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貴陽綜合保稅區:開啟內陸開放創新新征程

三年磨一劍。 我省首個綜合保稅區——貴陽綜合保稅區,不僅實現了我省綜保區零突破,也走出了一條內陸開放型經濟的發展之路,開啟了開放創新新征程。

截至2016年底,貴陽綜合保稅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87億元,其中2016年完成53億元;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4.22億美元,其中2016年實現13.35億美元;累計完成實際利用外資2.19億美元,其中2016年完成1.2億美元;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66.09億元,其中2016年完成35.4億元;累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330萬元,其中2016年完成6925萬元。

2013年9月14日,國務院批復成立貴陽綜合保稅區。 2014年9月12日,貴陽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正式驗收。

2014年12月27日,貴陽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貴陽綜合保稅區開放型經濟逆勢而進,在面臨著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國際貿易持續低迷的外部環境情況下,貴陽綜合保稅區“一年有進度、兩年出形象、三年大發展”,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

貴陽綜合保稅區堅持從戰略上謀劃,在整體上佈局,做好園區頂層設計,以貴陽綜保區總規、控規、產業發展規劃為引領,扎實推進開發建設。 堅持將招商引資作為園區發展的生命線,圍繞大資料、大健康、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狠抓企業引進和產業發展。 通過平臺招商、平臺聚商,引進了HPE、富士康、SAS、國信優易、樂視、小i機器人、天鷹無人機等大資料龍頭企業,初步形成涵蓋資料存儲、加工處理、大資料應用、硬體製造為一體的大資料產業鏈;引進了大龍網、漢邦控股、星力、家有購物、茗之天下茶業等一批標誌性企業,促進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加速發展;引進了陽光七星、甕福國際等企業,推動科技金融、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等現代金融業發展;引進國藥集團、科福製藥、康康血壓、利美康等醫藥健康企業,建設中關村醫藥健康園技術研發集聚區和綜合服務集聚區。

此外,貴陽綜合保稅區積極爭取到國家外匯管理局給予的9項外匯改革先行先試政策,複製推廣了上海自貿區批次進出集中申報、保稅展示交易、集中匯總納稅、區域通關一體化等創新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

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通過信託方式實現綜保集團股權融資9億元,實現了“三個全省第一”,即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已融入境外低成本資金3.1億美元)、實現了全省第一筆資本金意願結匯(已結匯1.6億美元)、全省第一家跨國公司資金集中管理運營。

貴陽綜合保稅區不斷創新實踐,走出了內陸地區保稅區建設發展新路。 製圖/唐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