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苦難不一定是財富

苦難不一定是財富

葉超英

趨樂避苦, 是人的本能。 沒有人願意遭遇苦難, 更不會嚮往苦難;但是, 人生的順與逆, 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苦難, 有時不免突如其來, 以飛來橫禍的方式出現。 當苦難不可避免地來臨時, 就必須勇敢、堅強地迎接和承受。

面對當苦難, 有兩種態度。 一種是積極應對, 戰勝苦難;一種是消極無為, 被苦難擊垮。

前者, 人們總結出了“逆境出人才”“多難興邦”“苦難是人生的財富”的道理;孟子的總結更為鼓舞人:“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若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至於後者, 那些被苦難擊垮的人, 恐怕為數更多。

逆境出人才、苦難化為財富的例子, 不勝枚舉:司馬遷忍受宮刑之辱, 寫出了“千古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史記》;張海迪高位截癱, 克服重重困難學會了外語, 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成為人生的楷模;史鐵生的“職業就是生病”, 一生坐在輪椅裡不斷地思索人生、艱難寫作, 其精神的高度讓人難以仰望;科學家霍金僅憑眼睛的眨動示意, 依靠助手寫出了巨著《時間簡史》;海倫·凱勒盲、聾、啞, 但她學會了5種語言, 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 成為作家……

這些人遭遇的苦難, 足以將人徹底擊垮, 但他們都以非凡的心智和毅力戰勝了苦難。

只有這時, 這些經歷並超越了苦難的人, 才可以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 給人以巨大的激勵和鼓舞。

然而, 沒有人真正喜歡苦難, 更不用說去為了什麼財富而去刻意製造苦難、經歷苦難。 沒有遭遇坎坷的人說坎坷, 無非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沒有經歷苦難的人說苦難是財富, 無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更多的時候, 苦難並不是人生的財富, 而是人生真正難以忍受的痛楚。 如果說一定人生要經歷苦難才會有財富, 這樣的財富不要也罷。

然而, 當苦難不可抗拒地來臨, 那也不妨把苦難作為一所學校, 不斷地從中總結如何脫離苦難戰勝苦難的經驗。 只有在這個意義上, 才有苦難的財富可言。 反之, 如果經歷了苦難而不能總結苦難,

並且陷入苦難之中用盡全力也不能擺脫苦難, 或者脫離苦難之後又不能吸取前車之鑒, 乃至重蹈覆轍, 這樣的苦難又何來財富可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