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說服農夫,子貢為何不如馬夫

孔子周遊六國途中, 車隊的馬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農夫一生氣, 就捉住馬扣押起來。

子貢知道後, 就自告奮勇去懇求農夫歸還馬, 沒想到農夫對子貢的懇求不予理會。

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 就好比請野獸享用祭祀所用的豐盛祭品, 請飛鳥聆聽九韶雅樂一樣。 讓子貢去說服農夫, 這是我的不對, 並非農夫的過錯。 ”

於是, 孔子讓馬夫前去說服農夫歸還馬。

馬夫對農夫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 我以前也不曾到過你們西邊的國家來, 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 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夫聽了, 覺得馬夫說得在理, 就把馬還給馬夫。

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在粗人面前談論詩書, 這是不知變通的讀書人所以誤事的原因。

馬夫所說的道理, 如果這番話從子貢口中說出來, 恐怕農夫仍然不會接受。 為什麼呢?

因為子貢和農夫兩人的學識、修養相差太遠,

彼此早已心存距離, 也就難以說到一塊去。

然而, 孔子為什麼不先要馬夫去, 而任由子貢前去說服農夫呢?

如果一開始就讓馬夫前去, 子貢心裡一定不服氣!如今不但子貢毫無怨言, 也讓馬夫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 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世人不知權變, 常常現在怕規則來約束他人, 以資歷資格來限制他人, 以兼有所長來期望他人。

如此行事, 如此用人, 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