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16年文化競爭力全國十強城市出爐 為何是它們?

中經文化產業:日前,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在北京共同發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5》。 在《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報告》中, 發佈了2016年文化競爭力全國十強城市, 並分析了我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的五個趨勢。

報告要點

●2016年文化競爭力全國十強城市名單:北京、武漢、杭州、澳門、先、南京、寧波、相關、上海、哈爾濱

●2016年中國文化城市競爭力指數均值為0.416。 289個樣本城市中, 半數以上城市低於全國均值

●文化硬體設施普遍落後, 缺少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以及對現代文化的發展和傳播的平臺

●我國城市文化產業規模與文化競爭力之間呈正相關關係, 但只有較強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城市文化產業規模對文化競爭力的提升

●從地區看, 由沿海向內陸城市的文化競爭力呈現降低的趨勢

以下為報告全文:

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會聚, 而文化是人才凝聚力與創造力的源泉。 一個有魅力的城市應該是一個允許各種文化碰撞、交融、交相輝映的地方。 在這裡, 社會的文化是自由的開放的, 世界各地的人們會聚在這裡, 在工作與生活中創造價值, 同時為這個城市注人新 鮮的文化元素, 各具特色的建築和種類繁多的文化藝術場所成為展示各 類元素的舞臺, 眾多保存完好的歷史文化遺產展示著城市厚重的歷史, 構成城市獨特的記憶, 多樣的文化為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勁的 動力, 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與服務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動條件, 文化事業繁榮發達。

發現一:半數以上城市低於全國均值,

城市之間差異趨於收斂

2016年中國文化城市競爭力指數均值為0.416, 方差為0.042, 城市文化競爭力水準相比可持續競爭力的其他幾個分項較為樂觀, 但城市文化競爭力水準整體還是偏低。

從城市間文化競爭力的變異係數看, 2016年全國文化競爭力指數變異係數為0.493, 城市間文化競爭力差異相對不大, 與往年相比趨於收斂。

在289個樣本城市中, 2016年有156個城市位於全國文化競爭力指數均值以下, 超過全國城市的一半。

此外, 文化競爭力均值較中位數0.390, 當前文化競爭力的平均水準主要靠高文化競爭力水準的拉動。

我國文化城市競爭力指數分佈仍然存在兩極分化的問題, 少數城市聚集著大量的文化資源, 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文化城市競爭力總體水準的提升有賴於排名在100-200名的城市。

發現二:文化硬體設施普遍落後, 文化軟實力還需加強

城市文化競爭力由城市的歷史文明程度, 每萬人劇場、影劇院數量, 城市國際知名度, 每萬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從業人數四個指標構成, 每個指標的得分情況由圖8-13所示。 每萬人劇場、影劇院數量是文化城市競爭力中體現城市文化硬體設施的主要指標, 而該項指標全國均值僅為0.233, 成為文化城市競爭力的短板所在, 尤其是在文化從業人數得分較高的映襯之下, 更加顯得我國城市的文化基礎設施較為落後, 缺少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以及對現代文化的發展和傳播的平臺。

相比之下, 我國作為歷史文明古國, 城市的歷史文明程度普遍較高,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在當代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相當一批城市通過國際交往等方式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 但博古論今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的軟實力增強。

發現三:文化產業依託經濟實力作用于文化競爭力

歷史文化積澱是影響城市文化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來說,歷史文化積澱較厚重的城市其文化競爭力會相對較高,此外,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現代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對城市的文化競爭力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效把握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契機有助於許多新興城市實現對歷史文化古城的追趕。

近年來,文化建設的發展對經濟社會建設的作用越加顯著,西方國家甚至將文化產業作為引領國家產業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形態的新興產業,其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正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我國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

圖8-14分析了文化產業規模、城市經濟實力與文化競爭力之間的關係,整體來看,我國城市文化產業規模與文化競爭力之間的關係呈正相關,文化產業規模越大,文化競爭力越強,但從圖中可以看到,這種趨勢並不是十分明顯。

由圖8-14還可以看出,綜合經濟競爭力制約著城市文化產業規模對文化競爭力的提升作用,只有較強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城市文化產業規模對文化競爭力的提升,當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較弱時,文化產業規模雖然大但效率低下。從圖8-14中氣泡的大小可以看出,我國當前大多數城市文化競爭力的提升受到文化產業規模小、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有限的限制。

發現四:京漢杭領先全國,東南地區文化底蘊深厚

2016年全國文化競爭力十強城市及其得分如表8-14所示,北京位居全國第一。

其實根據往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北京一直雄踞文化城市競爭力的榜首,而且與第二名城市之間拉開了較大距離。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城市,又活是現代文化名城,無論歷史文化還是現代文化都在全國首屈一指。在《“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中,對於北京文化中心的定位是“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展示交流和服務保障是文化中心建設新的功能定位”。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必須將其思想引領高地、價值觀高地和道德高地的地位鞏固發展下去,在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新聞傳播等領域,展現國家形象、首都形象。

東南地區有四座城市進入2016年全國文化競爭力十強。“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杭州以其獨特的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為代表,注重傳統市井街巷與現代生活的自然過渡,介韶成了獨特的“錢塘繁華”和“休閒雅致”的外部文化認識,以此帶動了城市文化競爭力的提升。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寧波以浙東學術文化為代表挺進全國文化城市前十名,以“魔都”為代名詞的上海是一座極具現代化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十裡綺羅外灘煙,東方巴黎百度春”的上海列全國第九。

中部地區武漢、西北地方西安、東北地區哈爾濱成為各自區域的代表城市登上全國前十,前十名城市還包括港澳地區的澳門和香淮.仗些城市都以其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文化印記進人全國前列。

發現五:由沿海向內陸減弱,區域內部差異不大

2016年全國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排名從總體佈局上看,文化競爭力較高的城市基本較為密集地分佈在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地區,而只有極少數的文化競爭力較高的城市零星地分佈在東北、中部尤其是西南和西北地方。從地區上看,由沿海向內陸城市的文化競爭力呈降低的趨勢。

2015年文化城市競爭力指數區域的排名依次為港澳、環渤海、東南、西北、中部、西南、東北。與全國均值相比,港澳、東南及環渤海地區的均值明顯高於全國水準,西南、西北及中部地區接近全國平均水準,東北地區略低於全國平均水準。東北地區除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外,多數城市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後。

從變異係數看,西南地區城市文化水準差距遠超全國平均的文化水準差距,港澳、東南、環渤海、西北、東北及中部地區城市文化差距水平均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尤其是港澳地區,文化發展齊頭並進。

*作者:王雨飛,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本文摘編自《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5》第八章《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報告》。

您可能感興趣的是

發現三:文化產業依託經濟實力作用于文化競爭力

歷史文化積澱是影響城市文化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來說,歷史文化積澱較厚重的城市其文化競爭力會相對較高,此外,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現代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對城市的文化競爭力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效把握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契機有助於許多新興城市實現對歷史文化古城的追趕。

近年來,文化建設的發展對經濟社會建設的作用越加顯著,西方國家甚至將文化產業作為引領國家產業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形態的新興產業,其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正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我國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

圖8-14分析了文化產業規模、城市經濟實力與文化競爭力之間的關係,整體來看,我國城市文化產業規模與文化競爭力之間的關係呈正相關,文化產業規模越大,文化競爭力越強,但從圖中可以看到,這種趨勢並不是十分明顯。

由圖8-14還可以看出,綜合經濟競爭力制約著城市文化產業規模對文化競爭力的提升作用,只有較強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城市文化產業規模對文化競爭力的提升,當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較弱時,文化產業規模雖然大但效率低下。從圖8-14中氣泡的大小可以看出,我國當前大多數城市文化競爭力的提升受到文化產業規模小、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有限的限制。

發現四:京漢杭領先全國,東南地區文化底蘊深厚

2016年全國文化競爭力十強城市及其得分如表8-14所示,北京位居全國第一。

其實根據往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北京一直雄踞文化城市競爭力的榜首,而且與第二名城市之間拉開了較大距離。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城市,又活是現代文化名城,無論歷史文化還是現代文化都在全國首屈一指。在《“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中,對於北京文化中心的定位是“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展示交流和服務保障是文化中心建設新的功能定位”。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必須將其思想引領高地、價值觀高地和道德高地的地位鞏固發展下去,在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新聞傳播等領域,展現國家形象、首都形象。

東南地區有四座城市進入2016年全國文化競爭力十強。“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杭州以其獨特的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為代表,注重傳統市井街巷與現代生活的自然過渡,介韶成了獨特的“錢塘繁華”和“休閒雅致”的外部文化認識,以此帶動了城市文化競爭力的提升。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寧波以浙東學術文化為代表挺進全國文化城市前十名,以“魔都”為代名詞的上海是一座極具現代化而又不失中國傳統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十裡綺羅外灘煙,東方巴黎百度春”的上海列全國第九。

中部地區武漢、西北地方西安、東北地區哈爾濱成為各自區域的代表城市登上全國前十,前十名城市還包括港澳地區的澳門和香淮.仗些城市都以其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文化印記進人全國前列。

發現五:由沿海向內陸減弱,區域內部差異不大

2016年全國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排名從總體佈局上看,文化競爭力較高的城市基本較為密集地分佈在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地區,而只有極少數的文化競爭力較高的城市零星地分佈在東北、中部尤其是西南和西北地方。從地區上看,由沿海向內陸城市的文化競爭力呈降低的趨勢。

2015年文化城市競爭力指數區域的排名依次為港澳、環渤海、東南、西北、中部、西南、東北。與全國均值相比,港澳、東南及環渤海地區的均值明顯高於全國水準,西南、西北及中部地區接近全國平均水準,東北地區略低於全國平均水準。東北地區除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外,多數城市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後。

從變異係數看,西南地區城市文化水準差距遠超全國平均的文化水準差距,港澳、東南、環渤海、西北、東北及中部地區城市文化差距水平均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尤其是港澳地區,文化發展齊頭並進。

*作者:王雨飛,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本文摘編自《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5》第八章《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報告》。

您可能感興趣的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