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傲股私讀:股市中最能騙人的其實是成交量!

股市技術分析的四大要素:價、量、時、空。 關於股市的成交量, 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惟有量是真實的”。 但你可知道, 成交量也可以騙人?今天傲股私讀針對主力常用的伎倆給大家介紹一下成交量的陷阱!

先認識一下什麼是成交量:

成交量是指個股或大盤的成交總手, 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 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 在形態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來表示(如下圖所示)

成交量的計算方法:

成交量=內盤+外盤, 當天的成交量等於當天主動買入成交(外盤)和當天主動賣出成交(內盤)的和。

以神火股份為例, 今天的成交量=內盤+外盤=75.25萬+86.16萬=161.4萬

從成交量上能看出什麼?

成交量反映著供求關係, 一檔股票成交量的大小, 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

當供不應求時, 人潮洶湧, 都要買進, 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 供過於求, 市場冷清無人, 買入稀少, 成交量勢必萎縮。

一般情況下, 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 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 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 市場交易不活躍。

成交量是如何騙人的?

傳統的經典理論認為趨勢需要成交量來確認,認為成交量的大小與股價的上升或下跌成正比關係,例如成交量增加價格才能漲、縮量跌不深、天量之後有天價值得期待,並認為成交量往往是不會騙人的,而股價則容易受主力或大戶操縱,這些觀點一般情況下是正確的,但往往也有片面的地方,甚至有時候是錯誤的。

因為,買賣成交過程中,買賣雙方的身份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就給我們分析判斷多空力量的真實意圖帶來極大的難度。

在實戰操作中,許多主力機構不但經常利用操縱股價來騙人,同時也常常利用成交量來騙人,設置陷阱,讓許多對技術分析似懂非懂的投資者上當、受騙,達到主力機構操作的目的, 最終淪為主力的賺錢工具。

成交量的陷阱都有哪些?

陷阱一:對倒放量拉升。

即主力利用散戶的“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升股價時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手盤,持續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以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入,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

陷阱二:借利好放量大漲。

一般當個股在公佈中報、年報業績優異之時,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有題材出現之前,主力機構一般都能提前掌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當利好兌現之時,利用人們紛紛看好買進的時候,往往順勢放量上漲,趁機減倉或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陷阱三:借利空大幅殺跌。

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盤和個股已經持續下跌之後,一旦出現利空消息,主力經常喜歡採取放大利空效應,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製造恐慌性破位元下行或大幅殺跌,誘騙持股心態不穩的散戶紛紛拋售股票,以達到主力借機快速收集籌碼的目的。當主力在建倉後進行振倉洗盤時也會經常採取這種手法。

陷阱四:逆市放量上漲。

有些個股票本身隨大盤同步下跌,或逆市抗跌,構築平臺整理,某一天在大勢放量下跌,個股紛紛翻綠之時,而該股逆勢飄紅,放量上攻,“萬綠叢中一點紅”,很是吸引眾人眼球,這時候,許多投資者會認為,該股敢於逆勢上揚,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或者有大量新資金入駐其中,於是大膽跟進。不料該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短暫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致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日跟進的人套牢。

陷阱五:縮量跌不深。

成交量萎縮往往意味著拋壓在減弱,屬於正常的價量配合關係。然而許多累計升幅巨大的個股主力機構就利用投資者的這種慣性思維,利用縮量陰跌的方式,緩慢出貨,讓高位套牢的投資者產生縮量不會深跌的麻痹思想,喪失警惕性,錯過及時止損出局的較佳機會,一步步掉入深套的陷阱。

陷阱六:高送配除權後的填權陷阱。

一般在個股有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消息公佈之前,主力通常都會將股票炒得很高了。此時,散戶一般都有畏高症,不會在高價位追高買進,而主力再進一步拉抬也無法吸引跟風盤,只好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機會。

以上六種情況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成交量陷阱,後市操作中要格外小心在意,切莫淪為主力的賺錢工具。總的來說,主力機構為了達到洗盤或出貨的目的,一般都會想方設法引誘中小散戶跟風追漲或殺跌。投資者必須要學會正確識別各種成交量陷阱,防範風險,具體可根據當時的大盤背景、個股盤口異常、一段時間內流動資金的進出情況,以及個股具體位置的高低綜合分析,即可準確識別。

一般當個股在公佈中報、年報業績優異之時,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有題材出現之前,主力機構一般都能提前掌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當利好兌現之時,利用人們紛紛看好買進的時候,往往順勢放量上漲,趁機減倉或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陷阱三:借利空大幅殺跌。

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盤和個股已經持續下跌之後,一旦出現利空消息,主力經常喜歡採取放大利空效應,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製造恐慌性破位元下行或大幅殺跌,誘騙持股心態不穩的散戶紛紛拋售股票,以達到主力借機快速收集籌碼的目的。當主力在建倉後進行振倉洗盤時也會經常採取這種手法。

陷阱四:逆市放量上漲。

有些個股票本身隨大盤同步下跌,或逆市抗跌,構築平臺整理,某一天在大勢放量下跌,個股紛紛翻綠之時,而該股逆勢飄紅,放量上攻,“萬綠叢中一點紅”,很是吸引眾人眼球,這時候,許多投資者會認為,該股敢於逆勢上揚,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或者有大量新資金入駐其中,於是大膽跟進。不料該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短暫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致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日跟進的人套牢。

陷阱五:縮量跌不深。

成交量萎縮往往意味著拋壓在減弱,屬於正常的價量配合關係。然而許多累計升幅巨大的個股主力機構就利用投資者的這種慣性思維,利用縮量陰跌的方式,緩慢出貨,讓高位套牢的投資者產生縮量不會深跌的麻痹思想,喪失警惕性,錯過及時止損出局的較佳機會,一步步掉入深套的陷阱。

陷阱六:高送配除權後的填權陷阱。

一般在個股有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消息公佈之前,主力通常都會將股票炒得很高了。此時,散戶一般都有畏高症,不會在高價位追高買進,而主力再進一步拉抬也無法吸引跟風盤,只好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機會。

以上六種情況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成交量陷阱,後市操作中要格外小心在意,切莫淪為主力的賺錢工具。總的來說,主力機構為了達到洗盤或出貨的目的,一般都會想方設法引誘中小散戶跟風追漲或殺跌。投資者必須要學會正確識別各種成交量陷阱,防範風險,具體可根據當時的大盤背景、個股盤口異常、一段時間內流動資金的進出情況,以及個股具體位置的高低綜合分析,即可準確識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