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第一首流傳最廣,第二首最有豪氣

李白的飲酒詩, 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幾乎人人能誦。 但這只是第一首, 《月下獨酌》其實共有四首, 其中第二首最有豪氣。

《月下獨酌》其一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此詩運用豐富的想像, 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 由不獨而獨, 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 全詩以獨白的形式, 自立自破, 自破自立, 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籟,

因此一直為後人傳誦。

《月下獨酌》其二

李白

天若不愛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 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 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 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 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 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勿為醒者傳。

第二首詩通篇議論, 堪稱是一篇“愛酒辯”。 開頭從天地“愛酒”說起。 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 說明天地也愛酒, 再得出“天地既愛酒, 愛酒不愧天”的結論。 接著論人。 人中有聖賢, 聖賢也愛酒, 則常人之愛酒自不在話下。 這是李白為自己愛酒尋找藉口。 這不合邏輯的議論, 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情懷, 詩人的愛酒, 只是對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 他的“酒中趣”, 正是這種難以言傳的情懷。

《月下獨酌》其三

李白

三月咸陽城, 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 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 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 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 此樂最為甚。

第三首詩寫詩人因憂愁不能樂遊, 所以說“誰能春獨愁, 對此徑須飲”, 詩人希望從酒中得到寬慰。 接著詩人從人生觀的角度加以解釋, 在精神上尋求慰藉, 並得出“此樂最為甚”的結論。

《月下獨酌》其三

李白

窮愁千萬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 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 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 屢空饑顏回。

當代不樂飲, 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 乘月醉高臺。

第四首詩借用典故來寫飲酒的好處。 開頭寫詩人借酒澆愁, 希望能用酒鎮住憂愁, 並以推理的口氣說:“所以知酒聖,

酒酣心自開。 ”接著就把飲酒行樂說成是人世生活中最為實用最有意思的事情。

編輯 | 謝小樓

倚劍聽雨樓(ID:yjty-lou),回復“02”可查看《辛棄疾豪放詞十首代表作:倚天萬里須長劍;天下英雄誰敵手?》《“千古詞帝”李煜十首最美的小詞, 寫盡人生的悲歡愁苦!》、《十首蘇軾最美的宋詞》、《王維最經典的十首五言絕句, 驚豔了千年》、《十首最美的唐詩, 總有一首動你的內心》等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