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漲11%後仍是中小板唯一“2元股” 二次轉型的愛康科技能講出“新故事”嗎?

江蘇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愛康科技已經並網或進入並網階段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合計約1.3GW, 規模相當可觀。

與此同時, 愛康科技在延伸光伏電站運營的基礎上進入維護、檢測、評級以及碳資產開發的領域, 甚至還佈局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運營等業務。 在二次轉型中, 愛康科技的業務佈局一切都在朝著其打造能源互聯網全產業鏈的目標有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 上述《戰略規劃》發佈後, 愛康科技的跟進動作頻頻, 其控股股東先後與山西省陽泉經開區、江蘇省張家港經開區、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個單位簽署合作協定,

共同推進公司的“能源互聯網戰略”。

可即便鋪開了產業鏈並找到了一眾合作夥伴, 愛康科技的股價不僅未見好轉, 反而一路下滑。 介面新聞計算發現, 自2月23日《戰略規劃》發佈之日至該公司5月12日停牌止, 愛康科技股價跌逾24%。

實際上, 二次轉型之中的愛康科技頗受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的困擾。 近兩年來, 愛康科技扣非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持續下滑——2015年、2016年, 該公司扣非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0.56億元、0.14億元, 同比分別下滑27%、69%。 今年一季度, 這一財務資料僅為702萬元, 同比繼續下滑43%。

即便是光伏行業再度出現“6·30搶裝潮”的今年上半年, 愛康科技給出的預計淨利潤變動同比增幅變動區間為-19.45%至20.82%,

存在業績下滑的風險。

在投資邏輯發生改變的A股市場, 業績驅動股價已經成為一種基調。 於是, 在經歷了前期瘋狂擴張之後, 愛康科技放緩了電站建設的步伐並於2016年底拋出“出售存量電站”、轉向“輕資產運營”的思路。 這一思路的直觀效果則是短期內可加強電站專案變現能力。

日本熊毛郡並網發電光伏電站專案很快成為愛康科技實踐上述思路揮出的“第一刀”。 2016年12月27日, 愛康科技公告稱將上述專案以人民幣(下同)2428萬餘元出售給日本岩村住研株式會社, 獲得350萬元的稅前利潤。

今年8月1日晚間, 愛康科技再度發佈公告出售日本秋田約12MW規模的光伏電站專案, 交易金額約1.01億元, 帶來3500萬元的稅前利潤。

介面新聞通過採訪愛康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得知, 此次出售的日本秋天光伏電站項目為在建專案, 此前並未給愛康科技帶來利潤。

尋找到了快速變現的途徑, 身處二次轉型中的愛康科技還需要“新故事”來繼續提升資本市場對其的想像。 2016年, 愛康科技收購了控股股東等多方所持有的愛康光電100%股權, 這家標的企業的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元件, 這一收購也打通了上市公司自身產業鏈的上下游端。

但在“效率至上”的電池組件領域, 太陽能電池元件轉換效率的高低成為衡量產品品質的重要標準。 因而, 愛康科技不惜發行股份來收購研創材料。 且雖然此次收購失敗, 但其表示“不排除未來通過增資或用現金收購標的公司控股權”。

儘管研創材料去年業績虧損, 但愛康科技寄希望於依靠它的光伏電池HIT技術, 以提高旗下企業的電池片生產轉換效率以及在未來對終端光伏電站投資所產生的降成本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 這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主營產品應用於光伏產業鏈下游的薄膜發電元件企業, 前首富李河君掌控的漢能控股集團是它最大的客戶, 。

截至8月3日收盤, 愛康科技股價報收2.71元, 較8月2日漲1.12%。 而繼8月2日漲停後, 兩日大漲超過11%的愛康科技仍是中小板塊中股價最低的上市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