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造型奇特,氣勢雄偉,揭秘竇爾敦的御用兵器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 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 也是中國武術器械之一, 在古兵中位列十八般兵器之七, 春秋時期, 鉤與戈、戟並用。 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 鉤的形狀似戟, 只是戟上邊為利刃, 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 故名鉤。

顏師古注:“鉤亦兵器也, 似劍而曲, 所以鉤殺人也。 ”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 兩晉時, 英勇善戰的冉閔就“左操雙刃矛, 右執鉤戟, 以擊燕兵, 斬者三百餘級”。 武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 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其中以虎頭鉤為例, 在我國武術器械中, 它屬於一種短兵器, 其造型奇特, 鉤身似劍, 前端有鉤, 稱為鉤頭;後部如戟, 尾同劍尖, 稱作鉤尖;雙護手似鐮, 稱為鉤月。

傳說中竇爾敦即使用虎頭鉤做自己的武器。 由於鍛造成本比刀槍等常見兵器高, 所以很少成為軍隊的制式武器, 相反在民間流傳較廣, 並形成相應的武術流派。

鉤體之長短因人而異。 即手握鉤把, 豎鉤於體側, 鉤頭頂部不得低於耳之上端為標準, 鉤月與鉤尖的長度通常為20公分左右。 整個鉤體除把手外, 四面均有鋒刃, 因此它對身體的鍛煉與技術要求均不同於其它器械。 動作之時, 走鉤似飛輪, 轉體如旋風, 吞吐沉浮, 勁力剛猛, 連綿不斷, 氣勢雄偉, 具有獨特的冷兵器風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