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化,我們從“頭”說起

枕,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物, 枕頭起著支撐頭部, 維持身體處於自然狀態, 保證人們良好休息與睡眠的作用。

一個不舒適的枕帶來的是糟糕的夜晚,以及疲憊無力的白天。 每天人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與它相伴度過的, 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枕頭, 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臥具, 卻具有悠久的歷史。 從“枕”的本義上來說, 不過是普通的臥室寢具而已,

但卻包含著很多的文化含義以及吉祥寓意。 現代學者通過考證古代墓地的隨葬品發現,到漢代,陶瓷枕就開始量產。 自隋唐之後,中國的陶瓷業就開始逐步發展並興盛,直到明代開始走向衰弱.。

一、枕具隨著時間的演變

(一)隋代

隋代在陶瓷枕的歷史上,

被看作是起興的一個年代, 是批量燒制陶瓷枕的開端。 而, 或許是因為受到漢代重生厚死的厚葬思想影響, 隋代的陶瓷枕主要作為隨葬品使用。 或許又是因為它只是作為死人所用的明器(即冥器)使用, 加之隋代在某種程度上處於陶瓷枕的起興年代, 使得隋代的陶瓷枕普遍較小, 造型也單一, 且沒有多豐富的紋飾, 多為一個三釐米見方的長方體。

(二)唐代

在隋短暫的統一後, 唐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封建帝國, “飽暖思淫欲”, 生活的富足讓盛世的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 唐華清宮中出土瓷枕明確地表現枕具已經從隨葬品中走到日常生活中。 從枕具的大小中我們就能看到明顯的變化, 唐枕相較與隋枕不僅在尺寸上有了加大, 造型上也開始從單一走向豐富, 從隋時期基本上清一色的長方形枕具, 轉變為唐晚期的圓角長方形枕、如意形枕、束腰形枕、元寶形枕和獸性枕等。

(三)宋代

宋代雖在國勢上無法與唐相提並論, 但更加強調文治的重要性, 市民文化隨市場經濟的繁榮, 展現出了巨大的創造力。 這也直接導致了藝術品質達到一種完美的境地, 特別是宋瓷, 達到中國瓷藝的巔峰。 官辦手工機構直接向市場收購瓷器, 導致了制瓷行業的競爭, 創造出造型更完美的瓷器藝術。 宋代瓷枕相較于唐代瓷枕, 更科學,枕具長度更長、枕形前低後高以適應睡眠需要;更美觀,出現了更多的枕形、更豐富的紋飾以適應不同階層的需要等等。

(四)元代

元代是中華民族第一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民族大融合,可是,元代統治者更重視從蒙古遊牧經濟發展起來的草原文化,最重視官宦手工業的發展,在歷史官府工藝製作史上,形成了空前的規模,而民間的手工業卻受到嚴重的破壞。民間手工業的破壞帶來的負面影響,束縛了商品經濟的自由發展。這使得陶瓷枕在宋代的巔峰之後,在元代出現了衰退。從元代出土的陶瓷枕具來看,具體表現為出土數量減少,製作簡單,造型趨於單一等。

(五)明代

明代的陶瓷枕也未能改變元代以來陶瓷發展的沒落趨勢,陶瓷枕基本上從日常生活中淡出,回歸到了漢隋時期作為隨葬品的作用。

二、古代陶瓷枕按用途分類

(一):藥枕

中國的傳統醫學,也就是中醫,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可謂意義重大。正是那些不計其數的藥草和行色各異的方劑,守護著民族和文明的歷史進程。藥枕,顧名思義,就是用枕來作為藥的仲介,借枕祛病。這種將藥草或者藥物填充枕袋,使用時可使藥物接觸頭部,從而收到防病、祛病的效果,這種漢方是先民首創,且歷史久遠。根據可考的考古學材料,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錦面枕,裡面就裝有佩蘭草,也許這可以看作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藥枕。

(二):涼枕

顧名思義,就是用於避暑降溫的枕具。我國幅員遼闊,在廣大的南方地區,盛夏酷熱難當,難以入眠,由此產生涼枕。用作涼枕的材料一般有這麼幾種:一是竹、木,多是木板為支架,竹條作枕面,還有很多是用纖細的竹篾、稻草編成的。戰國楚墓出土的竹木枕,似乎可以看作是它的濫觴。二是陶瓷枕,這是涼枕的大宗,造型多樣、紋飾各異,在宋元時期尤為盛行。30 年代在河北巨鹿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一個很成規模的瓷器鋪,其中就有許多瓷枕,可見當時的流行程度。三是石枕,包括用玉石、大理石、漢白玉等各種石材雕琢而成,一般都是實心,很多表面雕琢各式紋樣,除了實用功能,也很具審美情趣。一般認為石枕的出現很早,不算尼安德特人那樣信手撿來的石材的話,至少東漢已有精美的石枕了。

(三):脈枕

中醫切脈診病,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早在黃帝時代,就曾命俞跗、岐伯等大臣研究診脈之理。現在已知,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使用脈枕。根據目前的考古材料,典型的脈枕有這樣三件。一為三彩枕,陝西洛川出土,長方形(長11.5 釐米、寬9.5 釐米、高5 釐米),施白、綠、紫三彩。二為水晶枕,法門寺地宮出土,略呈梯形(上寬14 釐米、下寬11 釐米、側邊長10 釐米、高6 釐米)。三為青瓷枕,由河北省文物商店收藏,長沙窯燒制。根據中國文物報的介紹,這應該是某位醫生所用,上面還有“某宅劉玉的妻子生一男孩,身上有毛”的記載。

(四):臂枕

臂枕也叫“椅靠團”,是放在椅子扶手兩邊或炕頭的置靠手臂的枕具。現在似乎不是經常見到,舊日多為地位顯赫、身份高貴者和老年人使用,彰顯端莊氣派。臂枕可謂傢俱的延伸,通常比睡枕高大,造型以長方形、方形、球形和近球形居多。多以竹木為胎,外表罩以草席、竹席或各式紡織品,變化豐富,裝飾考究。

(五):肖形枕

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李廣與兄弟共獵于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失即斃,斷其骷髏以為枕,示服猛也。”其實,虎枕的起源可能更早,傳說中的殷商玉枕就是虎形。一般認為這樣的虎枕都是為小孩而設,因為老虎可以辟邪保平安。獅子自從傳入我國以後,就一直被看作是一種瑞獸,同時也與老虎一樣具有辟邪的作用。因此,肖形枕中也經常可以看見獅形枕。

一個枕頭代表一個時代,未來枕頭會是什麼樣子呢?設計師們也在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例如模仿DOS黑白介面的“電腦”枕頭、形狀如真人懷抱的“手臂”枕頭等。這些誇張、有趣甚至怪誕的枕頭,加上智慧化和高科技含量,足以改寫我們對枕頭的單純定義。

更科學,枕具長度更長、枕形前低後高以適應睡眠需要;更美觀,出現了更多的枕形、更豐富的紋飾以適應不同階層的需要等等。

(四)元代

元代是中華民族第一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民族大融合,可是,元代統治者更重視從蒙古遊牧經濟發展起來的草原文化,最重視官宦手工業的發展,在歷史官府工藝製作史上,形成了空前的規模,而民間的手工業卻受到嚴重的破壞。民間手工業的破壞帶來的負面影響,束縛了商品經濟的自由發展。這使得陶瓷枕在宋代的巔峰之後,在元代出現了衰退。從元代出土的陶瓷枕具來看,具體表現為出土數量減少,製作簡單,造型趨於單一等。

(五)明代

明代的陶瓷枕也未能改變元代以來陶瓷發展的沒落趨勢,陶瓷枕基本上從日常生活中淡出,回歸到了漢隋時期作為隨葬品的作用。

二、古代陶瓷枕按用途分類

(一):藥枕

中國的傳統醫學,也就是中醫,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可謂意義重大。正是那些不計其數的藥草和行色各異的方劑,守護著民族和文明的歷史進程。藥枕,顧名思義,就是用枕來作為藥的仲介,借枕祛病。這種將藥草或者藥物填充枕袋,使用時可使藥物接觸頭部,從而收到防病、祛病的效果,這種漢方是先民首創,且歷史久遠。根據可考的考古學材料,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錦面枕,裡面就裝有佩蘭草,也許這可以看作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藥枕。

(二):涼枕

顧名思義,就是用於避暑降溫的枕具。我國幅員遼闊,在廣大的南方地區,盛夏酷熱難當,難以入眠,由此產生涼枕。用作涼枕的材料一般有這麼幾種:一是竹、木,多是木板為支架,竹條作枕面,還有很多是用纖細的竹篾、稻草編成的。戰國楚墓出土的竹木枕,似乎可以看作是它的濫觴。二是陶瓷枕,這是涼枕的大宗,造型多樣、紋飾各異,在宋元時期尤為盛行。30 年代在河北巨鹿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一個很成規模的瓷器鋪,其中就有許多瓷枕,可見當時的流行程度。三是石枕,包括用玉石、大理石、漢白玉等各種石材雕琢而成,一般都是實心,很多表面雕琢各式紋樣,除了實用功能,也很具審美情趣。一般認為石枕的出現很早,不算尼安德特人那樣信手撿來的石材的話,至少東漢已有精美的石枕了。

(三):脈枕

中醫切脈診病,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早在黃帝時代,就曾命俞跗、岐伯等大臣研究診脈之理。現在已知,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使用脈枕。根據目前的考古材料,典型的脈枕有這樣三件。一為三彩枕,陝西洛川出土,長方形(長11.5 釐米、寬9.5 釐米、高5 釐米),施白、綠、紫三彩。二為水晶枕,法門寺地宮出土,略呈梯形(上寬14 釐米、下寬11 釐米、側邊長10 釐米、高6 釐米)。三為青瓷枕,由河北省文物商店收藏,長沙窯燒制。根據中國文物報的介紹,這應該是某位醫生所用,上面還有“某宅劉玉的妻子生一男孩,身上有毛”的記載。

(四):臂枕

臂枕也叫“椅靠團”,是放在椅子扶手兩邊或炕頭的置靠手臂的枕具。現在似乎不是經常見到,舊日多為地位顯赫、身份高貴者和老年人使用,彰顯端莊氣派。臂枕可謂傢俱的延伸,通常比睡枕高大,造型以長方形、方形、球形和近球形居多。多以竹木為胎,外表罩以草席、竹席或各式紡織品,變化豐富,裝飾考究。

(五):肖形枕

晉·葛洪《西京雜記》載:“李廣與兄弟共獵于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失即斃,斷其骷髏以為枕,示服猛也。”其實,虎枕的起源可能更早,傳說中的殷商玉枕就是虎形。一般認為這樣的虎枕都是為小孩而設,因為老虎可以辟邪保平安。獅子自從傳入我國以後,就一直被看作是一種瑞獸,同時也與老虎一樣具有辟邪的作用。因此,肖形枕中也經常可以看見獅形枕。

一個枕頭代表一個時代,未來枕頭會是什麼樣子呢?設計師們也在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例如模仿DOS黑白介面的“電腦”枕頭、形狀如真人懷抱的“手臂”枕頭等。這些誇張、有趣甚至怪誕的枕頭,加上智慧化和高科技含量,足以改寫我們對枕頭的單純定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