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假小子徐嬌,這個漢服美少女用她的成長告訴國人:這就是傳承

照片中, 她身著漢服, 搭配了時尚的高跟鞋。

在很多人看來, 這樣的搭配無疑是怪異的, 也不會有人去嘗試。

但這組她拍的照片,

看起來卻異常和諧。

讓漢服活在現代, 融入現代, 而不只是“古裝”而已。

字裡行間將她對漢服的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談到徐嬌, 《長江7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儘管已經過去了近十年, 但觀眾對那個年齡最小的“星女郎”依舊印象深刻。

周星馳讓大家認識了徐嬌, 卻也讓“小狄”這個“假小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難以改變。

當她出現在《我們來了》時, 觀眾忍不住驚呼:什麼時候《長江七號》裡的“小狄”長成了長髮飄飄的大姑娘了!

的確, 2008年的時候, 徐嬌一頭短髮, 瘦小的身板。

在電影中亮眼的表現讓觀眾記住了她, 也是那個時候知道“小狄”其實是個女孩子。

而這個97年的小姑娘不哈韓、不哈日、不哈歐美潮流, 卻誓將中國傳統漢服穿到底。

還別說, 就是很適合她, 美。

徐嬌一直以來對漢服情有獨鍾,經常會穿著漢服出席各種各樣的活動。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她也身穿漢服彈古琴,畢業禮服也果斷選擇了漢服,表示自己正用實際行動弘揚著中國文化。

她說第一次對漢服產生興趣是在漫畫家夏達的作品《遊園驚夢》中。

那時候,徐嬌瞬間就被這種帶著古韻的美麗衣裳“驚豔到了”。

從此之後,徐嬌就成為了漢服的“鐵杆粉”。

她說:“漢族原來並不是沒有傳統服飾,而且還這麼的美,在傳統文化嚴重流失的當今,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將它傳承下來。”

對她而言,穿漢服不僅僅是因為美而已,還覺得有責任去讓更多人認識漢服。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且值得引起全社會關注的事情,雖然這條路會很艱辛。”

她雖然年紀小,但論起喜歡漢服的時間,徐嬌卻是不折不扣的“老同袍”,對於漢服圈的歷史,她也十分瞭解。

徐嬌說:“復興運動初期,大家的想法都很單純且統一,但後來便漸漸的有了分歧。”

一部分人認為漢服復興重在保留形制的正統性,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適當的改良方能使漢服更好地被現代人所接受。

類似的分歧導致漢服復興運動受到了重重阻力,一方面來自內部矛盾,另一方面來自外界質疑。

但對於漢服的推廣,徐嬌還是充滿樂觀。

“我認為現階段最大的問題在於普及程度不足:大多數民眾依舊對漢服存在誤解,認為漢服是和服或韓服,因此並不待見。

但我相信,在日漸壯大的同袍社團、組織的不懈努力之下,現狀一定會有所改變,且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現在已經沒有人在生活中穿漢服了,一是因為感覺怪異,二是穿起來繁瑣,行動也不方便。

但是徐嬌穿的漢元素和改良版漢服卻是既方便又漂亮。

簡單的款式,清新的顏色,融入漢服的元素,好看又不複雜。

近年來,喜歡漢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這些彼此稱呼為“同袍”的人,身體力行,發起了一場“漢服復興運動”,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漢服、瞭解漢服。

徐嬌本人也一直致力於漢服的宣傳,她也有參與其中,之前穿漢服遊日本神社時就被不少遊人要求合影。

她很開心地跟大家合影,順便給他們科普一下這是中國的傳統服飾。

不僅如此,徐嬌還自己開了漢服淘寶店”織羽集“,在徐嬌看來,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她能憑藉這家店鋪涉足設計、策劃拍攝、推廣漢服。

而在運營團隊眼中,徐嬌是這間店鋪的靈魂。

徐嬌說,她會堅持自己店鋪上新的每一件新品都是原創。

雖然設計打版的過程很複雜,但是還會尊重原創的力量。

我都會把這些問題回饋給設計師,讓他們根據粉絲的需求再精細改進衣服樣式。”

欣賞一下她的漢服照片,一顰一笑都充滿了韻味。

草廬為家,我願半生換作浮華

一縷炊煙披霞,一卷清酒詞話

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縷炊煙披霞,一卷清酒詞話

花彼岸,此生情長意短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漢服把古典、含蓄、輕盈、飄逸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質樸的秦漢風格到超然的魏晉神韻,都滲透著華夏民族的理想追求。

從開放的大唐情懷到含蓄的宋明格律,無不流露出漢族文化的哲學信念。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現代人穿漢服少了古人的氣質,漢服和人沒有融合在一起。

其實,漢服本身便是雍容、典雅、華貴的存在,一套漢服上身,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是完全不會有問題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流失,漢服也逐漸被許多國人遺忘。

雖然近幾年來東方傳統美學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但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期待未來的某一天,這些驚豔了千年的中國元素仍然可以熠熠生輝。

也祝願妹子能一直擁有明媚的笑顏。

徐嬌一直以來對漢服情有獨鍾,經常會穿著漢服出席各種各樣的活動。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她也身穿漢服彈古琴,畢業禮服也果斷選擇了漢服,表示自己正用實際行動弘揚著中國文化。

她說第一次對漢服產生興趣是在漫畫家夏達的作品《遊園驚夢》中。

那時候,徐嬌瞬間就被這種帶著古韻的美麗衣裳“驚豔到了”。

從此之後,徐嬌就成為了漢服的“鐵杆粉”。

她說:“漢族原來並不是沒有傳統服飾,而且還這麼的美,在傳統文化嚴重流失的當今,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將它傳承下來。”

對她而言,穿漢服不僅僅是因為美而已,還覺得有責任去讓更多人認識漢服。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且值得引起全社會關注的事情,雖然這條路會很艱辛。”

她雖然年紀小,但論起喜歡漢服的時間,徐嬌卻是不折不扣的“老同袍”,對於漢服圈的歷史,她也十分瞭解。

徐嬌說:“復興運動初期,大家的想法都很單純且統一,但後來便漸漸的有了分歧。”

一部分人認為漢服復興重在保留形制的正統性,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適當的改良方能使漢服更好地被現代人所接受。

類似的分歧導致漢服復興運動受到了重重阻力,一方面來自內部矛盾,另一方面來自外界質疑。

但對於漢服的推廣,徐嬌還是充滿樂觀。

“我認為現階段最大的問題在於普及程度不足:大多數民眾依舊對漢服存在誤解,認為漢服是和服或韓服,因此並不待見。

但我相信,在日漸壯大的同袍社團、組織的不懈努力之下,現狀一定會有所改變,且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現在已經沒有人在生活中穿漢服了,一是因為感覺怪異,二是穿起來繁瑣,行動也不方便。

但是徐嬌穿的漢元素和改良版漢服卻是既方便又漂亮。

簡單的款式,清新的顏色,融入漢服的元素,好看又不複雜。

近年來,喜歡漢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這些彼此稱呼為“同袍”的人,身體力行,發起了一場“漢服復興運動”,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漢服、瞭解漢服。

徐嬌本人也一直致力於漢服的宣傳,她也有參與其中,之前穿漢服遊日本神社時就被不少遊人要求合影。

她很開心地跟大家合影,順便給他們科普一下這是中國的傳統服飾。

不僅如此,徐嬌還自己開了漢服淘寶店”織羽集“,在徐嬌看來,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她能憑藉這家店鋪涉足設計、策劃拍攝、推廣漢服。

而在運營團隊眼中,徐嬌是這間店鋪的靈魂。

徐嬌說,她會堅持自己店鋪上新的每一件新品都是原創。

雖然設計打版的過程很複雜,但是還會尊重原創的力量。

我都會把這些問題回饋給設計師,讓他們根據粉絲的需求再精細改進衣服樣式。”

欣賞一下她的漢服照片,一顰一笑都充滿了韻味。

草廬為家,我願半生換作浮華

一縷炊煙披霞,一卷清酒詞話

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縷炊煙披霞,一卷清酒詞話

花彼岸,此生情長意短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漢服把古典、含蓄、輕盈、飄逸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質樸的秦漢風格到超然的魏晉神韻,都滲透著華夏民族的理想追求。

從開放的大唐情懷到含蓄的宋明格律,無不流露出漢族文化的哲學信念。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現代人穿漢服少了古人的氣質,漢服和人沒有融合在一起。

其實,漢服本身便是雍容、典雅、華貴的存在,一套漢服上身,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是完全不會有問題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流失,漢服也逐漸被許多國人遺忘。

雖然近幾年來東方傳統美學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但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期待未來的某一天,這些驚豔了千年的中國元素仍然可以熠熠生輝。

也祝願妹子能一直擁有明媚的笑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