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康得的墓誌銘是什麼 康得的美學思想是哪些

康得在德國是一位十分有名望的哲學家, 他開創了德國的古典哲學, 而他的思想也促使許多新的流派產生, 他曾經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 並且將這些理論和經驗以及理性主義進行了融合。 這樣一個偉大人物在當時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這一點在康得的墓誌銘上就可以看出來, 那麼康得的墓誌銘是怎樣的呢?

康得墓誌銘圖片

康得的墓誌銘中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頭上的星空以及人們心中的道德律, 這是具有強大氣勢的名言名句, 在他的墓誌銘中人們感受到了這位偉人不同于常人的理想, 同時這句話也是出自他的一部著名作品, 這個作品的名字就是《實踐理性批判》。 他曾經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觀點, 認為道德的準則並不是讓一個人或者其他人感受到幸福, 而是一種在人們心中永遠不變的道德律, 這個準則是具有絕對性的。

這個觀點在當時起到了巨大的影響力, 所以才會出現在康得的墓誌銘中。

在康得的墓誌銘中頭上的星空指的是關於宇宙方面的問題, 而道德律則是屬於人類本身的問題, 頭上的星空或許會有些迷茫, 但是道德律卻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觀點, 正是因為人們心中有了道德律的約束, 所以才會看到美麗的星空。 也只有道德律影響到人們的內心後, 才可以造就出星空的美麗。 這句話有著非常深刻的哲理, 所以說康得對思想以及哲學做出的努力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康得的美學思想是哪些

康得, 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 古典哲學的開創者, 是唯心主義與康得主義的開啟者, 在西方思想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那麼康得的美學思想又有哪些內容呢?

康得的美學思想

康得的美學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領域, 一是在對美的分析方面, 二是在對崇高的解析方面, 三是在對藝術美的討論上。

在對美的分析上, 康得認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 萬物都有其美的地方, 而人的美在於心靈。

美是人心的影射, 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 美是藝術瑰寶, 能讓人擁有細緻入微的性格, 越是細緻, 他的世界觀就越開闊, 對世界的貢獻越大。 美本身沒有魔力, 美的創造來自其內心高尚的道德動機, 而這種動機被人道主義化了。 這種人道主義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動機充滿了對人個體的尊重, 所以美才能夠體現道德的純潔和人道主義的精神。

在對崇高的解析上, 康得認為崇高是美的一種表現。 崇高是主體與客體出現相互衝擊力的一種形態, 譬如雷鳴閃電, 波濤洶湧。 在人的面前, 這些東西很強大, 但是人在這些東西面前沒有退縮, 這就出現了崇高的感覺。 這種感覺夾雜著恐懼與害怕, 但也充滿了勝利的愉悅感。

康得認為, 這就是崇高。

在對藝術美的討論上, 康得認為, 藝術依附於美, 依賴于道德。 藝術的在於它的獨特性, 因此藝術無法傳授, 即藝術具有不可複製性。 自古以來, 藝術的表現只能來自于天才, 這種天才不會遵循特定的法規, 而是去破壞所謂的規則。 這種環境創造的才是獨特的藝術品。 康得認為, 科學需要勤奮, 而藝術需要的是天才, 靈感是無法模仿的。

康得哲學有哪些局限性

康得的哲學思想並非是最完美的,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十全十美, 在他的哲學主張中, 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康得哲學的局限性具體而言, 有以下幾個方面。

康得頭像

康得哲學的局限性首先就是形而上學,而他思想上所導致的的形而上學的原因是他為了將理性主義的獨斷論和經驗主義的懷疑論進行調和,從而把認識的終極物件解釋為一種不可知的“物自體”,這樣就導致了一種“不可知論”,而這恰恰就是其局限性,我們都知道,今天的主流的思想是“可知論”,他的思想是與之相悖的。

另一個方面是對認知的一個“範疇”的鑒定分析,他把認識當成了一個完全靜態的結構,從而忽略了認識的動態過程。也就是說世界是動態的,存在的只是相對的靜止。在看的看來,則是完全的靜止。對於他本人來說,並不認為自己的思想有什麼局限性,他曾經在提到自己的思想時說過,“我的哲學所闡述的是純理想的一個有機的結構體,當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有著與之對應的功能,當你要調離這個職位,讓其去扮演其他角色,就打破了世界的平衡狀態。”

對於這一方面的探討,恰恰是之後的哲學家們所研究的方向,也是後世對哲學,對世界認知的另一個全新的方面,從而也就證明了這兩點就是康得哲學的局限性。

康得頭像

康得哲學的局限性首先就是形而上學,而他思想上所導致的的形而上學的原因是他為了將理性主義的獨斷論和經驗主義的懷疑論進行調和,從而把認識的終極物件解釋為一種不可知的“物自體”,這樣就導致了一種“不可知論”,而這恰恰就是其局限性,我們都知道,今天的主流的思想是“可知論”,他的思想是與之相悖的。

另一個方面是對認知的一個“範疇”的鑒定分析,他把認識當成了一個完全靜態的結構,從而忽略了認識的動態過程。也就是說世界是動態的,存在的只是相對的靜止。在看的看來,則是完全的靜止。對於他本人來說,並不認為自己的思想有什麼局限性,他曾經在提到自己的思想時說過,“我的哲學所闡述的是純理想的一個有機的結構體,當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有著與之對應的功能,當你要調離這個職位,讓其去扮演其他角色,就打破了世界的平衡狀態。”

對於這一方面的探討,恰恰是之後的哲學家們所研究的方向,也是後世對哲學,對世界認知的另一個全新的方面,從而也就證明了這兩點就是康得哲學的局限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