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吳三桂陵墓:隱匿於他族祖墳之中,讓小山村一夜成名

說起吳三桂其人, 絕對是個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 他當年衝冠一怒為紅顏, 放清軍入關, 受封平西王, 成了大清的英雄。 同時, 也成了大明乃至漢人的千古罪人。 但吳三桂死後身葬何處, 三百年來一直是個謎題。 今天, 夫子就來講講吳三桂陵墓的那些事兒。

話說, 在貴州省芩鞏縣的偏遠山區內, 有一個叫馬家寨的小山村。 村內有200餘戶人家、1300餘口人, 當地人多年來也是在貧困線上掙扎。 然在這窮鄉僻壤間, 隨便找個當地人就能從他們口中聽到許多吳三桂、陳圓圓的故事, 就連清史專業研究者也自愧弗如。

難道這些人都是精通明清史的隱士高人?當然不是!這是因為, 他們村的祖墳裡埋葬著一位大人物:吳三桂。 因此, 這座小山村也一夜成名, 熱鬧了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 這裡真的是吳三桂的陵墓嗎?為何要埋在別人家的墓群裡呢?

這座造型奇特的陵墓, 引起眾人的注意還是在2010年。 馬家寨各大家族有個傳承已久的規矩:家族成員死後, 聚而葬之, 並形成共同的墳山。 對他們來說, 祖宗的墓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外人死後是絕不能葬進去的。

但據族裡老人講, 他們也不知道這座墳的來歷, 也不知墓中所葬何人。

但畢竟是在自家的墓群中, 吳家後人們還是照舊祭拜。

於是, 好事者將此事告知了有關部門, 並引來了調查人員前來研究。 經調查人員通過專業手法, 複拓了陵墓前殘缺的碑文之後, “受皇恩頤養天年八十五歲, 吳公號碩甫墓”十七個大字赫然出現。

碑文複拓成功之後, 調查人員立刻展開了深入研究。 根據相關的文獻資料考證, 得出此墓主人就是吳三桂。 這裡大家不免疑問, 吳三桂死時分明是67歲, 與碑文上的八十五歲, 完全不合啊?!為了佐證這一結論, 專家特意考究了陳圓圓的歷史事蹟。

據記載, 當年吳三桂死後, 形勢急劇惡化, 陳圓圓毅然決定偕同吳三桂之子吳應麒等秘密離開雲南, 並將吳三桂遺體帶走, 潛入貴州岑鞏縣的密林山洞, 待數年後風聲漸息才下山, 搬至今馬家寨定居。

史載吳三桂死於八月十八日, 終年67歲。 據此還有一種解釋:67+18, 也合85之數, 仍與吳三桂之卒年、月、日吻合。 總之, “八十五歲”隱含著吳三桂卒年日期。 而碑文上的“碩甫”, 也正是吳三桂生前用過的號。

經專家現場考察, 以上解釋與陳圓圓的歷史吻合, 其真實性可以肯定。 至此, 這是吳三桂的墓已確認無疑。 因為吳三桂生前頗受爭議, 其後人為他立碑刻意隱去真相, 設計上可謂煞費苦心。 於是就刻下這段不合常規、讓人難懂的碑文。

隨著吳三桂陵墓的確認,這塵封三百餘年的謎案,也終於大白天下。

隨著吳三桂陵墓的確認,這塵封三百餘年的謎案,也終於大白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