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南石油大學志願者尋訪川劇文化:期待傳承與弘揚

中國青年網成都8月4日電(通訊員 楊柳)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一顆璀璨的明珠, 2006年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四川特色文化, 其關注度及傳承學習上曾一度陷入低迷期。 7月22日, 西南石油大學印象四川 魅力川萃前往成都市錦江區悅來茶社, 探尋川劇的魅力。

“川劇作為國粹在文革時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以至於後面很長一段時間鮮有人願意走近川劇、學習川劇。 近幾年因為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 以前看川劇的都是一些老頭、老太太, 現在舞臺下面可以看見一些年輕人的影子了。 ”川劇的領軍人物王厚盛王老師在後臺對實踐隊員說。

王厚盛老師為演職人員化妝。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柳 提供

“臺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剛走進化妝間, 實踐隊員已是滿臉汗水, 沒有空調, 幾台風扇在頭頂上咿呀的轉著, 小小的化妝間依然似蒸籠一般, 而川劇演職人員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環境,

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化妝、練唱、熱身……身著川劇服裝的他們早已是汗流浹背。

川劇表演者在後臺練習。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柳 提供

在悅來茶社裡, 成都市川劇研究中心的川劇演員們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他們將要為大家表演《霸王別姬》《花仙劍》兩部戲劇。

年僅17歲的虞姬表演者告訴實踐隊員, 最初學習有時候會很乏味, 但隨著深入的瞭解會發現川劇是那樣的迷人, “我學習川劇最初是受到爸爸的影響, 因為爸爸也是學習川劇的。 ”已有5年學習經歷的她, 除了每週六會跟隨團隊外出表演, 其他時候都在學習和練習川劇。

在化妝間, 實踐隊員發現了很多年輕的身影, 王老師介紹說:“現在國家政策好, 推崇大家學習川劇, 很多川劇團現在也會到小、初、高等學校進行宣傳教育, 希望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瞭解川劇、學習川劇, 讓川劇的隊伍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

學習川劇60多年的王老師, 今年已經73歲了, 雖然已經退休, 卻依然堅持跟隨團隊四處演出,

宣傳、弘揚川劇的魅力, 歲月善待了這位老者, 帶給他的他更多是自信與快樂, 這大概也是川劇的魅力。

實踐隊員與川劇表演者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柳 提供

親身下河知深淺, 親口嘗梨知酸甜。 “站在了船頭, ‘了’這裡有一個轉音的過程,

”川劇老師不厭其煩地教著隊員們, “對於初學者, 真的好難, 每一次起承轉合, 一不小心就破音了。 ”

“沒有一蹴而就的事, 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光鮮亮麗的表演者, 而忽略的他們背後付出的艱辛, 每一次的發音, 每一次起承轉合都是經過了千百次的磨練, 在這裡我們要致敬川劇表演者, 感謝他們帶給我們這樣精彩紛呈的川劇表演, 感謝他們對川劇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在親身經歷川劇的學習後實踐隊員說道。

一個國家的歷史資源、文化遺產滋養著這個國家的發展壯大,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 傳統的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模式和社會行動, 同時也是當下的人們獲得民族認同感, 增強國家向心力、團結力的思想源泉。

“對川劇的尋訪雖然結束了,但對於四川特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行動還在繼續,實踐隊將通過實踐過程中紀錄片的拍攝、撰寫的調研報告、論文、開展特色文化宣講會等形式向廣大人民宣傳、弘揚四川特色文化,提升公眾對於特色文化的保護以及傳承意識。”團隊成員告訴記者。

“對川劇的尋訪雖然結束了,但對於四川特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行動還在繼續,實踐隊將通過實踐過程中紀錄片的拍攝、撰寫的調研報告、論文、開展特色文化宣講會等形式向廣大人民宣傳、弘揚四川特色文化,提升公眾對於特色文化的保護以及傳承意識。”團隊成員告訴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