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陝味|西安石羊農莊,不僅有特色烤全羊,更有長安第一味—葫蘆雞

提到石羊農莊, 很多西安人都會說:嗯, 就是烤全羊特別有名的那家石羊農莊。 對, 石羊農莊的烤全羊名氣自然不用提了, 但還有一道菜, 也因為它的味道而盛名在外。 那就是——老陝葫蘆雞!

“葫蘆雞”是西安的一道傳統名菜, 有“長安第一味”之稱, 光聽這名字, 大家一定以為這道菜的主料是雞和葫蘆, 事實上, 這道菜跟葫蘆沒有多大關係, 只因其形似葫蘆, 所以稱為“葫蘆雞”。

相傳“葫蘆雞”創始于唐代天寶年間, 出自于唐玄宗禮部尚書韋陟的家廚之手。 據記載:韋陟出身于官僚家庭, 憑藉父兄的蔭庇, 貴為卿相, 平步官場。 此人錦衣玉食, 窮奢極欲, 對膳食極為講究, 有“人欲不飯筋骨舒, 夤緣須人郇公廚”之說。 有一天, 韋陟嚴命家廚烹製酥嫩的雞肉。 第一位廚師採用先清蒸, 再油炸的辦法制出, 韋陟品嘗後認為肉太老, 沒有達到酥嫩的口味標準, 大為惱火, 命家人將這位廚師鞭打五十而致死。

第二位廚師採取先煮, 後蒸, 再油炸的方法;酥嫩的要求都達到了, 但由於雞經過三道工序的折騰, 已骨肉分離, 成了碎塊。 韋陟懷疑家廚偷吃, 不容家廚辯說, 又命家丁將家廚活活打死。 懾于韋陟的淫威, 其他家廚不得不繼續為其烹飪。 第三位家廚接受了上兩次家廚烹製的經驗教訓, 在烹製前用細繩把雞捆紮起來, 然後先煮, 後蒸, 再油炸。 這樣烹製出來的雞, 不但香醇酥嫩, 而且雞身完整似葫蘆。 這時, 韋陟才滿意。 後來人們把用這種方法烹製出來的雞叫做“葫蘆雞”, 一直流傳至今。

正宗的“葫蘆雞”選材十分講究, 一般採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 這種雞個頭不大, 但肉質非常鮮嫩。

做法:

1、將雞洗淨, 放入清水浸泡半小時, 沖掉血污

2、將雞瀝淨水分, 取1勺鹽和1勺花椒拌勻, 把花椒和鹽均勻塗抹雞身和腹腔, 按摩片刻, 醃1小時入味

3、將雞的腰部用麻繩紮緊(暫且說腰部吧, 紮緊為了防止雞散架)

4、水燒開後將雞放入鍋中, 加入蔥段和薑片, 放入香料包, 小火煮半小時

5、將雞撈出, 用原湯浸泡, 再次放入薑片和蔥段(用湯浸泡蒸雞是避免肉質發幹)

6、放到籠屜上蒸至熟透

7、鍋中添油, 燒至8成熱, 將瀝淨湯汁的雞放入油鍋炸制(熱油炸制, 可以保證雞外焦裡嫩, 用勺子不斷。 將油潑到雞身上這樣可以著色均勻,記得翻面, 以保證色調一致)

8、至表皮呈金紅色即可關火, 瀝油後趁熱食用最佳(外焦裡嫩, 鮮香入味, 絕佳的關中第一味)

做好的“葫蘆雞”色澤金黃, 酷似葫蘆, 細細品嘗, 油而不膩, 皮酥肉嫩, 真是一道難得的美味佳餚。 本店所做葫蘆雞傳承唐朝韋家內廚製作方法, 保留古法制作工藝及名貴輔料, 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 在蒸雞時加入當歸、蟲草花, 以自製大料油炸制, 色澤金黃, 皮酥肉嫩, 香爛味醇, 筷到骨脫, 秋食可養肝護腎、清熱明目、增強免疫力。 此菜香味濃烈, 一盤上席, 滿室生香, 被譽為“長安第一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