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歡樂喜劇人》 相聲演員演電影,還有救嗎?

爛度 45

國產喜劇片目前算是所有類型中最掙錢的一種, 所以在國產喜劇電影屢創票房新高的同時, 也同時造就了一大批不知所云的爛片。 《歡樂喜劇人》正是2017年最新湧現出來的爛喜劇代表。 影片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混搭氣質, 看片名像是又一部綜藝電影, 看內容又是一部港式鬧劇。 故事上和原本的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的關係若即若離, 只在開頭描述了一下演員身份。 情節上的巧合與轉折完全沒有邏輯, 演員長期處在裝腔作勢的舞臺式尷尬中, 儘管都在演自己, 卻一直沒有進入狀態。 以至於講笑話時明顯能看出演員在努力“湊笑點”,

可偏偏又不好笑。 影片似乎並不心甘情願做一部普通的段子電影, 而在瘋癲的動作和耍貧嘴的對白中反復搖擺, 忽冷忽熱, 節奏上始終失控。

至截稿時《歡樂喜劇人》票房超3500萬, 豆瓣評分只有可憐的2.5。 作為相聲名家, 郭德綱所參演的電影, 90%沒有超過5分(10分制), 而《歡樂喜劇人》很可能是其中評價最糟的一部。

導演:黎繼強

主演:郭德綱/嶽雲鵬/羅溫·艾金森/艾倫/張小斐/潘斌龍/孫越/張泰維/伊萬德·霍利菲爾德

類型:喜劇

出品:喜劇者聯盟影業/北京德雲社/皇者文化/泛亞盛世文化等

片長:87分鐘

上映:2017年3月24日

評價規則

●依照電影的各項元素, 分析“爛”度。

●每項最爛為5坨便便, 爛度不足則依次遞減。

●十項元素合計後,

超級最爛片為滿分“50坨便便”。

故事

《歡樂喜劇人》大電影確實不是綜藝電影, 但也絕對是拍腦門子隨便瞎想出來的一個故事。 各種生搬硬套, 最難看的是非把霍利菲爾德和泰森經典的咬耳朵一戰給重演一遍, 港片喜劇的套路完全不搭這幫演員的表演, 純屬瞎胡鬧。

主角

每個人都在演自己, 但是還都演得非常生硬, 恐怕只有憨豆先生最好, 因為他根本沒有臺詞, 要的只是他一個形象。 不過郭德綱老師還挺豁得出去的, 至少偶爾流露出那點欲拒還迎的色眯眯眼神, 還挺像大眾對他的認知!

配角

艾倫、潘斌龍、張小斐、張泰維琪本都起的是功能性的作用, 或裝傻或裝蒜都沒有對故事起到任何推動作用。 其中張小斐作為唯一的重要女角卻成為主要的動作擔綱,

看得出還挺賣力的, 但也僅此而已。 至於客串的陳國坤竟然承擔了煽情的部分, 實在太難為他了。

臺詞

普通話、英文和粵語夾雜, 看似在製造笑點, 實則文法都不通, 比如“我們用郭老師的面子把他們請來”這種病句。 片中既有同期聲又有配音, 口型跟聲音對不上, 甚至還出現畫面裡嶽雲鵬的嘴一動不動, 但卻說了幾句臺詞的神奇一幕。 這樣的後期製作, 真的心太大了。

造型

至於造型方面, 完全就是三線鄉鎮的土豪審美, 白白浪費了澳門的美景。

特效

多數存在於動作戲中, 片尾的花絮也能看出有一些吊威亞的動作鏡頭。 不是說特效做得有多爛, 而是完全沒有必要。

音樂

本片的配樂不值得一提。 幾乎都是情緒性的背景音, 至於艾倫的幾次演唱, 令人痛苦萬分。

價值觀

這是本片非常令人費解的地方, 無論是貪圖免費旅遊的小便宜, 還是夥伴失蹤後的無動於衷, 又或是結尾處莫名其妙的party, 影片都很難找出一個真正的主題和穩定的價值觀念。 有些段落的“三俗”可以說少兒不宜, 整部影片用性暗示做笑點的橋段比比皆是。

人設

所有主線人物的設定都與他們的電視或舞臺形象差不多, 但動機和行為模糊不清, 如客串狗仔的李尚正, 神出鬼沒。 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陳國坤與郭德綱各自一人分飾兩角的設定, 到底誰是真正的陳國坤, 陳國坤的爸爸為何又和郭德綱長得一模一樣?難道就只是為了製造個噱頭?那也太無聊了吧。

類型(動作)

劇情開始就是一幫本色出演的喜劇人到澳門排練, 可結尾處對此毫無任何呼應。 而將相聲或小品裡的段子公式硬生生地套進電影劇情, 這已經是歷史多次驗證必然會失敗的, 除了讓觀眾覺得莫名其妙一頭霧水, 然後尷尬笑兩聲外別無其他作用。

撰文:文娛編輯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