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訪: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開放

新華社倫敦3月24日電 專訪: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開放——訪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

新華社記者鄧茜

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日前在倫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倫敦金融中心具有多方面的國際優勢, 英國同業在交易和風險防範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英國“脫歐”會帶來不確定性, 但對中國來說也是機會, 可以先推進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為今後深入合作做好準備。

上海清算所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並由其主管的獨立清算機構,

是中國金融市場系統重要性基礎設施。 該機構日前在倫敦宣佈正式設立海外第一家辦事處, 這是對去年第八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成果的重要落實。

在談到為何要選擇倫敦作為“走出去”第一步時, 許臻表示, 倫敦清算所是最早的中央對手清算所, 主要做金融市場交易後清算, 服務物件是機構投資者。 清算所相當於金融業的風險管家, 倫敦清算所由於歷史悠久, 在處理危機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值得中國學習。

他介紹說,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 中國人民銀行看到建立金融防火牆的重要性, 決定成立自己的中央對手方機構, 上海清算所便於2009年成立, 其結構設計和標準起步很高, 已經是國際標準。

“但我們沒有經歷過危機, 非常需要向倫敦學習風險處置的能力”。

當記者問到是否會擔憂英國“脫歐”對於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影響時, 許臻說, “脫歐”會帶來複雜性, 對於英國和歐洲市場會產生影響, 但金融機構本身就有風險偏好, 不確定性多, 金融市場才有機會。 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 不是單靠資金就可以堆出來的, 而是有內在文化、專業的積澱。 英國“脫歐”為中國機構提供了潛在合作機會。

許臻說, 此行之中, 他與倫敦金融城、倫敦清算所、歐洲清算銀行、德交所集團明訊銀行等機構深入交流, 希望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許臻提出, 要先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債券交易部分的標準、通信、傳輸等系統聯通,

便於業務資源分享。 等相關政策落地後, 就可以立即開展業務。 至於為何首先關注債券業務, 他表示,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 先實現“債券通”是可行性較強的互聯互通方式。 由於國債是投資結構配比中保值的部分, 同時又不涉及交易的時差問題, 因此以國債為主的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加強合作會進展更快。 從人民幣自由兌換和國際化的開放程度來說, 應是先在岸債券市場、貨幣市場開放, 然後是股票市場、資本市場。

他表示, 將通過互聯互通等方式, 説明對中國金融市場感興趣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同時幫助更多中資機構走向國際資本市場, 並進一步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國際標準的建設和完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