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光宇:被遺忘的中國漫畫大師

一提到動畫片《大鬧天宮》, 人們立刻就能回憶起那個經典的美猴王形象, 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創作者是誰。 正如藝術家張仃所說:“他的藝術還沒被社會充分認識,

沒有得到弘揚, 沒有等到公正的評價, 張光宇是中國美術史的最大遺忘。 ”

被遺忘的大師

1900年, 張光宇出生於江蘇無錫, 他自幼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 15歲時, 他為上海一家名為“新舞臺”的京劇戲院畫佈景, 從此開始了藝術生涯。

25歲時, 他在英美煙草公司任職, 正是這段時期給他打下了扎實的西畫寫實基礎。 此後, 他著手創作漫畫和諷刺畫。

張光宇自畫像

張光宇對出版畫刊的興趣極大, 先後出版了《上海漫畫》、《時代漫畫》、《民間情歌》以及當時藝術水準最高的刊物《萬象》。 1936年秋天, 他發起並舉辦了中國漫畫史上“第一屆全國漫畫展覽會”, 參賽者遍及全國, 共有600餘幅參賽作品。

張光宇《民間情歌》插畫

《萬象》封面

張光宇是新中國裝飾繪畫的學院教育開創者之一, 他曾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 除此之外, 他畫壁畫、水彩畫, 參與設計國徽、設計傢俱。 他還參與舞臺裝置、電影佈景以及設計重大節日遊行隊伍隊形等等。

張光宇郵票設計

張光宇傢俱設計

許多年來,人們對於這位中國現代設計的先行者並不熟悉,甚至在很長一段時期被藝術史忽視。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現代設計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正式起步,然而當我們回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會發現一本《近代工藝美術》早已揭開了中國現代設計的大幕。

張光宇漫畫

2011年12月18日,藝術家黃苗子在“中華藝文獎”的頒獎儀式上提出:張光宇堪稱中國風格現代藝術之標誌,其藝術成就影響幾代藝術家,然而他正為今日藝術界所淡忘。隨後,黃苗子將所得獎金捐給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出版張光宇著作的專項資金。

張光宇的作品風格

張光宇《十日談》封面

中國動漫奠基者

張光宇還是中國漫畫界的一面旗幟。當時,漫畫的概念與現在不同,並非都是諷刺和幽默,而是一切隨性的簡筆劃都可以被稱為“漫畫”。例如:政治諷刺畫、幽默畫、名人肖像、封面裝飾、連環故事畫、小說插圖等等。

《上海漫畫》封面

張光宇通過大量的生活積累以及對社會各個階層深刻地觀察之後,將這些真實的形象高度概括使之躍然紙上。他的作品《錢與命》、《媽媽不在家》等對舊世百態給予了深刻的諷刺和無情的揭露,對啟迪、警醒民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5年,張光宇用四個月的時間畫成一部彩色連環漫畫《西遊漫記》,其內容借用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和情節,共有60幅彩色作品 ,每幅畫下方都有張光宇手寫的畫面解說。

連環漫畫《西遊漫記》採用正方構圖,運用水彩、水墨、水粉等多種色彩技法,在顏色上採用民間年畫藝術、戲劇臉譜的用色。同時吸收了民間藝術中的皮影造型、埃及壁畫等處理手法,使整個作品既民族化又國際化。

家喻戶曉的動畫影片《大鬧天宮》中的造型形象出自張光宇晚年的手筆,尤其是孫悟空的形象,贏得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聲譽。他於上世紀50年代創作的《神筆馬良》、《孔雀姑娘》、《杜甫傳》等插畫也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

《神筆馬良》插畫

對中國現代設計的影響

上世紀40年代的張光宇在創作力上不遜於同期的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他的創作風格影響了許多同時代的漫畫家,如黃苗子、張仃等等。在巴黎,有一位紀可梅女士是專門研究張光宇藝術和30年代漫畫的專家。

電影海報

仔細回顧我們生活中出現的藝術,似乎每處都有張光宇裝飾藝術的影子。相信他的思想對於中國今天與未來藝術設計的發展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引導與推動作用。

時至今日,我們再看張光宇的作品,不但沒有感覺到過時,反而顯得韻味十足。近期,張光宇漫畫展在烏鎮雅達藝術館開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參觀學習。

正在展出

展覽:張光宇漫畫展

展期:2017.7.26-8.26

地點:烏鎮雅達藝術館

精彩回顧:

為何你身邊的人審美很Low?

[編輯、文/陳蔚然]

張光宇傢俱設計

許多年來,人們對於這位中國現代設計的先行者並不熟悉,甚至在很長一段時期被藝術史忽視。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現代設計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正式起步,然而當我們回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會發現一本《近代工藝美術》早已揭開了中國現代設計的大幕。

張光宇漫畫

2011年12月18日,藝術家黃苗子在“中華藝文獎”的頒獎儀式上提出:張光宇堪稱中國風格現代藝術之標誌,其藝術成就影響幾代藝術家,然而他正為今日藝術界所淡忘。隨後,黃苗子將所得獎金捐給人民美術出版社,作為出版張光宇著作的專項資金。

張光宇的作品風格

張光宇《十日談》封面

中國動漫奠基者

張光宇還是中國漫畫界的一面旗幟。當時,漫畫的概念與現在不同,並非都是諷刺和幽默,而是一切隨性的簡筆劃都可以被稱為“漫畫”。例如:政治諷刺畫、幽默畫、名人肖像、封面裝飾、連環故事畫、小說插圖等等。

《上海漫畫》封面

張光宇通過大量的生活積累以及對社會各個階層深刻地觀察之後,將這些真實的形象高度概括使之躍然紙上。他的作品《錢與命》、《媽媽不在家》等對舊世百態給予了深刻的諷刺和無情的揭露,對啟迪、警醒民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5年,張光宇用四個月的時間畫成一部彩色連環漫畫《西遊漫記》,其內容借用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和情節,共有60幅彩色作品 ,每幅畫下方都有張光宇手寫的畫面解說。

連環漫畫《西遊漫記》採用正方構圖,運用水彩、水墨、水粉等多種色彩技法,在顏色上採用民間年畫藝術、戲劇臉譜的用色。同時吸收了民間藝術中的皮影造型、埃及壁畫等處理手法,使整個作品既民族化又國際化。

家喻戶曉的動畫影片《大鬧天宮》中的造型形象出自張光宇晚年的手筆,尤其是孫悟空的形象,贏得了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聲譽。他於上世紀50年代創作的《神筆馬良》、《孔雀姑娘》、《杜甫傳》等插畫也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

《神筆馬良》插畫

對中國現代設計的影響

上世紀40年代的張光宇在創作力上不遜於同期的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他的創作風格影響了許多同時代的漫畫家,如黃苗子、張仃等等。在巴黎,有一位紀可梅女士是專門研究張光宇藝術和30年代漫畫的專家。

電影海報

仔細回顧我們生活中出現的藝術,似乎每處都有張光宇裝飾藝術的影子。相信他的思想對於中國今天與未來藝術設計的發展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引導與推動作用。

時至今日,我們再看張光宇的作品,不但沒有感覺到過時,反而顯得韻味十足。近期,張光宇漫畫展在烏鎮雅達藝術館開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參觀學習。

正在展出

展覽:張光宇漫畫展

展期:2017.7.26-8.26

地點:烏鎮雅達藝術館

精彩回顧:

為何你身邊的人審美很Low?

[編輯、文/陳蔚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