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國軒高科2016年報解析:業務發展平穩

軒的年報已經發佈有一段時間了, 比較慚愧, 最近忙著其他事情, 一直沒來得及寫一下對年報的解讀情況。 今天補上, 希望能跟各位股友多多交流。

先說說讀完國軒高科2016年的年報後, 總體感覺是公司的運營良好, 從各個方面來說, 公司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國軒的股友們對最近的股價感覺可能比較鬧心, 可以看看年報, 有定心丸的效用:)

廢話不多說, 線看看整體經營情況:

1) 營收:16年整體營業收入是47.5億, 同比增加73%, 其中, 鋰電池業務收入為40億左右, 輸配電設備收入6點幾個億, 鋰電池業務也絕對的主營業務。

2) 淨利:整體是10.3個億, 同比增加76%, 同樣, 鋰電池業務為主營貢獻;

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2.7個億, 跟淨利潤的數量相當, 單單從這點看, 公司的經營情況是比較健康的, 如果打開現金流量表看, 確實如此。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52.9億, 流出40.1億, 其中現金流入中,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47億, 也就是說, 基本都是公司主營業務產生的現金流入, 業務很健康。

另外, 從產品結構看, 輸配電設備的毛利率是有所提升的, 這使我很看好公司管理層的經營策略。

2016年的產量達到6.1GWh, 完成了年初定的目標, 存量較低;

資產負債情況:

國軒的負債情況有不錯, 國軒總的資產有102億, 其中流動資產59億, 貨幣資金23億, 流動性很不錯;負載62億, 其中所有者權益40億,

資產負載率來看, 屬於製造業企業中比較低的, 所以, 公司後續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進行新的投資, 研發新的產品。

研發投入增加:

報表裡有一個專案讓我比較感興趣的是, 公司的管理費用比去年漲了近2倍, 打開來看, 基本是研發費用的增加(因為國軒的報表沒有單獨的研發費用, 研發費用歸類到管理費用了), 說明現在公司非常注重研發的投入, 正在加快動力鋰電池單體能力密度和系統能量密度的研發進度, 2016年, 磷酸鐵鋰電池電芯的能力密度為160Wh/kg, 三元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為200Wh/kg, 在國內算是一線水準(國家提出的是5年左右單體電芯能量密度提升到300Wh/kg, 國軒規劃是2019年, 三元電池能達到這個能量密度), 而國軒從報表裡的介紹有可以看出,

國軒設立了5個研發中心:上海、合肥、日本(材料)、德國(設計)、美國(BMS), 在這麼大的研發投入下, 我個人是很看好國軒的產品品質提升的, 應該能儘早跟BYD和CATL看齊。

2016年新增投資設廠:

上面也提到了, 國軒有很好的條件進行新的投資, 從16年的發展來看, 共新增了3個新子公司, 用於擴大產能:1月 青島國軒、8月 唐山國軒、 9月 瀘州國軒, 使國軒的產能在2016年末達到6GWh, 而且, 從國軒的計畫來看, 到2020年, 要達到23GWh的產能, 公司的這個規劃, 非常符合政府對整個產業的規劃。 政府在動力電池發展方案中提出2020年形成產銷規模超過40GWh的鋰電池企業, 規劃目的非常明顯, 也符合產業發展趨勢, 就是要出現大的廠商, 整合產業中較為落後的,

規模較小的廠商, 優化整個產業的結構。 國軒目前處在國內的第二梯隊, 比起BYD、CATL來說, 還差一些, 技術能力方面也有欠缺, 但國軒也有自己的優勢, 國軒是純正的動力鋰電池做起的, 這兩年通過A股融資, 一方面擴大產能, 另一方面, 加強技術上的投資, 這一點很重要, 動力鋰電池行業, 我認為後面留下來的企業一定具備兩個特徵:規模較大, 技術能力強。 從目前來看, 國軒正走在正確的路上。

在手的訂單:

目前已知的兩個大的訂單, 一個是2016年與南京金龍簽訂的10.5億的合同, 16年底已履行5.5億;一個是2017年2月與中通客車新簽訂的13.3億的合同。

總體分析:

1)順大勢

從大趨勢來看, 目前的汽車主要是燃油車, 外加一點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 來看以下中國市場汽車的規模,

到2016年中國的汽車總的保有量大概有2萬萬量, 其中, 每年的新增銷量有近2000萬輛左右。

再在來看看電動車的銷量預測, 2016年, 保有量才接近100萬輛, 到2020年,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要比2016年翻5倍, 到500萬輛左右, 所以, 到2020年, 對動力電池的需求, 也將翻5倍。 動力電池處在一個增長期。

這裡從“勢”的方面看, 國軒高科處在一個正確的大環境裡面, 順應了大勢的方向。

2)取大道

國軒用的是什麼“道”呢, 縱向發展全產業鏈的道路。 上游, 跟星源材質合資成立新公司生產鋰電池中最主要的部件“正極材料”, 自己掌控一部分上游的管道。 下游呢, 跟江淮、北汽新能源汽車都有合資, 入股北汽新能源這個投資是非常棒的投資。

在電池技術發展方向上, 國軒目前主力發展磷酸鐵鋰電池,並抓住目前主要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客車企業,另一方面呢,正加大研發投入,發展三元電池,以圖未來動力電池的最大的市場---電動乘用車市場。在技術競爭力方面呢,加倍的研發投入,並引進了幾位高級技術人才,從這方面來看,公司對技術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技術優勢,是在動力電池各廠商混戰最終能取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從這兩方面來看,國軒走的都是傳統的大道。

一方面,國軒過去幾年的發展很好,最近一年的財報來看,也沒有什麼重大變壞的情況。雖然一季度國軒發佈的銷售預測存在同比預減的消息,但僅僅這一個消息,不代表大的趨勢改變了,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新的補貼政策的影響。短期看,對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一些不利的影響,但這個政策從長遠來看,是對國軒這種大廠商有利的,能把很多規模太小,技術能力差,純粹靠低價來競爭的小企業擠出市場。2017年,整個鋰電池市場的發展,仍然是一個動盪向前的趨勢,廠商會不斷洗牌,淘汰,只有強者能留下。(作者:新手老k)

國軒目前主力發展磷酸鐵鋰電池,並抓住目前主要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客車企業,另一方面呢,正加大研發投入,發展三元電池,以圖未來動力電池的最大的市場---電動乘用車市場。在技術競爭力方面呢,加倍的研發投入,並引進了幾位高級技術人才,從這方面來看,公司對技術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技術優勢,是在動力電池各廠商混戰最終能取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從這兩方面來看,國軒走的都是傳統的大道。

一方面,國軒過去幾年的發展很好,最近一年的財報來看,也沒有什麼重大變壞的情況。雖然一季度國軒發佈的銷售預測存在同比預減的消息,但僅僅這一個消息,不代表大的趨勢改變了,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新的補貼政策的影響。短期看,對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一些不利的影響,但這個政策從長遠來看,是對國軒這種大廠商有利的,能把很多規模太小,技術能力差,純粹靠低價來競爭的小企業擠出市場。2017年,整個鋰電池市場的發展,仍然是一個動盪向前的趨勢,廠商會不斷洗牌,淘汰,只有強者能留下。(作者:新手老k)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