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戰狼Ⅱ》為國產電影帶來了什麼?

九局發[2017]070號

文藝九局·葉觀晨

《戰狼Ⅱ》, 無疑將電影暑期檔徹底燃了起來。

上映以來, 以日均兩億多的票房一路高歌猛進, 首映日四小時內票房近億, 以3.4億刷新中國電影單日票房紀錄。 截至8月4日, 票房已突破20億, 成為今年國產電影當之無愧的領航者。

而與票房節節升高相伴的, 是影片的口碑。 貓眼評分9.7, 豆瓣評分從起初的7.2升至7.5, 逆勢生長的口碑分數折射出不斷發酵的好評聲勢。 “這部戲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打戲非常帶感, 燃爆了!”用腳投票、用心點贊的“自來水”們造就出國內罕見的對主旋律電影的觀賞熱潮。

這股熱潮並非首次。 去年的《湄公河行動》火爆令人記憶猶新。 驚險刺激的跨國緝凶故事, 火爆炫目的打鬥動作讓當時的觀眾眼前一亮, 大呼過癮。 家國情懷、兄弟情義、鐵血擔當等正能量鮮明呈現, 卻沒有讓觀眾感覺生澀造作, 反而萌生真心的感動和認同。

《湄公河行動》的成功說明, 主旋律題材的好口碑與商業回報可以兼顧, 關鍵是看故事精不精彩, 製作水準上不上乘, 演員表現用不用心。 無疑, 《戰狼Ⅱ》做到了這些。

《戰狼Ⅱ》並非口碑好到一邊倒, 也有許多觀眾提出了質疑, 比如主角光環過強以致一些反常識現象出現:用鋼絲網攔住火箭彈, 中拉德拉病毒後快速“回血”;張翰扮演的富二代原本槍都使不好, 居然在冷鋒的鼓勵下“秒變”專業戰士, 操作坦克, 越戰越勇。 這些內容成為不少觀眾的“槽點”。

不可否認, 《戰狼Ⅱ》存在瑕疵, 觀眾的質疑聲音並非沒有價值。 相比於武戲的精彩, 《戰狼Ⅱ》在文戲方面的確有進步的空間, 尤其在反面人物和配角人物的設計方面, 情節的合理性和情感的豐富性可以再完善一些。

但《戰狼Ⅱ》中的文戲確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 根據亞丁灣撤僑事件改編的非洲救援故事, 有血有肉, 有驚險也有感動, 為冷鋒的一系列行動提供了合理的情節鋪墊;對抗強拆地痞, 保護烈士家屬, 雖被判刑脫下軍裝, 但始終將戰狼精神牢記心間, 這份故事邏輯賦予冷鋒有人情味、甘為祖國奉獻的精神底色, 也為他整部片的表現注入了充分的心理動機。

而很多人談論的主角光環強大, 屢現反常識現象, 也並非《戰狼Ⅱ》獨有。 環顧世界, 這種主角光環、反常識現象在“孤膽英雄”式動作片中普遍存在, 甚至是一種特色。 《第一滴血》系列, 《007》系列, 《速度與激情》系列, 其中所謂的“反物理”“超自然”場景不勝枚舉。

電影畢竟不是現實, 觀眾進入影院, 就是想隨人物體驗一場夢幻的冒險歷程, 這也是很多人稱電影為光影夢境的原因。 如果純粹用現實合理性去校檢動作電影的特效場景、動作設計, 無疑是在降低動作電影的審美樂趣, 消解引人入勝的緊張感。 豐富故事的精彩性和畫面感,

凸顯主人公的個人能力和英勇無畏, 進行必要的藝術性處理是合理且正常的手段。

《戰狼Ⅱ》帶給中國電影的不止是一個個漂亮的票房資料, 更是一次關於電影品質和創作態度的示範。 這部片的定位是一部熱血動作片, 全片在動作設計的創意上和完成度上, 在特效畫面的品質感、爆破場景的壯觀感上, 配得上國產電影的標杆稱號。 而這份標杆能夠樹立, 依賴於主創們的匠心和責任心。

開頭六分鐘一鏡到底的水下鬥海盜的場面堪稱驚豔, 一下子吊起觀眾的胃口。 而這份驚豔, 是吳京26次反復跳水, 演員和攝影師每天在水中超過10個小時生生“泡”出來的;全片冷鋒的打鬥場面給人拳拳到肉、幹練明快之感, 看得十分過癮。而這份過癮是吳京堅持不用替身,親力親為、拼命實幹的辛勞結果。他自己曾說,最好的表演還是要回歸真聽真看真感覺。正是這份真實的用心,換來了他應有的贊可。

有人說從吳京身上看到成龍的影子,敢拼,玩命。當年成龍用自己的真功夫和敬業精神贏得了好萊塢的口碑和尊敬,今天的吳京,用自己真誠的付出、全力的投入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觀眾的掌聲。

《戰狼Ⅱ》選角堅持用對的不用貴的,資金主力用在製作的刀刃上。從諸多的拍攝花絮上看,這部戲是電影人用實打實的誠意創造出來的。這也說明,當今觀眾對好電影的熱切期待,對什麼是良心之作,什麼是圈錢之作,什麼是高品質,什麼是純敷衍,分得十分真切。

中國電影近些年不乏資本“綁架”下的庸俗潦草之作,用大IP、大投資、大明星來堆砌,呈現的作品常常讓觀眾倍感尷尬。差在哪裡?這次《戰狼Ⅱ》上了一次生動的示範課。明星、IP 都只是電影的生產要素,真正核心的,是創作過程本身的投入和用心。如果中國影人都有一顆創造經典,渴望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的決心,有為品質負責而不只為資本負責的態度,或許《戰狼Ⅱ》,只是一個新起點。

文章版權所有 圖片選自網路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看得十分過癮。而這份過癮是吳京堅持不用替身,親力親為、拼命實幹的辛勞結果。他自己曾說,最好的表演還是要回歸真聽真看真感覺。正是這份真實的用心,換來了他應有的贊可。

有人說從吳京身上看到成龍的影子,敢拼,玩命。當年成龍用自己的真功夫和敬業精神贏得了好萊塢的口碑和尊敬,今天的吳京,用自己真誠的付出、全力的投入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觀眾的掌聲。

《戰狼Ⅱ》選角堅持用對的不用貴的,資金主力用在製作的刀刃上。從諸多的拍攝花絮上看,這部戲是電影人用實打實的誠意創造出來的。這也說明,當今觀眾對好電影的熱切期待,對什麼是良心之作,什麼是圈錢之作,什麼是高品質,什麼是純敷衍,分得十分真切。

中國電影近些年不乏資本“綁架”下的庸俗潦草之作,用大IP、大投資、大明星來堆砌,呈現的作品常常讓觀眾倍感尷尬。差在哪裡?這次《戰狼Ⅱ》上了一次生動的示範課。明星、IP 都只是電影的生產要素,真正核心的,是創作過程本身的投入和用心。如果中國影人都有一顆創造經典,渴望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的決心,有為品質負責而不只為資本負責的態度,或許《戰狼Ⅱ》,只是一個新起點。

文章版權所有 圖片選自網路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