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教你如何看懂一部高智商燒腦電影!

通常我們在看完某一部故事比較複雜的電影之後, 都會發出諸如, 這部電影到底說了什麼?好複雜, 我看不懂之類的感慨, 繼而調轉槍頭狂刷豆瓣才會恍然大悟。 我們在驚歎專業影評人能快速發現並理解電影中線索或主旨的同時, 內心當中也對他們擁有的這一項神奇技能嚮往不已。 不要急, 只要你掌握了以下這幾個固定的方法, 就會讓你在理解電影方面有如神助, 快速get劇情, 從此燒腦電影不燒腦!

觀察這部電影是否是反情節電影

在大多數情況下, 燒腦的高智商電影通常都會採取反情節的故事類型, 大部分阻礙觀眾理解電影的是電影其本身複雜的敘事結構, 在這個時候, 我們就一定要有一個心理預設, 這是一個反敘事, 反結構, 破除框架限制的電影, 所以我們一定要摒棄掉線性的(時間), 合乎邏輯的(故事), 首尾閉合的(因果關係)固有觀念,

這樣, 我們才能夠處於一種能夠欣賞這類電影的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是反情節電影呢?

反情節是一個劇作理念中與大情節, 小情節相對而言的概念, 通常他們都會具備非線性時間(不同的時間線), 非連貫事實(上一個事件與下一個事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的螺旋式結構(無閉合敘事邏輯鏈條, 並且循環往復)特徵, 例如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或者昆汀的《低俗小說》等。

《重慶森林》

《低俗小說》

如果你覺的螺旋式結構理解起來過於複雜, 那麼請參考我們每一個人都聽過的故事:

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廟裡有個老和尚

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

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

導演大衛·林奇就是一個操控反情節電影的高手, 他的《穆赫蘭道》至今仍被譽為新千禧年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電影同樣是以反情節的敘事手法表現的, 但要說他結構最為混亂的一部電影, 當屬他1997年導演的《妖夜慌蹤》。 電影講述的是爵士樂手與妻子在收到一個匿名的錄影帶後, 發現錄影帶的內容竟然是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 自此每天都會收到一個錄影帶, 直到他在錄影帶中看見他自己親手把妻子大卸八塊, 殘忍的殺害。 電影中的現實, 夢境, 分裂的人格毫無區分無差別的剪輯在一起, 這也難怪大部分觀眾看完之後都會一臉懵逼。

《穆赫蘭道》

《妖夜慌蹤》

時間和細節的自相矛盾,用現實生活破解出奇怪的符號,再用鏡頭的方式進行放大,電影的細節已經代替了整體。事實上這類電影其目的和作用就是要顛覆觀眾心中固有的傳統的故事觀念,此時,我們欣賞的是其敘事過程以及運鏡的而方法。

《妖夜慌蹤》

掌握一些基本的精神分析概念甚至理論方法

瞭解導演本身具有的反情節傾向並且做好了充足的心理預設之後,我們就處於一種能夠欣賞反情節電影的狀態中了,但是,我們應該怎麼樣來解讀導演在電影中表現的各種複雜難懂的情節和符號呢?

《迷魂記》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精神分析概念和理論方法了,希區柯克堪稱職業燒腦片製造者,他的作品往往讓人覺得不明覺厲,其中《群鳥》和《迷魂記》這兩部電影是公認的兩部大難片,但是,只要我們掌握了一些精神分析理論,那麼這些對於我們來講,就是一部簡單的連續劇。當然你也不需要過於深入的去研究,只需要瞭解一些基本的名詞和概念就夠用了。

《群鳥》

在精神分析理論當中有一些重要的學術名詞,比如人的三層人格既本我,自我和超我,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三層人格所分別代表的意思:

本我:你在街上看見一個非常漂亮的的姑娘,你想跟她交配(人的本能)

超我:你意識到在大街上當眾脫褲子並不是一個好的想法(人的道德約束)

自我:於是你回家自己用手解決(調節本能與道德約束的關係)

雖然佛洛德的大部分觀念在我們現在看來有些過時並且已經被現代心理學所取代,但三層人格的概念依舊被沿用至今。在這裡面,三層人格的相互聯繫和對立,都可以對電影當中人物的性格及行為產生解釋,這一點,在諾蘭的《盜夢空間》中做了很好的詮釋。

《盜夢空間》

還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夢境在電影中的表達。佛洛德在《夢的解析》中說到,夢通常是支離破碎的,通過濃縮,移置,隱喻等“修辭”來對現實生活進行轉譯,夢中的事情通常都是現實中願望的達成。如果你能接受並理解這個概念,那麼很多難懂的電影你都會在一瞬間豁然開朗。

《路邊野餐》

例如畢贛的《路邊野餐》,通過現實與夢境的穿梭,最後主角陳升到達了終點,鎮遠旅店。其中有一個叫未未的青年,同時也是他要尋找的侄子衛衛,他來自未來,理髮店的老闆是他早已離去的妻子,過去和未來只有在夢境裡才能同場出現,並且在夢境中,陳升尋找侄子和妻子回到自己身邊的願望都已經達成。

《路邊野餐》

瞭解一定的宗教背景

在我們觀看一些西方電影時,使得我們無法理解電影其深意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對於宗教的瞭解並沒有多少,這就導致了在觀看一些電影的時候電影當中出現的大量宗教符號往往會被我們忽視,導致資訊的缺失。

《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是英格瑪·伯格曼最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他所提出來的是基督徒們面臨的最終極的問題:神,究竟存在麼?故事講述了一個十字軍東征的騎士在回到家鄉的時候發現家園早已被黑死病所籠罩,並且死神一直跟在他的身後,要收割掉他的生命,於是他跟死神打賭下一盤棋,如果贏了,死神便遠離他,讓他繼續活著。這一幕成為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揭示了一點主角是異教徒的感覺。

《達芬奇密碼》

在《達芬奇密碼》中,我們也能看到大量的對於基督教文化符號的解讀,主角通過備受爭議的異教徒達芬奇的畫作中,發現了驚人的秘密。電影也解讀了那張最為有名的畫作《蒙娜麗莎》,她的臉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分別象徵著在埃及中最重要的男性生殖神和女性生殖神的形象。

《達芬奇密碼》

一定的哲學思考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有野心的導演來說,都會嘗試將哲學思考體現在他的作品當中。例如當年沃卓斯基還是兄弟的時候導演的《駭客帝國》系列,堪稱是商業電影中將哲學思辨表現的最為深刻,最能引發思考的一部電影系列了,有人竟然從中找出了26種哲學思想,但其中大量的篇幅都在對存在主義進行思考,它很好的解釋了存在主義關注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樣的問題,著名哲學學者齊澤克還專門對這部電影寫了相關的哲學論文書籍。

《駭客帝國》

《駭客帝國》

《駭客帝國》

對於普通的影迷來講,電影看得懂看不懂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不過的確有一些大師級別的傑作值得我們去畫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思考才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對於國產電影來講,從《催眠大師》到《記憶大師》,從《烈日灼心》到《追凶者也》,陳正道和曹保平兩位導演在近幾年都體會了一把中國觀眾審美趣味轉變的福利,幾部懸疑燒腦類的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即將上映的《心理罪》同樣是懸疑類型的電影,豆瓣一萬六千多的熱度讓它成為了同檔期除《戰狼2》《建軍大業》《三生三世》這三部熱門之外觀眾最想看的國產電影。

《心理罪》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開始不滿足於電影這個娛樂工具只是講述一個有趣故事的機器,他們對於電影有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會更加積極的參與進理解電影的過程,用自己的思考去詮釋電影,而懸疑燒腦類型的電影無疑是給觀眾提供了這樣一個視窗,儘管現在的國產電影還沒有到達像大衛·林奇那樣級別大師的深度,但是越來越多的同類型電影的出現也表明了當下的趨勢,當影迷的品質在不斷的提升的時候,國產電影,必然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妖夜慌蹤》

時間和細節的自相矛盾,用現實生活破解出奇怪的符號,再用鏡頭的方式進行放大,電影的細節已經代替了整體。事實上這類電影其目的和作用就是要顛覆觀眾心中固有的傳統的故事觀念,此時,我們欣賞的是其敘事過程以及運鏡的而方法。

《妖夜慌蹤》

掌握一些基本的精神分析概念甚至理論方法

瞭解導演本身具有的反情節傾向並且做好了充足的心理預設之後,我們就處於一種能夠欣賞反情節電影的狀態中了,但是,我們應該怎麼樣來解讀導演在電影中表現的各種複雜難懂的情節和符號呢?

《迷魂記》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精神分析概念和理論方法了,希區柯克堪稱職業燒腦片製造者,他的作品往往讓人覺得不明覺厲,其中《群鳥》和《迷魂記》這兩部電影是公認的兩部大難片,但是,只要我們掌握了一些精神分析理論,那麼這些對於我們來講,就是一部簡單的連續劇。當然你也不需要過於深入的去研究,只需要瞭解一些基本的名詞和概念就夠用了。

《群鳥》

在精神分析理論當中有一些重要的學術名詞,比如人的三層人格既本我,自我和超我,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三層人格所分別代表的意思:

本我:你在街上看見一個非常漂亮的的姑娘,你想跟她交配(人的本能)

超我:你意識到在大街上當眾脫褲子並不是一個好的想法(人的道德約束)

自我:於是你回家自己用手解決(調節本能與道德約束的關係)

雖然佛洛德的大部分觀念在我們現在看來有些過時並且已經被現代心理學所取代,但三層人格的概念依舊被沿用至今。在這裡面,三層人格的相互聯繫和對立,都可以對電影當中人物的性格及行為產生解釋,這一點,在諾蘭的《盜夢空間》中做了很好的詮釋。

《盜夢空間》

還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夢境在電影中的表達。佛洛德在《夢的解析》中說到,夢通常是支離破碎的,通過濃縮,移置,隱喻等“修辭”來對現實生活進行轉譯,夢中的事情通常都是現實中願望的達成。如果你能接受並理解這個概念,那麼很多難懂的電影你都會在一瞬間豁然開朗。

《路邊野餐》

例如畢贛的《路邊野餐》,通過現實與夢境的穿梭,最後主角陳升到達了終點,鎮遠旅店。其中有一個叫未未的青年,同時也是他要尋找的侄子衛衛,他來自未來,理髮店的老闆是他早已離去的妻子,過去和未來只有在夢境裡才能同場出現,並且在夢境中,陳升尋找侄子和妻子回到自己身邊的願望都已經達成。

《路邊野餐》

瞭解一定的宗教背景

在我們觀看一些西方電影時,使得我們無法理解電影其深意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對於宗教的瞭解並沒有多少,這就導致了在觀看一些電影的時候電影當中出現的大量宗教符號往往會被我們忽視,導致資訊的缺失。

《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是英格瑪·伯格曼最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他所提出來的是基督徒們面臨的最終極的問題:神,究竟存在麼?故事講述了一個十字軍東征的騎士在回到家鄉的時候發現家園早已被黑死病所籠罩,並且死神一直跟在他的身後,要收割掉他的生命,於是他跟死神打賭下一盤棋,如果贏了,死神便遠離他,讓他繼續活著。這一幕成為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揭示了一點主角是異教徒的感覺。

《達芬奇密碼》

在《達芬奇密碼》中,我們也能看到大量的對於基督教文化符號的解讀,主角通過備受爭議的異教徒達芬奇的畫作中,發現了驚人的秘密。電影也解讀了那張最為有名的畫作《蒙娜麗莎》,她的臉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分別象徵著在埃及中最重要的男性生殖神和女性生殖神的形象。

《達芬奇密碼》

一定的哲學思考

事實上,對於任何一個有野心的導演來說,都會嘗試將哲學思考體現在他的作品當中。例如當年沃卓斯基還是兄弟的時候導演的《駭客帝國》系列,堪稱是商業電影中將哲學思辨表現的最為深刻,最能引發思考的一部電影系列了,有人竟然從中找出了26種哲學思想,但其中大量的篇幅都在對存在主義進行思考,它很好的解釋了存在主義關注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樣的問題,著名哲學學者齊澤克還專門對這部電影寫了相關的哲學論文書籍。

《駭客帝國》

《駭客帝國》

《駭客帝國》

對於普通的影迷來講,電影看得懂看不懂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不過的確有一些大師級別的傑作值得我們去畫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思考才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對於國產電影來講,從《催眠大師》到《記憶大師》,從《烈日灼心》到《追凶者也》,陳正道和曹保平兩位導演在近幾年都體會了一把中國觀眾審美趣味轉變的福利,幾部懸疑燒腦類的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即將上映的《心理罪》同樣是懸疑類型的電影,豆瓣一萬六千多的熱度讓它成為了同檔期除《戰狼2》《建軍大業》《三生三世》這三部熱門之外觀眾最想看的國產電影。

《心理罪》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開始不滿足於電影這個娛樂工具只是講述一個有趣故事的機器,他們對於電影有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會更加積極的參與進理解電影的過程,用自己的思考去詮釋電影,而懸疑燒腦類型的電影無疑是給觀眾提供了這樣一個視窗,儘管現在的國產電影還沒有到達像大衛·林奇那樣級別大師的深度,但是越來越多的同類型電影的出現也表明了當下的趨勢,當影迷的品質在不斷的提升的時候,國產電影,必然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