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CO野蠻生長亟待強監管,區塊鏈走向何方?

近年來, 區塊鏈成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新技術, 從虛擬貨幣到智慧合約到近期異常火爆的ICO, 區塊鏈的應用範圍和影響持續擴大。 然而, 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

《合規區塊鏈指引》發佈, 探索區塊鏈監管之路

近日, 國家互金專委會正式發佈《合規區塊鏈指引》(下文簡稱“《指引》”)。 《指引》研究了當前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並從技術、業務應用和監管層面對區塊鏈的合規性進行研究和規範。

《指引》中指出, 在技術上, 區塊鏈存在基礎架構、可擴展性和性能瓶頸還有待突破, 網路資訊安全問題及安全防護考慮不足, 可推廣的應用難落地, 偽區塊鏈應用廣泛存在等問題。 在業務方面, 目前行業缺乏自律, 違規操作多, 業務不公開不透明情況廣泛存在, 為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便利。

其中針對ICO監管, 《指引》中提到可從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合適、必要的監管:將各數位貨幣、ICO 代幣的交易平臺接入監管中心的監管平臺,

並用區塊鏈進行記錄;對交易平臺、發行方、主要負責人等進行嚴密監管, 特別是對其境外活動動向進行跟蹤監管, 嚴防“跑路”情況出現;加大對資金動向的跟蹤與監管, 防止利用數位貨幣、ICO代幣的特點進行非法資產轉移的情況出現;資訊公開。

利用區塊鏈從事ICO等融資, 這一行為如何監管, 已是擺在全球監管者面前的新課題。 一位境外投行人士表示, 美國法律監管在趨於嚴格, 美國證監會認定ICO是金融證券, 要報備。

中國央行也注意到ICO等創新融資方式。 中國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表示, “ICO項目往往處於技術孵化階段, 商業模式還未成型,

加上技術的顛覆性和開創性很強, 監管者難以像IPO上市審批一樣, 對ICO專案的前景和價值做出專業、合理的評價。 可見, 監管者不宜作為ICO項目好壞的審判者, 最佳的角色是市場創新的‘守門人’, 而不是‘清道夫’。 ”

各國發力部署區塊鏈, 多數仍處概念證明階段

雖然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的應用剛剛起步, 但是各國對其重視程度極高。 今年5月份, 西班牙批發銀行Cecabank宣佈成立了西班牙的第一個區塊鏈聯盟, 聲明中表示該聯盟“覆蓋了西班牙銀行業的33%”。

據OKCoin幣行最新透露消息顯示, 目前納斯達克已經與瑞士主要的股票交易所運營方成一項協議, 將區塊鏈整合到OTC產品服務中。 此外, 納斯達克還表達了對投資更多區塊鏈創業公司的渴望,

並且是計畫投資千萬美元。

近來香港交易所也是動作頻繁。 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 計畫在2018年推出一個全新的平臺, 香港交易所私募市場(HKEXPrivateMarket), 它將使用區塊鏈技術為早期創業公司及其投資者提供一個股票登記、轉讓和資訊披露的共用服務平臺。

目前, 中國已經形成三大區塊鏈聯盟。 隨著中國各大互聯網公司相繼在區塊鏈領域戰略佈局, 2017年區塊鏈的應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年5月, 萬達網路科技集團與趣鏈科技簽署區塊鏈戰略合作協定, 同月又與中國銀聯、京東金融聯合完成了基於區塊鏈的跨境業務試驗。

百度副總裁張旭陽曾在多個場合談及, 區塊鏈技術作為新金融的底層帳戶架構, 推動價值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的形成。 5月16日, 百度金融與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國內首單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專案, 發行規模達4.24億元。 該項目成為國內首單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支援, 實現ABS“真資產”的項目。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有消息稱, 中國電商巨頭阿裡巴巴集團、跨國電信公司中興、中國聯通以及中國工信部即將聯合起來共同打造一個物聯網區塊鏈框架。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 現階段國內外基於聯盟鏈的區塊鏈項目已有不少, 但主要集中於銀行非核心業務應用, 多數還處在概念證明階段。

公私有鏈討論爭議不斷

區塊鏈實踐走向何方?

進入2017年, 區塊鏈已然成為“網紅”, 正在全球範圍內醞釀新一輪投資和研發大潮。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1175家區塊鏈創業公司先後設立,2016年前9個月,全球區塊鏈風險投資超過14億美元。

然而,從企業發展週期來看,當前大部分的投融資還停留在天使輪和A輪、B輪融資階段,預示著區塊鏈相關公司還處於早期萌芽和摸索階段。據高盛預計,在接下來的2年內可見到早期技術原型,2-5年後有機會見到有限度的市場應用,而5-10年內將會有更大範圍的市場普及。

目前,區塊鏈技術與其他行業的結合實踐已從金融業蔓延至物聯網、供應鏈、醫療、智慧製造等各個領域,一些項目開始落地,區塊鏈應用已初見端倪。

不過,近期ICO概念興起,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公私有鏈討論爭議不斷。關於區塊鏈、加密貨幣、ICO等新事物,多數人還處於“默觀”期。知名律師肖颯認為,如果從投資或投機角度,當下區塊鏈、加密貨幣確實是一個風口,只要不觸及一國法律紅線,躲開大概率“灰犀牛”(如涉眾事件或緊急叫停等),此領域的市場機會客觀來講比較多,利潤空間較大。

“區塊鏈的結構可以讓我們的價值跟互聯網的資訊流結合在一塊,使互聯網從資訊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下一步的數位資產化或數位資產成為可能。”在張旭陽看來,互聯網從去年開始進入到了人工智慧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會成為場景革命之後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術。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1175家區塊鏈創業公司先後設立,2016年前9個月,全球區塊鏈風險投資超過14億美元。

然而,從企業發展週期來看,當前大部分的投融資還停留在天使輪和A輪、B輪融資階段,預示著區塊鏈相關公司還處於早期萌芽和摸索階段。據高盛預計,在接下來的2年內可見到早期技術原型,2-5年後有機會見到有限度的市場應用,而5-10年內將會有更大範圍的市場普及。

目前,區塊鏈技術與其他行業的結合實踐已從金融業蔓延至物聯網、供應鏈、醫療、智慧製造等各個領域,一些項目開始落地,區塊鏈應用已初見端倪。

不過,近期ICO概念興起,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公私有鏈討論爭議不斷。關於區塊鏈、加密貨幣、ICO等新事物,多數人還處於“默觀”期。知名律師肖颯認為,如果從投資或投機角度,當下區塊鏈、加密貨幣確實是一個風口,只要不觸及一國法律紅線,躲開大概率“灰犀牛”(如涉眾事件或緊急叫停等),此領域的市場機會客觀來講比較多,利潤空間較大。

“區塊鏈的結構可以讓我們的價值跟互聯網的資訊流結合在一塊,使互聯網從資訊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下一步的數位資產化或數位資產成為可能。”在張旭陽看來,互聯網從去年開始進入到了人工智慧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會成為場景革命之後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