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十五年匠心鑄就 請看這位名畫家的藝術歷程

曾偉

初識繪畫 從一個泥人開始

曾偉出生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 父親曾是眉山師範學校教師, 母親多才多藝, 拉得一手好提琴, 由於父母大學都畢業於植物保護系, 經常繪製各類昆蟲的教學用圖, 畫出的動物和植物栩栩如生, 這是曾偉對繪畫的最初認識。

真正使他喜歡上藝術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 一次玩耍時, 他看見美術教研室裡有一位老師正在用泥塑一個少年像。 老師發現年少的曾偉後便對另一位老師打趣道:“你看我捏的像不像這小孩。 ”“嘿!確實像。 ”老師對著曾偉笑言。 曾偉被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

他走近泥塑, 這是他看見的第一尊泥塑作品, 三維空間的表現力, 深深地打動了他。 此後他經常到美術教研室在窗外看老師畫畫, 並由此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時, 對於一個小縣城的孩子來說, 看到一幅真正的素描作品和一尊雕塑作品是非常難得的, 當時市面上也根本沒有美術專業書籍。 1976年, 眉山舉辦了首個書畫培訓班, 全城沸騰, 400多名學生魚貫而入, 曾偉也在其中。 不得不說, 這個培訓班對曾偉的影響甚大。 尤其是當時的文化館裡, 有剛從川美培訓回來的劉德能老師, 曾偉成了劉老師的第一批學員。 在這裡, 他開始接受正規造型訓練, 為以後的繪畫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冰雪寒風 攔不住一顆炙熱的心

1981年10月, 曾偉參軍到了烏魯木齊, 軍旅生涯是艱苦的, 藝術的道路同樣不平坦, 但曾偉憑著年輕人的衝勁, 硬是將兩條路都完整地走了下來。

平均每天13小時的施工任務, 人人皆是精疲力盡, 可以說站著都能睡著。 但是一想到繪畫, 曾偉便又“來勁”了。 “在烏魯木齊有個美術培訓班, 離我們的駐地隔了幾座山, 每週我會都跑步去那兒學習。 ”曾偉回憶, “冬天的烏魯木齊雪很大, 氣溫在零下30度左右, 走在山上, 一腳踩下去吱吱地響, 那雪有膝蓋這麼高。 ”

每週上培訓班時, 他很早就得起床, 去炊事班拿兩個饃饃作為午餐, 出門的時候冷得牙齒直打架, 但翻過幾座山去, 往往會流一身大汗。 到了教室, 靜下來畫畫, 那汗凝在身上,

又是一陣刺骨的寒冷......老師看著他, 心疼, 總會端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 雖然渾身依舊打顫, 但曾偉心裡也多了幾分暖意。 幾個小時的學習過去了, 曾偉謝過老師, 推開教室的門, 又迎著漫天的飛雪踏上歸程......

就是如此艱苦的環境, 持續了整整三年。 “好在自己堅持下來了。 ”曾偉說, “這三年裡, 收穫極多, 畫功之外, 尤其是那股精氣神, 也成為自己日後筆耕不輟的動力之源。 ”

代表作,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當然在曾偉長達三十餘年的繪畫歷程中, 也曾出現過一小段“插曲”, 也正是這段時日, 讓曾偉真正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上世紀90年代初, 全國上下刮起了經商之風, 曾偉也下海“試了試水”。 畢竟在那個年代, 書畫市場還遠不如今日成熟,

書畫藝術往往是憑藉個人純粹的興趣來支撐, 而難以成為謀生的途徑。 “想讓家人生活得更好一點。 ”曾偉笑言, “但我壓根兒不是做生意的料, 錢沒賺到, 人倒是挺鬱悶的, 主要是畫畫的時間少了。 ”

畢竟是三十而立, 曾偉想為家人爭取更好的生活, 本也無可厚非。 然而責任與理想, 常常會有衝突。 商海無情, 激烈的市場競爭讓曾偉簡直無暇顧及任何別的事情。 眼看著那支畫筆, 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曾偉心裡, 懷著一百個不甘。 自己一路走來, 為之付出最多, 也是最為憧憬的事業, 難道就這麼棄之不顧嗎?

“偶爾看到別人搞畫展, 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 各種滋味讓人睡不著。 ”曾偉回憶, 僅僅一年多後, 他便“回頭”了。 那支畫筆在召喚他,

也在催逼著他, 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終於還是撐不住了。 ”曾偉笑言, “手裡沒了畫筆, 心裡便缺了一大塊, 唯有繪畫才能讓我平靜下來, 這才是我的事業。 ”

心意既明, 前路怎麼走也是一目了然。 曾偉背起行囊, 開始到全國各地拜師學畫。 他先後拜王永年、龍國屏、鄒文正、朱德祥、丁雪峰等為師, 也與眉山本地畫家鄧楓、鄧開鵬、朱福昌、劉家樹等結為好友。 2008年, 曾偉前往北京, 參加了周紹華美術精英班, 又是兩年的進修。 在純粹的國畫藝術的汪洋大海裡, 曾偉靠著自身的堅韌, 不斷地積累與超越。 光陰如梭, 這條路一走, 又是十餘年。

天道酬勤, 付出總會有收穫。 2010年至今, 曾偉已有十餘件作品入展由文化部、中國美協等組織的全國大型書畫展。 2016年,四川省美術書法的最高學術權威機構四川省詩書畫院,在全省經過嚴格甄選,新增特聘美術師5人,曾偉榮幸地成為新聘的五人之一。如今,曾偉的畫作,已得到了專業和市場的雙重認可。回望過去,他坦言:“作為一個畫家,我吃過不少的苦。藝術是永無止境的,只要不忘初心,能沉得住氣,它便能永遠地生長下去。”

2016年,四川省美術書法的最高學術權威機構四川省詩書畫院,在全省經過嚴格甄選,新增特聘美術師5人,曾偉榮幸地成為新聘的五人之一。如今,曾偉的畫作,已得到了專業和市場的雙重認可。回望過去,他坦言:“作為一個畫家,我吃過不少的苦。藝術是永無止境的,只要不忘初心,能沉得住氣,它便能永遠地生長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