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日本新任外相是“割肝救父”的大孝子

作者:蔣豐

河野洋平生於1937年, 今年正好80歲。 他是日本知名政治家, 曾經擔任過自民党總裁, 眾議院議長, 副首相, 外務大臣, 內閣官方長官, 現在, 他是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的會長。 他最為中國人所知的, 就是和村山談話齊名的河野談話——1993年8月4日, 他發表的談話中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強征慰安婦表示衷心的反省和道歉。

河野洋平的兒子, 是河野太郎, 8月3日正式上任為日本的外務大臣。 雖然, 用“好”和“壞”去評價一個政治家太過膚淺, 但我還是要是說, 河野太郎是個好人。 這一切, 還要從他的父親說起。

河野洋平在36歲的時候, 肝臟出現異常。 1993年, 在他政壇最活躍的時候其實一直忍受著肝炎的痛苦, 很快就被診斷為肝硬化。 2001年, 64歲的河野洋平肝硬化發展到了末期, 出現了肝性腦病等症狀, 可以說已經命垂一線, 隨時都可能去世。

2002年1月, 河野洋平情況急劇惡化,

眼睛顏色變黃, 尿液的顏色呈紅茶色, 於是迅速住進了順天堂大學附屬醫院, 進行精密體檢。 在這次體檢裡, 還發現了食道靜脈瘤。 醫生說, 一旦靜脈瘤破裂導致大出血, 很可能就會死去。 遍體鱗傷、滿身瘡痍的他接受手術之後, 長期躺在床上, 才開始感受到“死亡”在接近自己。

河野洋平的女兒治子說, “把我的肝臟給爸爸吧”, 卻被他憤怒地罵“笨蛋”, 自己不接受肝移植, 把女兒趕回了家。 不過, “割肝救父”這件事情, 並沒有因為怒氣停止, 而是一步步地在河野家悄悄地推進。 河野太郎說, “這種事情是長子的責任, 由我捐肝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於是, 開始勸服父親做肝移植手術:“爸爸, 肝移植沒有您想的那麼危險, 現在(2002年)的成功率已經在80%以上了,

而且日本還從沒有發生一起捐贈者死亡的案例。 ”

河野洋平原本認為, 每個人都有命數, 自己的肝不行了, 要是因此去世了也能說是神賜予的壽命完了。 怎麼能剖開健康人的肚子, 把他的肝移植到自己身上, 人為地延長壽命呢?這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事情。

就這樣, 父子倆一個人說“接受我的肝!”, 一個人說“我不要”, 執拗地反復爭吵著。

最後, 還是河野太郎說服了父親。 河野太郎在2002年4月16日, 自己作為肝捐贈者, 切除了三分之一的肝, 經過10幾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移植給了父親, 拯救了父親的生命。 肝移植之後, 河野洋平每天在吃早飯和晚飯前都按時服用免疫製劑, 為了避免細菌感染, 術後1年間戒了刺身等生食。 因為肝病驟降的體重, 在術後又恢復了8公斤, 健康地生活著。 河野太郎在手術後雖然疼得死去活來, 年輕的身體加上以前有運動習慣, 也很快恢復了。

“割肝救父”的佳話, 一直流傳在日本社會。 在患病時最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生死, 而是可以犧牲自己換取親人的健康, 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當然, 這是最壞的情況之下不得已的做法。 肝, 不是親人之間最珍貴的禮物, 彼此的健康才是。

霓虹醫療直通車社長陳建表示, 如今,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仍舊在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 肝炎如果不加以治療, 就可能發展成肝硬化, 因此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非常有必要。其他疾病也是一樣。如果自己和家人都能夠定期做精密體檢,儘早發現,及時治療,那麼就沒有任何人必須做出犧牲。

因此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非常有必要。其他疾病也是一樣。如果自己和家人都能夠定期做精密體檢,儘早發現,及時治療,那麼就沒有任何人必須做出犧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