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Dunkirk》戲服設計師 Jeffrey Kurland 親自解構電影軍服

欣賞 Christopher Nolan的執導功力之餘, 《Dunkirk》中的戲服也是亮點之一, 近日電影的著名戲服設計師 Jeffrey Kurland, 接受了由時尚作家 Christopher Laverty 創立的網站《Clothes on Film》的訪問, 親身講解關於戲中服飾的參考來源、隱含訊息等細節。

《Dunkirk》改編自二戰時期、以英軍為主的盟軍真實事件「鄧寇克大撤退」, 所以 Jeffrey Kurland 在製作戲服前, 搜集了很多報導過這事件的舊報章雜誌和古著軍服作參考, 從而瞭解當時英軍軍服的面料、剪裁、紋理等細節。 過程中,

他發現英軍當時仍然採用一戰時期的軍服設計, 例如羊毛面料。 鄧寇克一事發生於 1940 年, 而英軍到了 1942 年才正式以 Cotton 代替羊毛作為軍服面料, 這主要是因為二戰的爆發來得突然, 在沒有充足準備之下, 不少國家在戰爭初期都只能沿用一戰時的軍服。

此外, 英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 安排海軍船員和大量民間船隻駛向鄧寇克, 成功拯救了三十多萬位被困的軍人回國, 這畫面當然也有在電影中重現, Tom Glynn-Carney、Barry Keoghan 和 Mark Rylance 在戲中便是協助拯救的三位主要平民。 Jeffrey Kurland 透露其實三人的戲服背後都隱含著特別訊息, 在視覺上, 軍人身上沉重、骯髒的軍服,

反映他們在鄧寇克所陷入的困境, 帶出了絕望的感覺 ; 相反地, 來拯救他們的平民象徵著希望, 所以身上衣服的顏色較豐富。

此外, Mark Rylance 在戲中穿起襯衫、打著領帶直接跳上船駕駛, 這整齊的造型是為了表達拯救行動的緊急程度和他們的匆忙,

連換一套輕便衣服的時間都沒有。 瞭解不同角色戲服安排的背後用意, 令作為觀眾的我們多了一個角度和切入點, 去理解每個電影故事, 其實衣服有著比我們想像中更深層的意義。

除了衣服外, 《Dunkirk》中 Tom Hardy 所佩戴的二戰英軍軍表, 背後也有段有趣故事, 可到這裡查看。 而如果想看 Jeffrey Kurland 的完整訪問內容, 可進入《Clothes on Film》的網站。

Click here to view full gallery at Hypebeast.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