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蕩秋千大賽趣味盎然 吸引老中青三代選手參加

濰坊新聞網3月26日訊 蕩秋千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清明節習俗,深受人們的喜愛。 為進一步弘揚民族文化,重現傳統風俗,3月2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蕩秋千大賽在濰坊金寶樂園舉行。 選手們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 當天的大賽吸引了老中青三代選手參加,他們表示,蕩起秋千仿佛回到了兒時。 比賽現場,還有夫妻結伴來參賽,一起找回戀愛時的感覺。

父親帶兒瞭解習俗

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濰坊金寶樂園,選手們早早地等候在活動現場,只待大顯身手。 抬花轎、跑旱船、挑花籃、趕毛驢、撲蝴蝶等民俗表演結束後,蕩秋千大賽正式拉開帷幕。

38號李守斌率先出發,經過了爬山網、璧山網、繩橋、晃橋後,最終來到蕩秋千場地。 在每個秋千前都掛著一個約2米高的燈籠,選手們只要達到燈籠的高度就算完成比賽。 只見李守斌蕩起秋千,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很輕鬆地就完成了任務。

“感覺體力有些透支,應該加強鍛煉了。 ”李守斌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蕩秋千比賽,感覺特別有意義。 當天,李守斌還特意帶來妻子和7歲的兒子給自己助陣。 “小時候每到清明節,幾個小夥伴就會用繩子做個秋千,現在的孩子沒有這個經歷了。 今天來參加比賽,主要是為了讓兒子瞭解清明節習俗,也給兒子樹立榜樣,成績不重要,重在參與”。

年齡最大的63歲

當天的蕩秋千比賽,吸引了老中青三代選手參加,年齡最大的63歲,最小的23歲。 今年63歲的選手殷桂林得知蕩秋千大賽後,第一時間報了名。 比賽現場,殷桂林充滿自信,“別看我年齡最大,但渾身都是勁,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

“我已經四十多年沒蕩秋千了,今天玩得很過癮,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過清明節。 ”殷桂林說,小時候物質匱乏,但清明節仍保留了蕩秋千的習俗,兩棵大樹之間拴一根繩子,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傳統的習俗卻逐漸在消失。

今年55歲的王常玲和丈夫仉傳強是參賽選手中的“夫妻檔”。 比賽中,夫妻倆互相加油打氣。 “雖然很累,但是玩得很開心。 ”仉傳強說,當天的比賽讓他找回了年輕時談戀愛的感覺,他年輕時就喜歡蕩秋千,和妻子談戀愛時,兩人經常去市人民公園蕩秋千。

記者 劉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