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愛康科技收購受阻 研創材料的“新想法”底氣何在?

近年來, 新三板成為了上市公司熱衷的並購池。 據瞭解, 去年新三板共發生了60例新三板被上市公司並購的交易, 今年上半年的案例數就已經超過40例, 如此看來, 嫁入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新三板公司實現資本化和股東退出的捷徑。 專業人士指出, 對於新三板公司來說, 如果企業未來成長空間足夠好, 仍可以走IPO, 但是如果對未來成長空間看不清, 還不如賣給上市公司。

然而, 在這個新三板公司熱衷於“嫁入” 上市公司的年代, 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卻拒絕了A股上市公司的收購, 成為了當下市場的一股“清流”。

這家公司就是研創材料, 而無奈被拒的A股上市公司正是愛康科技。

愛康科技看重研創材料的什麼?

在研創材料業績下滑嚴重, 2016年營業收入同比降低93.16%;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8.96萬元的情況下, 7月18日晚間, 上市公司愛康科技發佈公告稱, 擬收購新三板公司研創材料。

作為一家A股上市公司, 愛康科技看重了研創材料的什麼?

據瞭解, 研創材料於2016年8月8日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是一家集各類鍍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於一體, 同時完整掌握光伏電池HIT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各類陶瓷、金屬及合金鍍膜材料, 應用於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元件變色器件等再生能源及環保節能領域。

愛康科技表示, 公司收購研創材料將很大程度上提升全資子公司蘇州愛康光電科技的電池片生產轉換效率, 同時HIT等光伏新技術的應用對於終端光伏電站投資, 未來將產生革命性的降本效應。

由此可見, 對於一家在光伏產業鏈中主要以元件銷售和相關配件製造為主的愛康科技來說,

研創材料所具備的技術優勢正是愛康科技所缺少的。 在“效率至上”的如今, HIT等光伏新技術正是愛康科技能夠對未來保持競爭力的保證。

不僅如此, 研創材料在薄膜發電領域的發展可能也是愛康科技所看重的另一個方面。 眾所周知, 作為光伏行業的一個重要的技術發展路線, 薄膜發電一直被業內看為未來光伏發展的關鍵技術。 如果在未來薄膜發電市場迎來發展, 那擁有研創材料在薄膜發電領域優勢的愛康科技將在薄膜發電市場中占得先機。 而且從整體發展來看, 對研創材料的收購與愛康科技目前的光伏發電業務可以形成協同效應, 保證了企業全面的競爭力。

研創材料的“新想法”

關於這次終止收購, 據研創材料方面的說法是近期國內證券市場環境、相關政策發生了較大變化, 雙方“合作時機及有關條件尚不成熟”, 決定終止本次重大事項。

而愛康科技的說法是, 研創材料“對進入資本市場有了新的想法”, 雙方未能就交易價格、交易方式等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研創材料進入資本市場的“新想法”到底是什麼?事實上, 新三板公司如果不“嫁入”上市公司, 剩下的進入資本市場的路子便是獨立IPO。 但是看目前的業績, 研創材料又何來獨立上市的底氣?

資料顯示, 研創材料下游客戶主要是薄膜發電元件企業。 而因薄膜發電行業的技術門檻較高、投資金額大等原因, 全球的薄膜發電組件行業企業的集中度較高,

主要包括以CdTe技術路線為主的美國Firstsolar公司、以CIGS技術路線為主的日本Solarfrontier公司、以非晶矽技術路線為主的漢能控股集團。 而漢能控股在國內乃至全球的非晶矽薄膜市場幾乎佔據壟斷地位, 所以成為研創材料重要客戶, 2015年、2014年公司對漢能控股集團及其關聯方銷售收入占比分別高達69.77%、77.46%。

當2016年出現大幅虧損時研創材料曾表示, 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公司下游主要客戶產業升級, 銷售訂單大幅度減少, 公司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尚未產生經濟效益, 產能過低, 固定成本增加;同時, 公司不斷研發新技術, 新產品, 投入較多研發成本等共同影響所致。

據瞭解, 研創材料去年研發投入金額高達423.47萬元, 占營業收入的62.56%。 而截止2016年度,研創材料已獲授權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將營業收入的62.56%用來作為研發投入,著都是十分難得的。由此可見,研創材料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是具備很大野心的。而技術、專利上的優勢也讓研創材料對自身的價值有十足的信心。

而另一方面,研創材料的“新想法”或許跟漢能有關。作為研創材料的第一大客戶,漢能在經歷股價“腰斬”事件之後一蹶不振,使得漢能對研創材料的銷售訂單大幅度減少,這直接導致了研創材料的業績大滑坡。

而近一年來,在前首富李河君的帶領之下,漢能從去年7月份發佈太陽能全動力汽車起,其企業狀況已經越趨於良好,並在201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近日,漢能還發佈了新產品“漢能漢瓦”,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目光。據最新消息,漢能薄膜目前正在積極與香港證監會溝通,複牌有望。由此可見,漢能目前不但已經逐漸擺脫困境,而且已經獲得了新的發展機會。

手握技術優勢,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以及漢能發展情況的好轉,或許這些正是研創材料“新想法”的底氣所在。

如此看來,愛康科技與研創材料的收購事宜或許並未結束,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小編將會持續關注。

而截止2016年度,研創材料已獲授權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將營業收入的62.56%用來作為研發投入,著都是十分難得的。由此可見,研創材料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是具備很大野心的。而技術、專利上的優勢也讓研創材料對自身的價值有十足的信心。

而另一方面,研創材料的“新想法”或許跟漢能有關。作為研創材料的第一大客戶,漢能在經歷股價“腰斬”事件之後一蹶不振,使得漢能對研創材料的銷售訂單大幅度減少,這直接導致了研創材料的業績大滑坡。

而近一年來,在前首富李河君的帶領之下,漢能從去年7月份發佈太陽能全動力汽車起,其企業狀況已經越趨於良好,並在201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近日,漢能還發佈了新產品“漢能漢瓦”,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目光。據最新消息,漢能薄膜目前正在積極與香港證監會溝通,複牌有望。由此可見,漢能目前不但已經逐漸擺脫困境,而且已經獲得了新的發展機會。

手握技術優勢,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以及漢能發展情況的好轉,或許這些正是研創材料“新想法”的底氣所在。

如此看來,愛康科技與研創材料的收購事宜或許並未結束,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小編將會持續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