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清明節吃這個還有歷史講究 以前可不知道

馬上要過清明節了, 天氣也逐漸由寒變暖, 除了祭奠故去親友, 大家還要踏春賞花, 品嘗節日傳統美食, 愜意非凡。 就拿我們北京地區清明節的吃食來說, 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比如驢打滾、麻花、排叉、糖火燒、糖耳朵等等, 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清明節傳統美食了。 下面呢, 筆者要介紹另外一個清明節吃的風俗, 這個風俗有點意思, 對我們現在人來說感覺再容易和簡單不過了。

這個風俗其實就是吃雞蛋, 簡單吧, 那麼為什麼要在清明節吃雞蛋呢?這裡面還有一段歷史傳說, 中國上古時期, 在雲夢澤地區,

人們靠漁獵為生, 經常在湖面上勞作, 所以要吹水汽很重的湖風, 因此比較容易患上頭痛病, 這病一犯, 疼的人們在地上打滾。 嘗百草的神農路過此地, 發現這裡的人們很是痛苦, 於是就想方設法幫助他們, 到處去找藥給他們吃, 可是這些草藥並沒有產生什麼效果。 三月初三, 神農采藥歸來, 順便帶回了幾個野雞蛋, 伴著草藥給這些病人一起吃了下去, 沒想到這些人都一個個的康復了, 都驚呼神奇。

後來, 人們為紀念神農氏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吃雞蛋, 據說在清明節吃雞蛋能讓人整年不生病, 圖個安康幸福。 吃蛋的風俗也給這個普通的雞蛋一個新名詞“節蛋”, 人們在上面畫畫, 或者做蛋雕, 是不是忽然想到西方復活節的彩蛋了?不過跟西方復活節彩蛋比,

我們這個可是實實在在的雞蛋, 能觀賞還能吃, 一點不浪費, 中國人實在。

在清明節裡, 除了吃雞蛋外,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遊戲, 就是“碰雞蛋”, 孩子們在這一天各自拿出煮好的雞蛋, 互相碰, 看誰的蛋殼先碎, 誰先碎誰輸。 其實別小看這個習俗, 它可是有明確歷史記載的, 梁朝宗凜在《荊楚歲時記》中描述說, “荊楚之地, 寒食日裡有鬥雞, 鏤雞子, 鬥雞子”, 這雞子就是雞蛋。

其實中國的很多風俗, 都是跟人們艱苦的生活分不開, 在古代, 雞蛋這種食物可不是像現在, 是個普及率很廣的食物, 一般貧苦老百姓可是吃不起這些東西的。 或許在偶爾生病等情況下, 才有資格吃雞蛋補身子, 因此它是個稀罕物件。

因此久而久之, 人們對雞蛋也賦予了很多美妙的傳說, 覺得是一種富貴安康的生活享受。

哪一個不是清明節習俗 (單選) 0人 0% 掃墓 0人 0% 蹴鞠 0人 0% 登高 0人 0% 蕩秋千 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