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華西村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螺螄殼裡做道場”到“騰籠換鳥”

國際線上消息:第一眼看到華西村, 就有一種“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感覺。

華西村村口全景, 可看到高聳入雲的龍希大酒店, 右下角可看到“天下第一村”的牌坊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的華西村, 地方真不大。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建村時的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 人口不到700人。 後來, 通過將周邊20個村子納入共同發展, 面積擴充到35平方公里。 即便如此, 這樣的面積相對于華西村的經濟體量來說, 還是有點施展不開拳腳的感覺。

為了向土地要效益, 當年的吳仁寶老書記推動了一系列改革, 最終實現了村集體對集體土地和財富的統一管理, 實現了農業向工業的轉型, 華西村開始走上致富路。 1978年開始, 華西村公開對外介紹致富經驗。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華西人住進了別墅、開上了轎車。 這樣的生活水準, 現在看來也是很超前的。 2001年, 華西村被譽為“天下第一村”。

光是觀察村裡不同時期的建築, 就可以發現華西村在不同發展時期的定位。 其中都貫徹了“螺螄殼裡做道場”的理念。

村民別墅俯瞰

一、村民別墅

村民別墅由村裡統一來建, 這算得上是華西村當年的創新。 華西村的別墅動輒400平米、500平米, 不同時期的別墅造了好幾批。

村民朱靜菊的別墅建於2003年, 2005年入住, 面積450平米。

超大面積的別墅, 一方面可以讓村民的居住條件得到大幅改善, 增加幸福感;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地提升“華西村”的對外形象。 其實, 最重要的還有利於對土地的集約化使用, 通過統一規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當年就能想明白這一點並付諸實施的村子, 應該不多。

幸福園金塔群

二、華西金塔

1996年落成的華西金塔, 一共有七級十七層, 高98米, 堪稱當年數一數二的地標性建築。 後來, 華西村又建了九座金塔, 形成了一個“幸福園”建築群。

這些金塔, 標誌著華西村實體經濟發展的輝煌。 在外人看來, 這是華西村在顯富。 但在我看來, 這正是為了向土地要效益。

土地不夠用, 除了向外擴並周邊村, 發展高層建築是唯一出路。 事實上, 這些金塔都有實際功能, 並非華而不實的裝飾建築物。 有的是人才公寓、有的是體檢中心、有的是營養配餐中心、還有的是村屬企業的財務辦公大樓。

金塔與龍希大酒店

二、龍希大酒店

2011年華西村建村五十周年之際投入使用的龍希大酒店屬於超高層建築, 328米的高度, 共有74層, 與周圍的建築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說, 這個高度是為了向北京最高的國貿三期(328米)看齊, 意含華西人和黨中央高度保持一致。 這個大酒店的總投資超過30億元, 建築面積21.29萬平方米, 共有826套客房,1769個床位。

旅遊服務是華西村經濟結構中重要的一環。超五星標準的龍希大酒店,既能全面拉高華西村的服務水準,同時也可以在現有土地面積下大幅提升旅遊接待條件。這樣的長遠考慮,一般的決策者很難下得了決心。

等比例修建的"天安門"

三、世界公園

不用出村,就能周遊世界。這是當年華西村建設“世界公園”的初衷。在這裡,不僅能看到天安門和山海關比肩、還能看到凱旋門和悉尼歌劇院對望。太和殿化身成了華西村博物館的陳列展廳。在遊覽途中,甚至還能看到隧道、直升機場等。

這樣的建築密度,如果從美學角度來看談不上完美。但是,從新聞角度來說,話題性足夠強。不但能夠滿足村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周遊世界的願望,還能吸引外地遊客前來觀光。這其實也是一種“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嘗試,頗具冒險精神。

最近幾年,華西村並未新增地標性建築,這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華西村經濟模式正在轉型。以前的華西村以實體經濟為主,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做到了極致,現在的華西村,正在開拓金融服務和旅遊服務市場,嘗試“騰籠換鳥”,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來實現資產的增值和保值。2016年,華西村的資產總額高達534億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9萬元,比上海和北京還要高。

如此看來,華西村還真不是一個小地方。

共有826套客房,1769個床位。

旅遊服務是華西村經濟結構中重要的一環。超五星標準的龍希大酒店,既能全面拉高華西村的服務水準,同時也可以在現有土地面積下大幅提升旅遊接待條件。這樣的長遠考慮,一般的決策者很難下得了決心。

等比例修建的"天安門"

三、世界公園

不用出村,就能周遊世界。這是當年華西村建設“世界公園”的初衷。在這裡,不僅能看到天安門和山海關比肩、還能看到凱旋門和悉尼歌劇院對望。太和殿化身成了華西村博物館的陳列展廳。在遊覽途中,甚至還能看到隧道、直升機場等。

這樣的建築密度,如果從美學角度來看談不上完美。但是,從新聞角度來說,話題性足夠強。不但能夠滿足村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周遊世界的願望,還能吸引外地遊客前來觀光。這其實也是一種“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嘗試,頗具冒險精神。

最近幾年,華西村並未新增地標性建築,這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華西村經濟模式正在轉型。以前的華西村以實體經濟為主,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做到了極致,現在的華西村,正在開拓金融服務和旅遊服務市場,嘗試“騰籠換鳥”,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來實現資產的增值和保值。2016年,華西村的資產總額高達534億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9萬元,比上海和北京還要高。

如此看來,華西村還真不是一個小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