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貧賤夫妻百事衰”這句話不能亂說,它本意並非你想的那樣!天壤之別!

金錢當道的社會, 錢能成為快樂的源泉, 也能成為煩惱的深淵。 多少夫妻因錢而聚、又因錢而散, 遇到經濟問題的兩口子吵架時候, 總喜歡把一句“貧賤夫妻百事衰”掛在嘴邊, 認為沒錢的婚姻生活, 怎麼過都過不好。

然而, “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詩的本意並非如此, 而且是天壤之別、恰恰相反, 這句詩的本意正是說明, 沒有錢, 才會有真感情的。

“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詩出自唐代大詩人元稹的《遣悲懷三首·其二》:

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 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 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 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三首》是元稹為了懷念原配妻子而寫的一組詩。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 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年方20的韋叢下嫁給24歲的元稹, 此時元稹僅僅是秘書省校書郎, 位低名微, 生活清苦。 但出身高門的韋叢並不勢利貪婪,

沒有嫌棄元稹, 相反, 她勤儉持家, 任勞任怨, 和元稹的生活雖不寬裕, 卻也溫馨甜蜜。

可是造化弄人,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 韋叢因病去世, 年僅27歲。 此時的31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禦史, 幸福的生活就要開始, 愛妻卻駕鶴西去, 中年喪偶, 痛何以堪!悲痛無比的詩人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

元稹與韋叢

《遣悲懷三首·其二》詩文的直譯是:

往昔曾經戲言我們身後的安排, 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

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捨完了, 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不忍打開。

因懷念你我對婢僕也格外憐愛, 多次夢到你我便為你焚紙燒錢。

誰不知夫妻永訣人人都會傷懷, 想起許多往事令人極度地傷悲。

所以:

“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句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喪妻之痛人人都能體會, 尤其是失去甘願一起共同承受貧賤的糟糠之妻, 如今雖然生活富裕了, 但是沒有了糟糠之妻在身邊, 感覺諸事都沒有了樂趣。

到底是錢重要, 還是人重要?元稹在唐代就給了我們答案。

元稹其人

元稹(西元779年至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 字微之, 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宰相。

元稹聰明機智過人, 少時即有才名, 與白居易同科及第, 並結為終生詩友, 二人共同宣導新樂府運動, 世稱“元白”,

詩作號為“元和體”。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佳句亦是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

END.故紙堆裡探幽, 山水之間縱情。 怡然自樂, 悅有涯之生。 ——歡迎關注“驢友書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