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集郵五十載,盼望後繼有人

社區晨報記者 陸駿健

除了收藏, 他更重視歷史與傳承

在普陀區石泉路街道, 有一位集郵愛好者名叫王懷成。 年近七旬的他從十幾歲就開始藏郵, 家中收藏的郵票早已數不清。 “我很享受集郵的過程。 ”王懷成告訴記者, 他和郵票結緣還要從小時候說起。 “當時花兩三分買一本小人書, 書內貼有郵票, 我就剪下來, 洗掉書頁和膠水後把郵票收藏起來, 慢慢地越收越多。 ”

集郵幾十年, 王懷成把這些收藏視作珍寶。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 他的家中曾經遭遇了一次偷竊, 十六本集郵冊不翼而飛, 許多珍貴郵票為此遺失。

這件事一度讓王懷成心灰意冷, 但他還是沒有選擇放棄集郵。

今年大年初一時, 雞年紀念票出售, 他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在郵局外排隊, 和朋友輪流通宵, 終於得償所願。 王懷成介紹, 像這樣排隊購買郵品每年至少要有二三十次。

排隊辛苦, 整理更費時間。 王懷成要將郵品一一歸類塑封, 每一樣收藏品都加上注解說明。 為此, 他查閱了很多資料, 瞭解郵品背後的故事。 難能可貴的是, 這大量的簡介都是王懷成親筆手寫的。 為了整理, 他往往一坐就是一天, 有一次還忘了給老伴燒飯, 愛人見他沉醉其中便提醒他, “老頭子, 阿拉好吃飯了伐?”王懷成這才發現天色已晚, 趕忙去燒飯。

王懷成告訴記者, 如今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這些收藏品後繼有人。

“小外孫在讀小學三年級, 雖然還小, 但平時看我整理郵票, 他也很好奇。 ”王懷成說, 郵票雖小, 也蘊涵著文化, 希望將來小輩們能傳承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