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自住房升級 商住房遇冷 北京房價預期再遭打壓?

華夏時報》記者在走訪房山某商辦類專案時, 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

此前記者報導過, 外地人李女士, 其為家人購置了一套約50平米的商住房用於自住,

2月份交過了首付, 但遲遲未網簽最後被政策卡在了門外。 而記者從銷售處得知, 李女士因無力支付全款而退了房。

儘管打出兩個月內交清全款打九折的優惠, 據銷售人員介紹上述一期開盤的30套房子, 目前只賣出去7、8套, 與政策出臺前1天售出數十套不可同日而語。

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統計資料顯示, 自政策實施後, 二季度北京商住房市場成交量僅為10703平方米, 相較於第一季度下降98%。

“拿買商住的錢去交首付買個住宅更合適。 商住的漲幅沒有住宅的大, 而且需求量也沒有住宅的大, 住宅能落戶。 相比起來, 還是住宅項目更好些。 ”銷售人員表示。 當記者在鏈家門店諮詢商住房時, 其銷售向記者分析,

並認為“商住不適合居住。 ”

為了向記者展示商住的居住屬性差, 上述銷售員帶記者體驗了其門店所在的名為雙子座的商住房專案。 剛進樓層便聽到吵鬧的裝修聲和刺鼻的施工氣味, 房屋為4.2米層高LOFT。

實際使用率和空間感不算優越。 此外記者注意到, 在同一樓層, 還存在註冊公司及培訓班。

商住升值潛力小的確如此, 2015年7月, 田女士購得大興區一套61平米的商住複式, 購入時為每平米20000元, 而記者在安居客上看到賣房資訊顯示, 同戶型的房子目前每平米僅售27377元, 經過2016年一年的樓市瘋狂, 每平也僅僅漲7000元左右。

當商住專案遭遇冷落, 關於購租並舉的政策卻層層冒出。 有業內人士認為, 商住房未來將與租賃市場掛鉤的可能性極大。

“對於沒有入住的商住房項目依然會做調整。 預計最大的一種調整可能就是和租賃市場掛鉤, 即可租不可售。 這樣相對來說推進的難度不大, 也和近期的政策導向做了掛鉤。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採訪時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