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靠四人撐起一個公司,如今做到與順豐齊名,他和王衛瓜分物流天下

從零起步, 歷經中的各種艱難和危機, 從承包南航老幹, 入不敷出, 沒有業務, 再到股東離開, 帶走大批生力軍。 這個不善言辭的山東人用毅力,

隱忍, 堅持, 克服了一路走來的困難。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崔維星

18年前, 德邦只有4個員工, 100萬營收;5年前, 德邦已經發展成2萬名員工, 年營收26億的企業;2015年已有8.4萬名員工, 營收112億。 18年增長11200倍。

德邦的低調也讓外界頗為不解, 在高速發展的幾年中, 創始人崔維星僅有幾次公開的露面。 這種姿態與其業績的高速成長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也讓外界對這個神秘的企業充滿了好奇, 不斷猜測它成功背後的“大招”。

1993年, 因不滿於當時的工作現狀, 崔維星打破了帶有國企標籤的鐵飯碗毅然下海搏擊。

在下海的前三個年頭裡, 崔維星做過大酒樓會計, 也親自負責過國際貨運業務, 但沒有取得優良成績, 不過極大地豐富了人生經歷。

1998年, 崔維星承包了南方航空老幹部貨運處, 那時公司包括車輛和應收賬款在內的所有資產才20萬元, 現金幾乎沒有, 但第一個月就虧了三萬元, 員工幾乎走光。

2001年時, 崔維星創辦的德邦物流開始進入公路快運領域, 也就是零擔市場。 這次他的公司虧的時間更長, 導致其他所有的合夥人都相繼離開。 在此之前, 他從不知道失眠是什麼滋味, 但從那時開始他經常失眠。

眼下, 德邦物流又迎來了新的、更加艱難的生死時刻。

這次, 崔維星和他的德邦要進入的, 是對手更加強大、競爭更加激烈的快遞市場。 這個市場已經被順豐快遞、郵政EMS和“四通一達”以及來自國外的UPS、FedEx等巨頭瓜分得差不多了, 留給德邦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更要命的是, 留給德邦追趕的時間似乎也已不多。

他相信, 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裡, 這個市場經過激烈的搏殺, 最終會只留下兩三家快遞企業, 而這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長跑嗎?”崔維星自問自答, “因為對於我來說, 長跑贏的機會最大。

在30年前的那次校運會上, 崔維星咬牙堅持, 最終獲得了一萬米跑的冠軍。

在20年前進入航空貨運代理市場苦挨了三個月之後, 他終於等來了北大方正的一筆大單, 他的公司從而得以絕地重生。

在十幾年前進入公路快運市場時, 他的德邦物流更是依靠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 從小到大, 從弱到強, 一步一步成為這個行業裡的“冠軍”。

德邦只擅長做物流, 其他的我們不會做, 而且物流這塊蛋糕很大, 我為什麼要放棄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去跟別人競爭一件我基本沒有勝算的事情呢?——多元化經營, 在中國企業界曾經是熱門話題, 有人問崔維星為什麼不搞點別的, 崔維星的回答如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