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福萊特再戰IPO被“事故”搶鏡 7400萬債務究竟從何而來?

近年來, 由於光伏行業遭遇全行業的困境, 多家擬IPO的公司都被終止審查, 或者申請被否。 其中, 包括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7月28日發佈2017年中期業績預告, 預計純利將較2016年同期下降30%~40%。

再戰A股IPO

福萊特成立於1998年, 註冊資本51萬元。 2002年, 福萊特在浙江嘉興的秀洲工業園區秀園路, 建造了一個占地112畝的玻璃深加工基地。 2006年進軍光伏玻璃行業, 在上海自主研發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等產品, 成為國內第一家規模生產光伏玻璃產品的企業。 如今, 該公司光伏玻璃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

據瞭解,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館“鳥巢”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 其中的建築產品、光伏發電就是福萊特所提供的。

據披露, 福萊特玻璃這次IPO計畫募集資金18.2億元, 將投資于年產90萬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專案、年產10萬噸線上Low-E鍍膜比例項目、年產15萬噸光伏玻璃技改項目以及85兆瓦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

福萊特的主要產品為光伏玻璃, 作為光伏元件的上游原料, 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 是晶矽光伏組件生產的必備材料。 2011年和2012年, 光伏組件受產能大幅增加、歐洲主要裝機國需求減弱影響, 行業出現快速衰退, 公司的淨利潤迅速下滑, 分別為3.72億元和5988.3萬元。 這也是福萊特第一次IPO被否的原因。

2015年和2016年, 光伏行業復蘇, 回暖出現搶裝潮。 同時, 福萊特玻璃2014-2016年的業績也有所改善, 其營業收入分別為28億元、29億元和29.7億元, 淨利潤分別為3.9億元、4.3億元和6億元。 或許也是業績表現給了公司信心, 時隔數年, 再次走上衝刺IPO之路。

莫名新增的7400萬債務

根據福萊特招股說明書顯示, 其產品的主要成本由原材料和燃料動力所構成, 2014~2016年這兩項占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0.8%、80.9%和80.2%。

而在2014~2016年期間, 原材料的採購總額分別為18億元、16億元和15億元, 加上採購中大概17%的增值稅進項稅, 如此算來, 其含稅採購總額分別為21億元、18.9億元和18.18億元。

而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顯示, 2016年福萊特玻璃有應付票據1.7億元、應付帳款6.5億元, 兩項合計數8.2億元, 比2015年的7.41億元增加0.79億元。 這項增加金額相對0.23億元多了0.55億元。

而2016年預付款項餘額有0.33億元, 相比于上年的0.52億元減少了0.19億元。

一邊是應付款項增加0.78億元, 一邊是預付款項減少0.19億元, 一增一減間, 相差0.74億元的經營性債務。 而這筆債務卻沒有相對應的採購金額和現金流與之對應。 那麼, 這筆0.74億元債務從何而來?

就此, 福萊特玻璃相關人士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解釋道:“如剔除該部分票據影響, 各期末公司應付帳款金額分別為 3.4億元、2.3億元和 2.5億元, 而公司剔除以預付形式結算為主的燃料類和堿類材料, 存在應付帳款賬期的材料採購金額分別為 10.5億元、8.9億元和 9.4億元, 兩者波動趨勢相匹配。 ”

既然波動趨勢相匹配, 帳面為何有0.74億元的差額?上述人士稱:“公司應付款項餘額的波動主要與各期間的採購節奏和應收票據的背書情況有關。

出於謹慎性原則, 公司未對各期末已背書未到期的票據予以終止確認, 故相應應付帳款餘額也仍反映在帳面中。 ”

安全事故引關注

在福萊特的招股說明書中, 還披露了兩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第一起發生在2014年9月9日, 福萊特玻璃發生了一起特種裝備一般責任事故, 對此嘉興市秀洲區品質技術監督局對公司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並對公司處以10萬元的罰款;2014年11月22日, 公司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 被處以12萬元的罰款。

福萊特如何避免此類事情今後再次發生?

上述相關人士表示, 對於公司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 公司均積極幫助員工依法申請工傷保險賠付,

最大程度地保證員工的利益不受損害。 同時, 還進行了相關安全生產制度的安排。 福萊特的生產設備主要為玻璃原片生產線、玻璃深加工生產線等, 各設備技術成熟, 操作安全, 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除了安全事故以外, 還有一個令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是:在股權結構方面, 阮洪良、姜瑾華夫婦分別持有福萊特玻璃24%、18%的股份, 阮澤雲、趙曉非夫婦分別持有19%、0.27%的股份, 四人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共計持有福萊特玻璃62.16%的股份。 如果公司成功上市, 這種家族式持股過於集中的情況下, 如何保障投資者利益?

福萊特相關人士對此官樣回應稱, 目前, 公司已初步建立起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公司治理結構, 各項管理制度配套齊全, 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職責分工明確,依法規範運作,管理效率不斷提高,保障了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進行。■

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職責分工明確,依法規範運作,管理效率不斷提高,保障了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進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