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幾種藥方,讓“變天”不再影響你的心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實際上又稱為類風濕, 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 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 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這種病通常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 反復發作, 呈對稱分佈。 在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 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 極易致殘。 從病理改發的用皮來看,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關節軟骨、有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 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看性疾病。

目前來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 仍停留於對炎症及後遺症的治療, 採取綜合治療, 多數患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現行治療的目的在於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 控制關節及其他組織的炎症, 緩解症狀以及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根據調查, 從患者發病起, 約在10年內, 就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因此而殘廢。 另外, 本病也可損傷內臟, 其中感染、心血管和腎臟疾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烏龍湯

原料:制川烏、當歸、海桐皮、海風藤各15克, 全蠍、娛墜各6克, 地龍、川芎、威靈仙各10克, 甘草4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2次, 每日1劑, 每次加水500毫升,

煎取藥汁150毫升, 將二煎混合後, 早、晚各服1次。 制川烏先煎1個小時。

功效:祛風濕, 活血通絡, 散寒止痛。 主治風寒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驗證:治療36人, 痊癒32人, 其他均有明顯好轉。

三消飲子湯

原料:生川烏(先煎至不麻口為度)12克, 北細辛6克, 蒼術、獨活、牛膝各9克, 全當歸10克, 穿山龍、千年健、追地風各30克, 威靈仙18克, 乳香、沒藥各3克(均去油)。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趁熱服, 服時可滴酒數滴。

功效:溫經散寒, 祛風滲濕。 主治痹症, 可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驗證:臨床驗證15例, 並隨症加減, 服藥10~20劑, 全部治癒隨訪2年未復發。

栗子豬腎粥

原料:栗子7枚, 豬腎1個, 大米100克。

做法:將栗子風乾, 大米淘淨, 豬腎去膜洗淨切成顆粒, 與大米一同煮熟成粥。

每日先食栗子7枚, 再食其粥。

功效:補腎強筋。 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驗證:臨床治療72人, 均有明顯好轉。

烏頭黃酒

原料:川烏5克, 淫羊藿、仙茅、牛膝各15克, 當歸、防已、桂枝、赤芍、白芍、五加、蒼術各10克, 黃酒60毫升(沖)。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2次, 每日1劑, 早、晚各服1次。

功效:祛風除濕, 溫經通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驗證:多年應用, 療效顯著, 是治類風濕性關節之良方。

桂枝煎劑

原料:檀桂枝、制川烏(先煎)、當歸、烏梢蛇各10克, 仙靈脾、熟地黃各15克, 鹿銜草30克, 甘草5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服。 避風寒。 祛風, 散寒, 除濕。 主治類

風濕性關節炎。

驗證:用此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39例, 經過3~6個月的治療, 基本痊癒17例, 顯效10例,

有效9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2.3%。

本文案例出自劉俊著述的《常見病 名醫秘驗良方》。 本書內容簡約, 樸實, 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 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 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