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斷金》義與利:時代浪潮下王府井老字型大小的“商業浮沉”

■華夏時報, 一個是偽戲迷貴寶(張鐵林飾)、一個是從農村來京城做地攤生意的魏青山(王剛飾), 三個人在王府井東安市場相識義結金蘭,

並經營小本生意, 他們的生意也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 由地攤生意, 小本買賣、布莊到“萬盛和”, 時間很快到了民國, 就在魏青山不斷進取, 與司令太太做著“錢色交易”謀劃著擴大經營卻因一個女人打破了平靜。 原來是魏青山幼時訂親的姑娘找上門來, 姑娘走投無路, 魏青山卻不肯認親, 貴寶由同情生情, 魏青山趁機買斷貴寶股份, 商人殺伐果斷, 同時還兼併了隔壁鋪面, 在名利場上, 一邊是停不下的欲望, 一面卻是個人內心的“情感得失”, 魏青山在利與義、情與義的面前, 他選擇了利, 生意越做越大, 進而到王府井商會會長。

由民國到新中國公私合營, 魏青山的“萬盛和”卻最終消失了,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宮小連一直堅守的書生本色、幫人“代寫書信”的小隔間卻依然存在,

60年來, 他沒有良心上的大起大落, 幾乎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規矩”生活, 做著“小本生意、良心生意”, 魏青山則由進城小販、小攤主到資本家, 商業上可說是大開大合, 其結果卻是孑然一身, 獨自面對財富化為烏有, 其情感生活卻是一片空白。 所以他苦毒、怨恨、不解, 更不明白自己的辛苦、進取為何結局卻不如一個“書信間”有價值?

如果說宮小連代表“老規矩做人的典範”、其家族沒落但禮數不能失去, 所以他們重信義、堅守“朋友妻不可欺”的傳統道德, 而貴寶則是北京胡同文化、快意人生的代表, 散漫、隨意, 為著戲劇的愛好而“好吃懶做”, 但他富於同情心, 為尋找“娃娃親”的農村姑娘寧可放棄股份,

結果是“弄大了姑娘的肚子”卻沒有勇氣娶她, 他選擇了逃跑卻被抓了壯丁, 其人生起起伏伏, 最終也只是唱著別人的戲劇。

倒是這個尋親的女子, 卻十分剛烈, 她為了保住宮小連的鋪子, 也為了回報這份情義寧可犧牲自己, 這種重信義輕生死的道義觀, 我們在鄒靜之的歌劇《趙氏孤兒》中也可以看到。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種生命觀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命觀會有所不同, 但卻是古典戲劇中的道德張力。

2011年, 《趙氏孤兒》在北京演出時,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曾採訪過鄒靜之, 《趙氏孤兒》是中國傳統經典戲劇, 曾被改編成不同的戲劇形式, 陳凱歌曾拍過《趙氏孤兒》的電影, 這也是陳凱歌繼《荊軻刺秦王》後的又一部解構“傳統道德”之作,

“刺秦”在後現代藝術中有其意義, 放在當時“解構英雄主義”的時代精神需求中也有其先鋒的一面, 而尷尬的是他解構的“個人英雄”彰顯的卻是“權力”的至高無上, 這也為此後的“頌秦”鋪就了影視之路。

《趙氏孤兒》不是解構傳統價值, 恰恰是在這個後現代藝術生態中檢視我們過去的信念體系, 這也是鄒靜之版《趙氏孤兒》引起爭議的原因, 很多觀眾會覺得“忠義”、“誠信”這些古老的價值觀已經不符合現代契約社會。

而鄒靜之想展現的恰是中國古人“輕生死, 重承諾”的忠義價值觀, 他們會為一個嬰兒, 為了一個承諾, 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你說是古人的道德情操也好, 古人不重“個人生命價值”也好, 總之作為一種舞臺藝術,

卻有它表現的空間和積極的意義。

話劇《斷金》 講述的是民國年間北京王府井經商、性格迥異的三兄弟之間愛恨交織、利益消長的故事。 其中也有貴寶“托妻”的橋段, 裡面有商人重利“拋妻”, 即拋棄兒時的家族承諾, 也有宮小連對兄弟“托妻”的信義堅守, 不同的人生觀其人生路也迥異, 最後財來財去, 不變的卻是看不見的“情義”, 其實老百姓心中的“秤”也是每個人的“良心之秤”, 它稱出的分量也是今天王府井商業變遷背後的個人心酸和快節奏商業拆遷對人心的破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