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京:別逼我成為商人,我只想做個英雄!

吳京:十分靠打拼, 沒有天註定

訂閱號關注“新男人裝”

是的, 你們的男人裝又回來了

拍攝時間定在上午9點鐘, 吳京8點半就到了現場——事實上,

我們團隊的人都還沒有到齊。 跑了幾十場路演的他看起來相當疲憊, 卻用極短的時間搞定了吃飯, 化妝, 換衣服, 這是他的習慣——每一步絕不拖泥帶水, 計畫好的事情絕對要做好。 稍作調整後, 吳京眨了一下眼:“來, 開幹!”

吳京又一次差點丟了命。

上一次是在拍攝電影《殺破狼》時, 這一次是在拍攝《戰狼2》那個從天上到水下的一鏡到底的打鬥戲時。

為了完成這個“全世界沒有人玩兒過的鏡頭”, 吳京專門請到了《加勒比海盜》的水下攝影師, 經歷了近半個月的每天十幾小時的練習和拍攝, 才完成了這樣一個長鏡頭——事實上, 這個鏡頭並不是非拍不可, 卻是可以讓攝影師盡情炫技的鏡頭, 一鏡到底是最好的代入方式, 只不過,

沒人知道能不能成功。 權衡再三, 吳京最終還是決定“拍!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才有意思”。

其實, 對於他來說, 挑戰一次別人沒做的事兒才是他的目的, 他說, “你跟著別人的腳步走, 去吃別人吃過的飯, 你能做的無非就是驗證別人說的對。 ”所以, 他經常掛在嘴邊的是一個字:“幹!”

從1996年的《功夫小子闖情關》到今天的《戰狼2》, 吳京在這個圈子走過了21個不安。 與其說, 戰狼是吳京實現導演身份的轉換, 是“長得帥但一直不火”的他的完美逆襲, 不如說是打星吳京找到了屬於自己style的動作電影。

“不這樣拼一次, 怎麼有資格說絕望?”

為了今天, 吳京也的確足夠拼。

這一次, 在非洲拍完電影, 他無數次慶倖“活著回來了。 ”他扳著手指細數整個經歷:“22個人被蜘蛛咬傷, 馴獸師被抓傷, 還遇到了搶劫。 在當地, 幾乎每個在非洲的僑民都被槍指過頭或者被搶劫過。 ”更不用說, 在整個拍攝的十個月中, 作為導演要為整個劇組人操的心。 用他自己的話說, 這十個月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什麼, 因為注意力完全沒有在這上面。

與《戰狼》一樣, 吳京仍舊是導演、編劇、主演三個角色於一體。 電影中冷鋒的角色和故事, 吳京前前後後籌畫了十幾年。 軍人, 一直是吳京的情懷所在。 武術世家出身的他, 做夢都想做個軍人。

“為什麼是軍人?不是員警?”

吳京淡淡一笑, “因為軍人是進攻的。 ”

但是真正觸動吳京, 讓他想用一系列的電影來表現中國軍人的, 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一次遭遇。 那一年他去汶川賑災, 途中遇到斷橋, 他看到中國軍人們手挽著手, 用自己的身體做橋板, 讓災民從自己身上走過。 那畫面讓吳京感到無比震撼, “他們可能與那些生活在城市裡, 被人照顧的男生們一般大, 甚至還要比他們小。 ”吳京回憶起那一刻, 仍然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但是我在他們身上卻看到了真正的男人應該有的表情和模樣。 ”

於是他找來導演溝通, 說他想拍一部軍人的電影——大家都知道這是個不討好的故事。 不討好觀眾, 不討好市場, 也不討好審查, 畢竟現代軍事題材會涉及軍事機密, 而且在外交層面上也十分敏感, 這要比其他商業影片面對更多的審查與政策限制。

但吳京卻有點任性地堅持要幹。沒有錢請導演,那就自己來;沒有經費,那就抵押房產。抱定了“拼”一把的決心,哪怕最終只是是電影院“一日遊”,哪怕是做了“炮灰”,“不這樣拼一次,怎麼有資格說絕望?”

為說服部隊首長同意拍攝,吳京特意在特種部隊體驗生活長達18個月:“我去特種部隊學習所有的項目,和戰士們同吃同住,還學習如何調配直升機、坦克,離隊時,許多科目完成比戰士都要強。”當然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部隊打交道、做朋友,熟悉這些電影能夠使用到各式尖端的作戰武器。

“去,買張火車票,到杭州去拍個電影。”

吳京進入影視圈,純屬意外。

他原本只是出身武術世家的子弟。因為家中祖上曾是清朝的武魁,是吳式太極拳的傳人。家中高懸的一塊嘉慶皇帝親筆題名的匾,讓作為長子長孫的他沒有任何選擇空間,開始了學武之路。6歲,在北京什刹海體校練習武術,15歲進入北京市武術隊進行專業訓練,17歲出頭開始獲得各種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

那個時候的吳京,給自己人生的所有規劃就是三個字:拿冠軍。因為冠軍每頓飯有四個涼菜、八個熱菜,有水果有優酪乳,還有汽水,連住宿都是兩人一間。

有一天,教練找他來,“去,買張火車票,到杭州去拍個電影。”就這樣,完全搞不清狀況的吳京就去了杭州,進入了劇組。本以為就是演個替身,或者跑個龍套,卻沒想到,這一下就是個男主角,香港女明星鐘麗緹竟然演自己的女友。

但也正是這次經歷給吳京的打開了另一扇窗。在訓練、食堂、宿舍的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求知的好奇心和求勝的要強心,就讓吳京這樣一頭紮進了影視圈。他第一次發現,原來笑也有可以有這麼多種,也第一次發現,當鏡頭對著自己的時候,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有拳頭飛過來,人的本能是躲,但是拍戲,不能躲,還得伸著脖子打得實實在在。

習武出身的他,打戲適應起來並不難,但是文戲不行,他就跑去學,在家裡租碟模仿,看人家在鏡頭前怎麼笑,怎麼說話。直到2007年,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儘管只是提名,吳京也非常開心,在他看來,這是對他文戲的認可。

電影總是能讓吳京找到一種忘我的狀態。他說那是一種完完全全的投入,也是全身心的享受。那種感覺奇妙的像每個瞬間都是永恆——他永遠記得爆炸在身後的時候,那一股熱浪推著後背的感受。

吳京的邁出的第一步是幸運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和導演袁和平合作,鐘麗緹搭檔。但吳京也是不幸運,一個初出茅廬的武打新星卻遇上了功夫片衰落的時代,很少會有電影公司會花心思設計一個討喜的動作角色。連武打片的拍攝越來越少,即便拍,也是製作粗糙的。

有一次拍戲,他要從一張桌子上自己翻下來,用身子把凳子砸碎上。吳京當時跟製作方說:“把釘子拆了,我砸真的!”但對方的回答卻是:“對不起,京哥,只有一張凳子,一會兒還有其它的戲。”“一個破凳子,只有一張?!”這製作水準可想而知。

拍一個大場景的“跳樓”鏡頭一度是吳京的夢想——搭腳架、布安全墊,整個劇組忙兩三天,只為拍出這樣的一個鏡頭有如此的待遇,只有成龍才能享受到。

從來不怕重頭開始的吳京,為了找到能“跳樓”的機會,去了香港發展,從“港漂”做起。結果卻遇到了金融危機,整個香港電影市場萎縮眼中。“港漂”吳京在一年裡拜訪了無數電影公司、導演、製作人,但仍然一無所獲,一整年沒有接到一部戲。直到2005年《殺破狼》給了他一個特別客串的角色。

那段時間的吳京,十分低落,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雖然在香港的日子從一個特別客串的角色慢慢演了主角,但他始終不溫不火——儘管今天的吳京會說,“不溫不火,是最長久的狀態。”

沒有一個演員不希望開創自己的時代。從《功夫小子闖情關》裡功夫小子,到《殺破狼2》的臥底探員志傑,他做了無數種嘗試。遺憾的是,這些嘗試都算不得成功。他既沒有像李連傑得到黃飛鴻這個角色那樣讓自己一夜家喻戶曉,也沒有像成龍那樣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

贏是自己的,輸也是自己的

而一直以來,香港影視界非常看重明星的造型和包裝,但在吳京看來那些裝扮都讓他自己充滿了脂粉氣。尤其是2005年前後大陸刮起的一陣中性美的審美風潮,更是讓吳京無法接受。他想不通中性美為什麼就那麼流行?一個女孩子是喜歡柔柔弱弱的陰柔?還是喜歡有臂彎、有肩膀的爺們兒在身邊,有所依靠?吳京思來想去,最終給自己的答案還是後者——這本就是自己的性情。

除了之前軍人的夢想,這骨子裡的性情也是催生吳京電影的引子。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功夫和角色的結合點——這既不是李連傑、甄子丹宗師範兒的武打,也不是成龍式的嘻笑功夫。而是一種以近似西方格鬥式的功夫加中國硬漢(軍人)形象的路線,這是一條屬於吳京自己的武打路線。

曾經有投資人說過吳京,你這不是在拍戲,你這倒像是規劃自己的人生。吳京不否認,“對啊,我就是在規劃我自己的人生啊!這有什麼錯嗎?”事實的確證實了吳京並沒有錯。當《戰狼》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拿下了接近5億的票房,還斬獲了無數的獎項之後,吳京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熱錢來了,基金也來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都找來了。“一下子要給我幾個億,十幾個億”。吳京第一次覺得自己開始“值錢了”。

接踵而至的人和錢,一度讓吳京高興,更多的卻是讓他覺得慌。“那麼多的錢,怎麼就白給我了呢?”再回頭仔細一琢磨,“不對啊,我這是把自己賣了,然後給別人去打工了啊!”

吳京並不是一個擅于做生意的人,至今影響他價值觀的仍然是小時候老爹說的那句“便宜莫沾”。可是事情已經到了眼前,無論如何都是要去解決。不懂,不擅長,那麼就去學。吳京又跑去長江商學院,一板一眼地學起了EMBA,甚至他放出豪言:“我不能讓資本繼續強姦電影市場!”

他推掉了大部分的熱錢,選擇靠自己的力量上,因為“贏是自己的,輸也是自己的。”

《戰狼2》經費的充足,吳京終於可以在製作上任性起來——他邀請了指導過《美國隊長3》和《X特遣隊》等好萊塢電影的動作團隊;他調配了直升機、坦克、重機槍各種大型以及新型的尖端作戰武器。僅僅是坦克就用到了12輛,其中有10輛是真傢伙,還有兩輛是專門用來爆破的20多噸重的模型。

吳京說,電影表達了自己的意志,而不是錢的意志——看著這些“鈔票”爆炸燃燒的時候,吳京的感覺一定跟我們一樣,爽極了。

這要比其他商業影片面對更多的審查與政策限制。

但吳京卻有點任性地堅持要幹。沒有錢請導演,那就自己來;沒有經費,那就抵押房產。抱定了“拼”一把的決心,哪怕最終只是是電影院“一日遊”,哪怕是做了“炮灰”,“不這樣拼一次,怎麼有資格說絕望?”

為說服部隊首長同意拍攝,吳京特意在特種部隊體驗生活長達18個月:“我去特種部隊學習所有的項目,和戰士們同吃同住,還學習如何調配直升機、坦克,離隊時,許多科目完成比戰士都要強。”當然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部隊打交道、做朋友,熟悉這些電影能夠使用到各式尖端的作戰武器。

“去,買張火車票,到杭州去拍個電影。”

吳京進入影視圈,純屬意外。

他原本只是出身武術世家的子弟。因為家中祖上曾是清朝的武魁,是吳式太極拳的傳人。家中高懸的一塊嘉慶皇帝親筆題名的匾,讓作為長子長孫的他沒有任何選擇空間,開始了學武之路。6歲,在北京什刹海體校練習武術,15歲進入北京市武術隊進行專業訓練,17歲出頭開始獲得各種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

那個時候的吳京,給自己人生的所有規劃就是三個字:拿冠軍。因為冠軍每頓飯有四個涼菜、八個熱菜,有水果有優酪乳,還有汽水,連住宿都是兩人一間。

有一天,教練找他來,“去,買張火車票,到杭州去拍個電影。”就這樣,完全搞不清狀況的吳京就去了杭州,進入了劇組。本以為就是演個替身,或者跑個龍套,卻沒想到,這一下就是個男主角,香港女明星鐘麗緹竟然演自己的女友。

但也正是這次經歷給吳京的打開了另一扇窗。在訓練、食堂、宿舍的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求知的好奇心和求勝的要強心,就讓吳京這樣一頭紮進了影視圈。他第一次發現,原來笑也有可以有這麼多種,也第一次發現,當鏡頭對著自己的時候,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有拳頭飛過來,人的本能是躲,但是拍戲,不能躲,還得伸著脖子打得實實在在。

習武出身的他,打戲適應起來並不難,但是文戲不行,他就跑去學,在家裡租碟模仿,看人家在鏡頭前怎麼笑,怎麼說話。直到2007年,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儘管只是提名,吳京也非常開心,在他看來,這是對他文戲的認可。

電影總是能讓吳京找到一種忘我的狀態。他說那是一種完完全全的投入,也是全身心的享受。那種感覺奇妙的像每個瞬間都是永恆——他永遠記得爆炸在身後的時候,那一股熱浪推著後背的感受。

吳京的邁出的第一步是幸運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和導演袁和平合作,鐘麗緹搭檔。但吳京也是不幸運,一個初出茅廬的武打新星卻遇上了功夫片衰落的時代,很少會有電影公司會花心思設計一個討喜的動作角色。連武打片的拍攝越來越少,即便拍,也是製作粗糙的。

有一次拍戲,他要從一張桌子上自己翻下來,用身子把凳子砸碎上。吳京當時跟製作方說:“把釘子拆了,我砸真的!”但對方的回答卻是:“對不起,京哥,只有一張凳子,一會兒還有其它的戲。”“一個破凳子,只有一張?!”這製作水準可想而知。

拍一個大場景的“跳樓”鏡頭一度是吳京的夢想——搭腳架、布安全墊,整個劇組忙兩三天,只為拍出這樣的一個鏡頭有如此的待遇,只有成龍才能享受到。

從來不怕重頭開始的吳京,為了找到能“跳樓”的機會,去了香港發展,從“港漂”做起。結果卻遇到了金融危機,整個香港電影市場萎縮眼中。“港漂”吳京在一年裡拜訪了無數電影公司、導演、製作人,但仍然一無所獲,一整年沒有接到一部戲。直到2005年《殺破狼》給了他一個特別客串的角色。

那段時間的吳京,十分低落,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雖然在香港的日子從一個特別客串的角色慢慢演了主角,但他始終不溫不火——儘管今天的吳京會說,“不溫不火,是最長久的狀態。”

沒有一個演員不希望開創自己的時代。從《功夫小子闖情關》裡功夫小子,到《殺破狼2》的臥底探員志傑,他做了無數種嘗試。遺憾的是,這些嘗試都算不得成功。他既沒有像李連傑得到黃飛鴻這個角色那樣讓自己一夜家喻戶曉,也沒有像成龍那樣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

贏是自己的,輸也是自己的

而一直以來,香港影視界非常看重明星的造型和包裝,但在吳京看來那些裝扮都讓他自己充滿了脂粉氣。尤其是2005年前後大陸刮起的一陣中性美的審美風潮,更是讓吳京無法接受。他想不通中性美為什麼就那麼流行?一個女孩子是喜歡柔柔弱弱的陰柔?還是喜歡有臂彎、有肩膀的爺們兒在身邊,有所依靠?吳京思來想去,最終給自己的答案還是後者——這本就是自己的性情。

除了之前軍人的夢想,這骨子裡的性情也是催生吳京電影的引子。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功夫和角色的結合點——這既不是李連傑、甄子丹宗師範兒的武打,也不是成龍式的嘻笑功夫。而是一種以近似西方格鬥式的功夫加中國硬漢(軍人)形象的路線,這是一條屬於吳京自己的武打路線。

曾經有投資人說過吳京,你這不是在拍戲,你這倒像是規劃自己的人生。吳京不否認,“對啊,我就是在規劃我自己的人生啊!這有什麼錯嗎?”事實的確證實了吳京並沒有錯。當《戰狼》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拿下了接近5億的票房,還斬獲了無數的獎項之後,吳京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熱錢來了,基金也來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都找來了。“一下子要給我幾個億,十幾個億”。吳京第一次覺得自己開始“值錢了”。

接踵而至的人和錢,一度讓吳京高興,更多的卻是讓他覺得慌。“那麼多的錢,怎麼就白給我了呢?”再回頭仔細一琢磨,“不對啊,我這是把自己賣了,然後給別人去打工了啊!”

吳京並不是一個擅于做生意的人,至今影響他價值觀的仍然是小時候老爹說的那句“便宜莫沾”。可是事情已經到了眼前,無論如何都是要去解決。不懂,不擅長,那麼就去學。吳京又跑去長江商學院,一板一眼地學起了EMBA,甚至他放出豪言:“我不能讓資本繼續強姦電影市場!”

他推掉了大部分的熱錢,選擇靠自己的力量上,因為“贏是自己的,輸也是自己的。”

《戰狼2》經費的充足,吳京終於可以在製作上任性起來——他邀請了指導過《美國隊長3》和《X特遣隊》等好萊塢電影的動作團隊;他調配了直升機、坦克、重機槍各種大型以及新型的尖端作戰武器。僅僅是坦克就用到了12輛,其中有10輛是真傢伙,還有兩輛是專門用來爆破的20多噸重的模型。

吳京說,電影表達了自己的意志,而不是錢的意志——看著這些“鈔票”爆炸燃燒的時候,吳京的感覺一定跟我們一樣,爽極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