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外匯管理局出來打臉了,民企遭遇的不實報導何時休?

“中國外匯局正在對安邦、海航、萬達、複星和浙江羅森內裡投資公司境外收購涉及的內保外貸情況進行檢查”。 前不久, 類似這樣的報導將萬達等公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時間各種猜測和質疑都指向幾家民企參與海外投資的初衷。

然而8月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出來闢謠, 分分鐘打臉這些不實報導。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消息稱相關報導情況完全屬於媒體虛假捏造:國家外匯管理局並未針對媒體報導中的幾家企業開展內保外貸業務調查。 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行為也做出了明確表態, 表示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沒有變, 也不會變。

參與海外資產的並購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政府積極鼓勵的方向, 而在一些跨境並購中, 內保外貸成為大部分境內資本方通常首選的融資方式。

所謂內保外貸, 通常是指境內銀行為境內企業在境外註冊的附屬企業或參股投資企業提供擔保, 由境外銀行給境外投資企業發放相應貸款的一種正常的融資形式。

而且國家外匯局表示的, 會積極支持包括銀行和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開展真實合規的內保外貸業務。

既然是正常的融資形式, 那就沒必要過度解讀了。 那為什麼還有人會借此大做文章, 導致幾家民企參與海外投資的初衷被各種解讀, 甚至這些公司自身的負債風險都被極度放大?

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話來說, “絕大多數是真關心, 但也有極個別是真造謠,

唯恐天下不亂。 ”

像萬達, 在今年進行企業轉型、推進輕資產化戰略時, 通過轉讓旗下重資產的方式增加資產流動性以確保公司整體戰略轉型的舉措就被各種惡意揣測, 諸如“王健林在虧損邊緣”、“資金鏈脆弱”等字眼時不時出現在媒體的報導中, 更有人稱萬達這是在“賣身”還債!

稍微有點商業邏輯的人都應該知道, 卸下重資產包袱的萬達集團, 走輕資產路後其競爭力和估值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更何況王健林早在2015年就提過, 萬達從2014年開始就在全面轉型。

民企對國民經濟的作用本不該有爭議, 但有些人就是帶著幸災樂禍的態度唯恐天下不亂, 再加上別有用心的人和無良媒體的推動, 一些不瞭解真相的吃瓜群眾就容易被帶拐。

試問如果咱們的民企真的出事了, 對我們整體的國民經濟是好是壞?認真想想就會明白。 所以少點陰謀論多點包容, 少點惡意中傷, 多點期待觀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