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幾把刷子——吳京們的功夫夢

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憑藉《戰狼》兩部曲, 吳京實現了他的功夫夢。

出身武術世家, 自幼習武, 嘗遍跌打損傷, 險些落下終身殘疾, 拿過冠軍, 改行做演員, 跑過龍套, 去香港發展, 經歷過不溫不火, 終於演上男一號, 再回內地發展, 上過春晚, 自編自導自演, 最後一戰成名……

吳京的奮鬥史讓他坐實繼李小龍、李連傑、成龍、甄子丹之後華人電影的功夫明星。

啥是“功夫”?

這得感謝李小龍, 西方字典裡之前沒有這個詞。 現在地球人都知道了:功夫, 代表了中國武術, 中國武功。

這次重要的文化輸出, 甚至讓外國人誤認為中國人“各個懂功夫, 人人會武術”。

現在一說到明星、偶像, 娛樂圈、體育界首先想到的什麼大長腿, 小鮮肉, 上世紀70年代, 李小龍是全球最火的明星、最紅的偶像, 沒有之一。

現在的電影, 什麼《阿凡達》、《速度與激情》、《美人魚》, 全球多少億的高票房, 當年《少林寺》上映,

萬人空巷, 那會才多少電影院, 1毛錢的票價, 當時的票房能上億。

功夫片, 除了成就了票房, 成就了明星, 也成就了中國電影。

除了前面提到的幾位, 中國功夫片影史裡重量級別的大腕太多了:張徹, 胡金銓, 張鑫炎, 徐克, 李安, 周星馳……

這些人懷揣功夫夢, 打出了一片天, 大導演像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也躊躇滿志, 躍躍欲試, 當然,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也不怪, 夢想嘛哪能都實現!

不止是電影, 電視劇也同樣, 《大俠霍元甲》、《射雕英雄傳》(81、83版哦)播出, 當時電視機少, 看電視劇跟看電影是的, 滿屋子的人, 那才叫追劇。

其實早在影視劇之前, 關於中華武術的正史、野史, 戲劇、小說等文化作品太多了。 啥叫太多, 簡直是蔚為大觀。

史記有《遊俠列傳》《刺客列傳》,

唐傳奇有《聶隱娘》、《昆侖奴》, 小說有《水滸傳》、《七俠五義》, 後來有還珠樓主, 梁羽生等, 直到金庸、古龍, 把武俠小說推到了巔峰……

不客氣的說, 現在所謂的暢銷小說, 國內國外的, 跟金大俠、古大俠的經典作品相比, 那是弱爆了, 寫人寫景寫情, 架構之奇、情結之妙、文字之美、涵蓋之廣, 直教人手不釋卷、欲罷不能……

刷子認為:武俠小說應該得諾獎的, 價值嚴重被低估。

可惜的是, 李小龍英年早逝, 成龍、李連傑已老。 金庸封筆, 古龍、黃易仙去。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因為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揣著功夫夢, 都有武術情結。

既然喜歡, 是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 都練武術?

國人愛讀武俠小說, 喜看功夫電影。 為何不直接看功夫教程, 不讀武學秘笈?

更多人消費的不是武術本身, 而是背後的武術精神。

外國人稱其為“功夫”, 其實並不如“武俠”準確。 重點不在武, 而在俠。

俠為體, 武為用。

要不說中國文字生動奇妙呢:俠, 助人者;武, 止戈也!

武者, 不是為了打打殺殺, 欺負別人的。 而是為了防禦, 消防侵犯的。

這是中國的文化, 你不犯我, 我不犯人, 先禮後兵。

說白了:我不惹事, 但不怕事, 你也別惹我, 給我惹毛了, 要你好看。

仁者之風。 克制、隱忍。

俠者, 行俠仗義, 懲強扶弱, 替天行道, 殺富濟貧。

重諾守信, 士為知己者死。

正如墨家的墨俠, 戰國四公子的門中義士, 太史公筆下的聶政、荊軻, 《水滸》裡的武松、魯智深, 《神雕》裡的郭靖, 古大俠書中的盜帥楚留香……

再有影視劇裡的黃飛鴻、霍元甲、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葉問……

還是金庸高: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小說家言也好, 純屬虛構也罷, 管他真真假假, 別看多是小人物, 布衣之俠, 國人就是喜歡, 甚至超過了岳飛、文天祥、戚繼光等這些民族英雄。

至於武術, 華佗的《五禽戲》, 少林的《易筋經》, 真格感興趣練的人不多;至於武林高手, 陳王廷、孫祿堂、王子平等, 知道的人也很少。

但這些, 並不影響中國人對武術的熱愛, 對俠者的崇拜。

大俠當然要會武功, 不然如何自保, 如何路見不平一聲吼。 一旦遭遇猛虎野獸, 或者有壞人出沒, 敵人襲擊, 第一想到的就是——大俠救命!

俠, 成了國人的心中英雄。

為了讓英雄無敵, 咋打不死, 甚至在武功之上, 注以神功, 於是有孫悟空, 上天入地, 斬妖降魔, 是為齊天大聖。

清末,外國人侵華,梁啟超書《中國之武士道》,為喚醒中國人的尚武精神;

霍元甲辦“精武體育會”,孫中山贊道: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

如今,和平年代,武術從實戰更多轉向強身健體和競技體育項目。

武,成了一種修養,一種風骨。

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逝去的武林,見義勇為,變成了見義勇圍,人情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功夫如夢中。

前陣,徐曉冬跳出來“功夫打假”,拳王鄒市明剛失了金腰帶,功夫再次成為國人關注的熱點。

這次,借八一建軍,吳京攜《戰狼2》血性歸來,功夫夢再現。

大國崛起,傳統回歸,文化自信,有人建議小學開書法課,教太極拳,誠嘉言哉。

原創:幾把刷子

原創、好玩、過癮,就 看“幾把刷子”!

清末,外國人侵華,梁啟超書《中國之武士道》,為喚醒中國人的尚武精神;

霍元甲辦“精武體育會”,孫中山贊道: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

如今,和平年代,武術從實戰更多轉向強身健體和競技體育項目。

武,成了一種修養,一種風骨。

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逝去的武林,見義勇為,變成了見義勇圍,人情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功夫如夢中。

前陣,徐曉冬跳出來“功夫打假”,拳王鄒市明剛失了金腰帶,功夫再次成為國人關注的熱點。

這次,借八一建軍,吳京攜《戰狼2》血性歸來,功夫夢再現。

大國崛起,傳統回歸,文化自信,有人建議小學開書法課,教太極拳,誠嘉言哉。

原創:幾把刷子

原創、好玩、過癮,就 看“幾把刷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