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視覺志|藏地喇嘛,用酥油驚豔了世人的目光

酥油花, 以酥油為原料捏制,是藏族獨特的雕塑藝術之一。 酥油花也是藏傳佛教祭祀儀軌中的物品之一, 這代替了辛饒彌沃如來佛祖創立雍仲苯教以前原始落後的祭祀方式, 酥油花後來成為了藏傳佛教各個教派祭祀用的供品, 也是藏傳佛教祭祀儀軌中的一大特色。

酥油花的來歷可以追溯到松贊干布時期。 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 將她從中原帶去的釋迦牟尼像供奉在大昭寺內,

但這尊佛像沒有冠冕, 到了15世紀初宗喀巴大師學佛成功後, 他不僅給釋迦牟尼佛像的頭上獻上了蓮花形的“護法牌子”, 而且給佛像獻上佛衣, 還供奉了一束酥油花。 後來酥油花傳到了宗喀巴大師的出生地, 現青海湟中縣的塔爾寺, 並在塔爾寺得到傳承與弘揚。

每到藏曆新年前夕, 藏族民眾都會向寺院供奉酥油, 用以製作酥油花。 酥油花的製作分為四個步驟, 分別是“紮骨架”“做胚胎”“敷塑”“裝盤”。

“紮骨架”是用草、麻繩、竹棍等物紮成酥油花造型所需的骨架。

(在藏傳佛教中, 荷花象徵著純潔和神聖的起源, 代表心靈的純潔)

“做胚胎”是用去年陳舊的酥油花拆下來, 和著草木灰反復捶打, 製成韌性彈性好的胚料, 並在骨架上製作一個大概的造型。

(圖為象徵王室權力的七政寶之一——紺馬寶。馬在前佛教和佛教的象徵文化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敷塑”是在當年新鮮的酥油中摻入各色的礦物質顏料,將調和成五顏六色的油酥原料塗塑在大致的造型上;較小的花朵或是其它裝飾品可以直接用彩料製成。

(圖為和諧四瑞酥油花。和諧四瑞寓意著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和佛教美德的現實意義)

“裝盤”是按照設計總圖將做好的敷塑品拼裝到一起,成為一幅完整的可供觀賞的酥油花作品。

(圖為象徵王室權力的七政寶之一——大象寶。大象,作為一種最有力的動物,代表了轉輪聖王的權力和力量)

雖說叫酥油花,但是題材卻不僅限於花,在雕塑作圖案中有佛像、有人物、有山水、更有亭臺樓閣和飛禽走獸,種類繁多。

藏曆年正月十五,各大藏傳佛教寺廟都會舉辦酥油花展,這一天也是傳召大法會的最後一天,當地的民眾都會前往寺廟朝拜和觀賞千姿百態的酥油花雕塑。酥油花會存放在寺廟溫度最低的佛堂裡,以供人們隨時來欣賞。

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酥油花在展出當晚天亮之前會全部焚燒,以示再美好的事物都是曇花一現,就像藏傳佛教裡的壇城沙畫儀軌結束後終將會被掃毀,預示著“凡所有相,皆為虛妄”的含義。

製作酥油花時,喇嘛們捏著酥油的靈動手指,仿佛是指尖在舞蹈。

製作酥油花必須在寒冬進行,這是為了防止氣溫和體溫的熱量影響酥油花的造型,因為只有低溫才能保持酥油花圖案完整不變形。但酥油花的製作過程是殘酷的,在製作酥油花時,喇嘛們的手因長期浸泡在冷水裡長凍瘡、變形是常有的事,但因為虔誠的信仰和對佛的崇敬,對他們而言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酥油花不僅是藏傳佛教的教派特色,更是藏民族的藝術精髓,也是藏族人民祈願祈禱的一種美好方式。

視頻、圖片/鄧科、陳進糧、網路

(圖為象徵王室權力的七政寶之一——紺馬寶。馬在前佛教和佛教的象徵文化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敷塑”是在當年新鮮的酥油中摻入各色的礦物質顏料,將調和成五顏六色的油酥原料塗塑在大致的造型上;較小的花朵或是其它裝飾品可以直接用彩料製成。

(圖為和諧四瑞酥油花。和諧四瑞寓意著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和佛教美德的現實意義)

“裝盤”是按照設計總圖將做好的敷塑品拼裝到一起,成為一幅完整的可供觀賞的酥油花作品。

(圖為象徵王室權力的七政寶之一——大象寶。大象,作為一種最有力的動物,代表了轉輪聖王的權力和力量)

雖說叫酥油花,但是題材卻不僅限於花,在雕塑作圖案中有佛像、有人物、有山水、更有亭臺樓閣和飛禽走獸,種類繁多。

藏曆年正月十五,各大藏傳佛教寺廟都會舉辦酥油花展,這一天也是傳召大法會的最後一天,當地的民眾都會前往寺廟朝拜和觀賞千姿百態的酥油花雕塑。酥油花會存放在寺廟溫度最低的佛堂裡,以供人們隨時來欣賞。

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酥油花在展出當晚天亮之前會全部焚燒,以示再美好的事物都是曇花一現,就像藏傳佛教裡的壇城沙畫儀軌結束後終將會被掃毀,預示著“凡所有相,皆為虛妄”的含義。

製作酥油花時,喇嘛們捏著酥油的靈動手指,仿佛是指尖在舞蹈。

製作酥油花必須在寒冬進行,這是為了防止氣溫和體溫的熱量影響酥油花的造型,因為只有低溫才能保持酥油花圖案完整不變形。但酥油花的製作過程是殘酷的,在製作酥油花時,喇嘛們的手因長期浸泡在冷水裡長凍瘡、變形是常有的事,但因為虔誠的信仰和對佛的崇敬,對他們而言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酥油花不僅是藏傳佛教的教派特色,更是藏民族的藝術精髓,也是藏族人民祈願祈禱的一種美好方式。

視頻、圖片/鄧科、陳進糧、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