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場古琴與紅樓夢的對話《琴夢紅樓》8月12日相約合肥大劇院

由安徽省文聯主辦、安徽省古琴學會承辦、中國國旅(安徽)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冠名的《琴夢紅樓》音樂會將於2017年8月12日在合肥保利大劇院舉行。

2017年4月29日, 安徽省古琴學會在合肥成立, 旨在傳承弘揚中國古琴文化藝術, 填補了省一級古琴民間組織的空白。

古琴又稱瑤琴、綠綺、絲桐等, 是漢民族最古老的彈撥類樂器, 距今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 也是東方文化的象徵。 安徽省古琴學會是由省民政廳批准成立的古琴機構, 填補了省一級古琴民間組織的空白。 是由熱愛古琴文化藝術的古琴志士共同發起成立的組織, 旨在繼承、弘揚安徽乃至中國古琴藝術, 推動古琴事業的發展、復興。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藝術,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並熱愛傳統文化, 為了推廣古琴藝術, 在安徽省古琴學會初成立之際, 安徽省文聯特別批准並高度支持古琴學會舉辦古琴音樂會, 借此機會為合肥人民更直接的展示古琴的高雅魅力。

此次音樂會更是請來了中國著名古琴家、音樂教育家楊青老師領銜演繹, 楊青老師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古琴事業的發展, 此次安徽省古琴學會成立, 楊青老師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和深厚的祝福, 為了幫助安徽省古琴學會能夠快速發展, 楊青老師親自擔任古琴學會榮譽會長一職。 同時他也是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副會長、秘書長, 北京樂器學會副會長、古琴學術委員會會長, 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會長,

龍人古琴研究院導師, 武漢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客座教授。

2012年, 為紀念1987年版經典《紅樓夢》, 楊青老師主持編撰了國內首部紀念《紅樓夢》的精裝版古琴綜合體書籍——《琴夢紅樓》。

“琴夢紅樓”琴歌藝術音樂會, 是《琴夢紅樓》一書的立體化呈現, 以古琴、洞簫等傳統樂器的伴奏, 配以弦歌雅韻的古典演繹形式, 加以文化講述的深入解讀, 將書中的音樂價值和文化內涵精編為一台琴歌音樂會。

而今年正值《紅樓夢》開播30周年, 為了更好的體現古琴之雅韻, 此次古琴音樂會演奏的所有的曲目均選自於87版《紅樓夢》主題曲, 以古琴的音樂夢, 開啟紅樓的文學夢, 通過《引子》《好了歌》《歎香菱》《晴雯歌》《紫菱洲歌》《分骨肉》《聰明累》《枉凝眉》《紅豆曲》《題帕三絕》《葬花吟》《秋窗風雨夕》12首曲目、全程90分鐘的演出, 打造了一個綜合性、藝術性的人生夢。

在音樂會中,《琴夢紅樓》一書的副主編、文學撰稿曹雅欣,現場演繹每支曲目的內涵與深意,娓娓道來,如夢如幻,讓未知者踏進紅樓的門檻,讓已知者深入更多的夢景。詩意的講說,導入夢幻的琴歌,是這台音樂會最與眾不同之處。

演奏演唱,以古琴的雅正之音、古樸之韻,帶領聽眾聽夢、唱夢;文化講述,以《紅樓夢》的無限深情、無限美感,引領全場讀夢、品夢。這樣且說且演的懷夢、賞夢形式,使"琴夢紅樓"演出,成為了一場美的旅程、夢的旅程。

在音樂會中,《琴夢紅樓》一書的副主編、文學撰稿曹雅欣,現場演繹每支曲目的內涵與深意,娓娓道來,如夢如幻,讓未知者踏進紅樓的門檻,讓已知者深入更多的夢景。詩意的講說,導入夢幻的琴歌,是這台音樂會最與眾不同之處。

演奏演唱,以古琴的雅正之音、古樸之韻,帶領聽眾聽夢、唱夢;文化講述,以《紅樓夢》的無限深情、無限美感,引領全場讀夢、品夢。這樣且說且演的懷夢、賞夢形式,使"琴夢紅樓"演出,成為了一場美的旅程、夢的旅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