWh的電池產能, 而萬向集團早在1994年就開始收購美國幾十家公司, 其中包括2013年收購A123電池廠以及2014年收購菲斯克電動汽車(Fisker Automotive)。

即將到來的電氣革命意味著內燃機的減少, 每一輛組裝的汽車都需要電池。 電動汽車的迅速增長將帶動全球電池產業的巨大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